《戰術淺談:別跟我說奧燒有7個關鍵傳球》
第 1 頁
下一頁
PD
2018-6-28 21:53:16
昨晚德國出局,在針對奧燒的批評聲中,很多人為奧燒護航,而其中一個核心論據,就是奧燒交出了7個關鍵傳球。
首先,在稱讚奧燒之前,首先要知道甚麼是關鍵傳球。或者有球迷會從中文字面理解,關鍵傳球不就是作出了一個很有威脅的傳送嘛?Whoscored是從Opta數據庫取得數據,而在Opta的數據定義中,關鍵傳球是解作「該個傳球後,接球者成功作出了射門」。也就是說,無論接球者在哪個位置、甚麼情況下、有多大機會入球,只要接球者最終射門了,就計作一個「關鍵傳球」。也就是說,中場橫傳然後拍檔遠射炒飛機也可以是關鍵傳球,在己方半場傳給巴爾一個爆全家然後射門也是一個關鍵傳球。這有偏離你的想像嗎?
然後,那些在說奧燒7次關鍵傳球就是好表現的,你們有看過那7個關鍵傳球是怎樣發生嗎?事實上,7個關鍵傳球之中有高達3個,接球者的位置都還是在禁區以外,然後接球者射門偏離目標。事實上,奧燒的7次關鍵傳球導致的射門,沒有1次命中目標,與今場德軍整體的21%射門命中目標有距離,反映這些傳球並未為接球者帶來太好的射門環境。這有偏離你的想像嗎?
然後那些護航者一定會說,不會的!那候武斯的頭鎚頂失不就是很好的機會嗎?事實上,這的確是奧燒傳球造成的Big Chance。順道解說吧,Big Chance就是Opta判定真正入肉的入球機會,而候武斯的頭鎚頂失,就是奧燒今場唯一創造的Big Chance。奧燒在這球的確有所建樹,但就這麼一球就能判定他的發揮好嗎?既然護航者都說數據了,我就和你說說數據。畢竟我慣了每場賽後看whoscored也很多年了。
奧燒今場出任10號攻中位置,攻中的任務就是輸送進攻炮彈吧?那你猜猜今場德國長期陣地戰之下,奧燒傳入禁區的傳球有幾多球?答案是:5球。這在102分鐘的比賽、德國坐擁74%控球率之下,這算是一個好表現嗎?然後攻中另一個任務是與隊友入楔撞牆配合傳送,尤其今場的前鋒是華拿之下,前鋒更加需要攻中入楔支援,你再估一下奧燒在禁區裡面作出了多少次傳送?是2次。而且還是全在左側禁區,其中一球還只是禁區左邊K角位剛好踏進了。以南韓今場的保守縮後,奧燒竟然還只得這樣的入楔數據,這算是好表現嗎?奧燒的Heat Map禁區幾乎沒有顏色,Pass Map幾乎全是圍著禁區駁腳無意義的短傳,這算是好表現嗎?你還在跟我說7個關鍵傳球?
再者,莫說奧燒護航者引用的數據太片面,即使我們寫文一直也很喜歡引用數據,但引用時其實一直也很小心:別只埋頭在數據,而忘了數據其實也是來自足球,而足球很多事情不能用數據表達。簡單舉個例,昨晚德國74%控球,90%傳球成功率,28次射門,盤扭爭頂數據全面優勝,甚至連攔截也較南韓多,在講究傳控的德國而言,這是近乎完美的表現,為何會輸0:2?又舉個例,昨晚有個球員觸球141次,傳球114次,傳球成功率93%,3次威脅傳球,3次盤扭全數成功,7次傳中,這球員數據上表現不俗吧?他是很多奧燒護航者批評比奧燒更差的卻奧斯。如果你批評卻奧斯,我用傳球114次來反駁你,說卻奧斯表現不錯,你也會翻白眼吧?
所以,請不要拿著那一個數據來盲目反駁,而應該看看足球本身。奧燒拖慢了進攻節奏,很多時也上腳了好一陣才再行選擇傳球出去,中斷了德國閃電戰的攻擊習慣,讓人海戰術的韓國有足夠時間補回上一個傳球造成的半秒空位,這是在昨晚很明顯的問題,卻不會在數據上浮現;又例如,奧燒在陣明顯令身邊的進攻球員發揮至少差了一個檔次,沒有像對瑞典一場的靈活與行雲流水,亦令奧燒本人與同樣具指揮官功能的卻奧斯1+1<2,結果兩人都發揮得進退失據,也是個很清晰的問題,能在數據反映嗎?這一刻,你還在執著那7個關鍵傳球嗎?
一直是個數據派的支持者,但屢屢就是這些濫用片面的一個半個數據的球迷或專頁,才是足球擁抱數據的最大障礙。真的,別再跟我說奧燒有7個關鍵傳球了。這裡絕不是說奧燒是頭號戰犯,事實上德國出局絕非一兩位球員的問題,但是奧燒不因7個關鍵傳球而代表他表現好。當然也謝謝那些奧燒護航者,令我在近期沒寫太多戰術文章之下重新燃起了這興趣。
Ads
沙膽強
2018-6-28 21:58:56
收皮
煙雨任平生
2018-6-28 22:01:00
真係阿豬阿狗都當自己係球評家
Demar_Derozan
2018-6-28 22:02:33
收皮啦好無呀 睇一兩場就扮專家屌你老母
J_Guilavogui
2018-6-28 22:15:15
:^(
係咁撚熟數據就唔好抽水抽得咁低裝啦
:^(
柒撚完扮數據大師,好撚肉酸啊
:^(
奧巴麻美揚
2018-6-28 22:19:49
馬後砲戰術分析page
E.Lamela
2018-6-28 22:19:52
條友同足球說故事隔空開拖?
:^(
冇名用阿屌
2018-6-28 22:21:58
猁事春秋d垃圾文就咪擺上黎啦
M8
2018-6-28 22:34:48
有誠意,支持
M8
2018-6-28 22:37:04
以為樓主寫
性愛大師
2018-6-28 22:37:27
人哋del左post 啦
Ads
PD
2018-6-28 22:39:14
渣架
:^(
手動對焦
2018-6-28 22:39:19
我想講你條粉皮真係好撚低質。
E.Lamela
2018-6-28 22:41:13
又del
:^(
Samdiana2
2018-6-28 22:44:17
完全同意
奧燒絕對係垃圾同頭號戰犯
:^(
:^(
HornyBadger
2018-6-28 22:45:38
即係Werner big chance龍都唔中係ozil廢
Hummels 空晒頂高龍都唔中又係ozil廢
:^(
:^(
?
波蘭神鋒反轉世盃
2018-6-28 22:47:02
係,傳得咁西射得差有幾奇
Samdiana2
2018-6-28 22:47:21
你硬膠
唔係卻奧斯對瑞典絕殺入波
上場已經收左皮啦
攻中唔使回防?
有需要時前鋒都要回防呀屌你
J_Guilavogui
2018-6-28 22:52:21
抽水又唔撚好笑,認真分析又垃撚圾,執撚左佢算啦
:^(
Koke6
2018-6-28 22:52:44
垃圾波事春秋
Ads
雲加又負
2018-6-28 22:53:33
波事春秋條on9
:^(
白菜
2018-6-28 22:55:27
除左del左話ozil係垃圾果張圖
想問下係咪連呢篇文都del埋
:^(
PD
2018-6-28 22:57:38
YES 出呢篇文個陣講到自己據理力爭咁撚樣
一陣就DEL左
:^(
:^(
:^(
好出奇呀
2018-6-28 22:57:39
yes
:^(
第 1 頁
下一頁
首先,在稱讚奧燒之前,首先要知道甚麼是關鍵傳球。或者有球迷會從中文字面理解,關鍵傳球不就是作出了一個很有威脅的傳送嘛?Whoscored是從Opta數據庫取得數據,而在Opta的數據定義中,關鍵傳球是解作「該個傳球後,接球者成功作出了射門」。也就是說,無論接球者在哪個位置、甚麼情況下、有多大機會入球,只要接球者最終射門了,就計作一個「關鍵傳球」。也就是說,中場橫傳然後拍檔遠射炒飛機也可以是關鍵傳球,在己方半場傳給巴爾一個爆全家然後射門也是一個關鍵傳球。這有偏離你的想像嗎?
然後,那些在說奧燒7次關鍵傳球就是好表現的,你們有看過那7個關鍵傳球是怎樣發生嗎?事實上,7個關鍵傳球之中有高達3個,接球者的位置都還是在禁區以外,然後接球者射門偏離目標。事實上,奧燒的7次關鍵傳球導致的射門,沒有1次命中目標,與今場德軍整體的21%射門命中目標有距離,反映這些傳球並未為接球者帶來太好的射門環境。這有偏離你的想像嗎?
然後那些護航者一定會說,不會的!那候武斯的頭鎚頂失不就是很好的機會嗎?事實上,這的確是奧燒傳球造成的Big Chance。順道解說吧,Big Chance就是Opta判定真正入肉的入球機會,而候武斯的頭鎚頂失,就是奧燒今場唯一創造的Big Chance。奧燒在這球的確有所建樹,但就這麼一球就能判定他的發揮好嗎?既然護航者都說數據了,我就和你說說數據。畢竟我慣了每場賽後看whoscored也很多年了。
奧燒今場出任10號攻中位置,攻中的任務就是輸送進攻炮彈吧?那你猜猜今場德國長期陣地戰之下,奧燒傳入禁區的傳球有幾多球?答案是:5球。這在102分鐘的比賽、德國坐擁74%控球率之下,這算是一個好表現嗎?然後攻中另一個任務是與隊友入楔撞牆配合傳送,尤其今場的前鋒是華拿之下,前鋒更加需要攻中入楔支援,你再估一下奧燒在禁區裡面作出了多少次傳送?是2次。而且還是全在左側禁區,其中一球還只是禁區左邊K角位剛好踏進了。以南韓今場的保守縮後,奧燒竟然還只得這樣的入楔數據,這算是好表現嗎?奧燒的Heat Map禁區幾乎沒有顏色,Pass Map幾乎全是圍著禁區駁腳無意義的短傳,這算是好表現嗎?你還在跟我說7個關鍵傳球?
再者,莫說奧燒護航者引用的數據太片面,即使我們寫文一直也很喜歡引用數據,但引用時其實一直也很小心:別只埋頭在數據,而忘了數據其實也是來自足球,而足球很多事情不能用數據表達。簡單舉個例,昨晚德國74%控球,90%傳球成功率,28次射門,盤扭爭頂數據全面優勝,甚至連攔截也較南韓多,在講究傳控的德國而言,這是近乎完美的表現,為何會輸0:2?又舉個例,昨晚有個球員觸球141次,傳球114次,傳球成功率93%,3次威脅傳球,3次盤扭全數成功,7次傳中,這球員數據上表現不俗吧?他是很多奧燒護航者批評比奧燒更差的卻奧斯。如果你批評卻奧斯,我用傳球114次來反駁你,說卻奧斯表現不錯,你也會翻白眼吧?
所以,請不要拿著那一個數據來盲目反駁,而應該看看足球本身。奧燒拖慢了進攻節奏,很多時也上腳了好一陣才再行選擇傳球出去,中斷了德國閃電戰的攻擊習慣,讓人海戰術的韓國有足夠時間補回上一個傳球造成的半秒空位,這是在昨晚很明顯的問題,卻不會在數據上浮現;又例如,奧燒在陣明顯令身邊的進攻球員發揮至少差了一個檔次,沒有像對瑞典一場的靈活與行雲流水,亦令奧燒本人與同樣具指揮官功能的卻奧斯1+1<2,結果兩人都發揮得進退失據,也是個很清晰的問題,能在數據反映嗎?這一刻,你還在執著那7個關鍵傳球嗎?
一直是個數據派的支持者,但屢屢就是這些濫用片面的一個半個數據的球迷或專頁,才是足球擁抱數據的最大障礙。真的,別再跟我說奧燒有7個關鍵傳球了。這裡絕不是說奧燒是頭號戰犯,事實上德國出局絕非一兩位球員的問題,但是奧燒不因7個關鍵傳球而代表他表現好。當然也謝謝那些奧燒護航者,令我在近期沒寫太多戰術文章之下重新燃起了這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