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HKG 在聯合國環境署做緊 intern,你問我答
意識橋 2018-4-4 16:55:49 今日,公元2018年4月4日(三),
對樓主以言是一個特別日子
——發願五周年。

:^(


(文字:4-4-2013(四)
清明節假期;返了2日EPD;Loop 了全日《雲圖》by KOLOR;Sonmi-451;
*夢想使人偉大。
【意識橋】發此誓願。
我這一世的夢想是:
「解決全中國的空氣污染問題。」
"To know even ONE life has breathed easier because you have lived. This is to be succeeded." -愛默生)


五年前的今天,樓主二十二歲,
懶認真地在筆記本上寫下了所謂“誓願”。
親手寫下來的誓願,就不能變更,不能反悔。


「當你真心渴望某種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書中,老國王對將出發尋夢中寶藏的牧羊少年這麼說。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有人稱這為吸引力法則。
有人稱這為發願的力量。

古代聖賢強調立志和發願,是有原因的。
因為那個志願,從此會像燈塔一樣,
在迷茫時指引方向,
在失落時帶來力量。


樓主這次希望藉自己的少少分享,
鼓勵年輕人都為自己訂立一個人生目標


夢想,不是用來夢和想,而是用來實踐的。
有夢想,亦不是從此一帆風順。
相反,追夢途中你會遇到無數困難挫折。
但你的堅忍和努力,將為自己和社會帶來價值。
這正是為何社會需要追夢者。


「當一個人作了決定,就像跳進一股強勁的水流中,
水流將會帶他到作決定的最初也夢想不到的地方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好像我這樣,水流把我帶到去聯合國了。

祝大家都追夢快樂
:^(


---------------
樓主四月中會回港,可能留一個月左右,如果聯合國請我做合約顧問,會五月中返肯亞。

我剛剛才發現連登原來無PM功能。
以前寫小說開咗個 facebook page(早就荒廢了的):
https://www.facebook.com/Ezekiel.stories
如果有人想聯絡我,或者因為我呢個post 而成功做咗 Intern,麻煩 facebook message 我,等我老懷安慰一下。
:^(


--------------

最後,希望為後來者帶些貢獻。

樓主在此呼籲各慈善基金,企業,大學之類,如見到此帖文,可以考慮提供一些資助給成功做到聯合國實習生的香港人申請,算是少少支持年輕人,不用因錢而顧慮,甚至因無錢而放棄到聯合國的機會。

多謝。
:^(


(我諗住埋個靚尾啫,大家有問題可以繼續問)

Ads

冷靜啲 2018-4-4 17:26:02 Thanks巴打答quota問題 太長唔quote啦
我會忠於英國人身分
:^(

btw我有個做咗好多年國際NGO嘅朋友講過 有啲機構會睇你揸咩passport 越powerful嘅越好 因為要送你去唔同地方的話方便啲 所以我諗揸兩本點都好過一本掛
Jongle 2018-4-4 17:45:45 多數搵大陸/廠做calibration
唔係既話好難作準
:^(
Jongle 2018-4-4 17:49:47 咁個limit係自己訂定跟其他
:^(

好羡慕巴打咁勁
:^(
樽鹽 2018-4-4 18:45:20 其實點先知自己係infj或其他personality?
意識橋 2018-4-4 19:57:26 答漏咗你。

其實我發現佢差不多咩 major 都請。

我識的實習生的major 包括:
保育,化學,管理,會計,經濟,法律,傳理,新聞,工程,電腦,城市規劃,建築......

其實好多項目都無須專業知識,普通識字識 email 識口語溝通已經夠,
不過值唔值得做就因人而異啦
土星人 2018-4-5 00:39:29 覆返INFJ嘅特點 太長我廢事quote
:^(

但我對文字一啲都唔敏感 理科又唔得
:^(

讀緊ug文科 唔鍾意
仲未搵到自己適合又有興趣嘅field 唔知條路點行
咁樓主你有冇諗住做有關教育嘅工?
:^(
意識橋 2018-4-5 01:01:39 唔勁,你問多兩問我就答唔到架啦,仲要多多學習
:^(


我地項目重點在於試驗啲儀器,
不是在於達標與否。
每個國家可能有自己 limit ,或者直接用番WHO。
意識橋 2018-4-5 01:03:04 上網做 MBTI 測試,有好多版本,自己揾啦,我唔知邊個準啲。
意識橋 2018-4-5 01:14:12 性格分析,作參考架啫,唔會100% 每一句都準,自己衡量。

教育就無興趣,
但我自少對心理學同宗教哲學之類好有興趣,亦好鐘意寫作。

睇多啲,試多啲,問多啲,
對世界保持好奇,樣樣都了解下,
終會揾到自己適合的路。
同埋未來世代,將會出現好多新職業。
保持 open minded ,要 keep 住留意新科技發展同國際新秩序。
廢老好廢 2018-4-5 01:30:05 個人認為香港啲閪公司既no paid煙腸
同樓主呢個真係冇得比
聯合國真係見識 香港個啲閪公司係想壓榨你

Ads

林書生 2018-4-5 02:12:57 Lm
意識橋 2018-4-5 14:54:44 我見好似無咩人問問題了,
咁我貼下有關的新聞訪問
:^(


https://www.facebook.com/lhhca/photos/a.161779227214992.38404.158030184256563/868852196507688/?type=3

關注國際時事 外闖路門常開 - 信報

香港是個「國際城市」,但年輕人似乎甚少往外闖的志願。一些可能安於在香港生活、工作,一些的確夢寐以求圖加入Google、Facebook、Pixar等跨國公司工作,但常常覺得太遙遠,久而久之放棄理想。

認識Howard,源自多年前他修讀我的課,知道他在大學時期已經一心要加入國際組織,畢業後打政府工數年,就辭去安穩工作到法國巴黎政治學院攻讀國際公共管理碩士,除了進修,就是希望借歐洲較近的網絡爭取到國際組織實習的機會,結果去年加入世界衞生組織在瑞士日內瓦的總部實習兩個月,參與對抗非傳染疾病及西非伊波拉疫情的傳訊工作,年底又轉到北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實習,負責中國減貧及南南合作項目研究。Howard的部署,以至近兩年來生活、工作上那種「世界公民」的實踐,其實頗值得香港年輕人借鑑。




訪問者:沈旭暉(S)
受訪者:鄺俊豪(Howard)(H)

(現於法國巴黎政治學院攻讀碩士課程,去年先後到世界衞生組織總部和北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實習。)

S: 香港說到底不是一個獨立國家,通常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與國際事務,香港年輕人要到國際組織工作,途徑也因此較少。你在世衞等組織實習過,認為那方面的條件最重要?有沒有見到陳太(陳馮富珍)?

H: 我想是語言和工作心態。我在世衞時,在傳訊部門工作,部門同事主責消息發布和處理各國對口部門、組織的查詢,大部分都能說三、四種語言。而在國際組織工作,可以理解香港本土以外的不同工作模式;希望到國際組織工作或實習的香港年輕人,要明白那不少是沒有薪酬的實習,但可以累積到的國際經驗卻相當寶貴。
我所屬的傳訊部門正好與陳馮富珍的辦公室在同一層,經同事介紹之下,陳太知道有個很崇拜她的香港人在做實習(笑),於是找我進辦公室聊了五分鐘。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說「以前在香港衞生署工作,處理的是700萬人的健康問題,當上世衞總幹事後,則關乎全球70億人」,又提到她基本上到過世衞所有194個會員國,觀察到一個地方想要發展完善的醫療系統,社會穩定尤其重要,又特別提到古巴,說跟卡斯特羅兄弟都見過面,覺得他們都很關注國民健康問題,而古巴的醫療系統確實建立得相當出色。的確,去年伊波拉病毒爆發,古巴派出不少高水平的醫護人員參與控制疫情,貢獻甚至超過不少先進國家。陳太還說過「香港人要愛香港」之類……(笑)

多接觸國際事務 擴闊視野
S: 現在常說全球化,但香港年輕人除了喜愛旅遊,似乎普遍沒有一種到不同國家、城市居住、工作一段時間的志願,對「世界公民」的身份依然陌生。你過去兩年的生活和工作體驗,就相當有「世界公民」的味道,期間有什麼領會和得着?

H: 那當然是很好的體驗,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還是太過理想;如果是「國際公務員」,被派駐世界各地負責維和、發展等項目,專注一個地區,每個項目為期數年,再轉往另一個地方,比較有可能做到。

而我個人覺得,要把握往外闖的機會,視野最重要。其實在北京、曼谷這些鄰近香港的城市,也有不少國際機構設有總部或辦公室,例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等等。3月底博鰲論壇上,習近平跟蓋茨(Bill Gates)交談,未來「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可能就會在中國開展一些項目。還有「一帶一路」、亞投行、BRICS等,未來在東南亞也會有不少發展項目。香港年輕人只要多留意這些國際新聞,會發現不少參與到國際事務的機遇,而香港政府也應該爭取更多空間,讓香港人能夠參與這些計劃。
至於我在世衞工作時,正好經歷了伊波拉在西非爆發。香港社會對伊波拉的關注似乎不大,可能因為傳染到香港的機會低,但不關注不代表世界沒有發生着這些事情。早前肯尼亞一所大學遭恐怖襲擊,據報道是針對基督徒師生;巴黎的大學就有悼念活動,校長也發出電郵呼籲學生關注、致慰問之類,但香港的大學似乎就沒有類似的反應,社會更加少有關注這次事件。我想,香港要加強國際視野,其中一個出路,是先為年輕人提供更多接觸國際事務的機會,甚至加入國際組織實習、工作,讓他們明白到不少遙遠的國際事件其實也跟他們有關,再由他們影響整個香港社會。

S: 你在巴黎讀書,感覺這個城市如何作為一個國際都市?

H: 我感覺到巴黎的文化氣息和國際化,並不是單單「講」出來的。從報紙、雜誌可以見到一個城市的格局。今年是二戰結束7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70周年,法國《Le Point》周刊上個月就出版了一個關於邱吉爾的專題,非常好看,而巴黎不同報紙雜誌的政治、時事和經濟專題,關心的往往不限於法國而是全球。相反在香港,即使《南華早報》,通常也較集中香港和中國,甚少記者直接到外地採訪,外國新聞通常就靠路透等外國通訊社轉發。
例如巴黎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日都會免費開放,加上隨處可見的免費展覽,巴黎人的文化藝術品味大概是這樣培養的。香港也有博物館免費開放日,卻通常在星期三,大部分香港人要上班上學的日子……
巴黎最近也宣布要發展成為全球最好的「單車城市」,我很有興趣看看規劃是否真的能好過荷蘭,但目前巴黎已經有不少租單車計劃,和配合單車旅程的設施,很受當地人歡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1)今年12月會在巴黎舉行,是今年最關鍵的全球會議之一,現時整個巴黎已經開始有不少宣傳活動;類似的大型國際會議,以及相應鋪天蓋地的宣傳,在香港還是很少機會見到。

中西混合是港軟實力核心
S: 日內瓦呢?人們說國際城市,通常想起紐約、倫敦等,但其實日內瓦是很多國際組織的所在地,其國際功能絕不比紐約和倫敦遜色。
H: 對,在全球經濟、金融等層面,日內瓦的「國際化」未必及得上紐約、倫敦,但在人道議題、國際法、全球環境和衞生等議題上,日內瓦的重要性可能佔全球城市之首。日內瓦的人口大概只有20萬,大部分不是瑞士人,而是來自世界各地、在各大全球組織工作的人。這自然跟締結《日內瓦公約》、國際紅十字會在日內瓦成立等歷史事件有關,目前在日內瓦設有總部的,除了國際紅十字會和世衞,還包括國際勞工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電訊聯盟等等,當然還有聯合國歐洲總部。
因此,日內瓦雖然面積細、人口少,但國際味道很濃,人口組成也十分多樣化;在日內瓦工作、做實習的好處,就是戴着證件,幾乎可以在各大機構的辦公室通行無阻,增加了不少見識。

S: 香港要發展成為更成熟的國際城市,能否以日內瓦、巴黎作為目標?

H: 香港一直被說是國際城市,大概只是指金融市場、經濟等層面,但我想我們現在所討論的「國際」,是指城市發展和格局上的「國際」。我覺得香港無可能走到日內瓦、巴黎的道路,或者複製她們的模式,因為這跟城市的歷史和發展很有關係,兩地今天的「國際」模式,都是經過百年醞釀的。例如西九文化區,即使聘請一些巴黎藝術、文化人來負責設計、統籌項目,也沒可能做到跟巴黎一樣,最終只會不倫不類;例如早前搞「添馬紅酒佳餚節」,宣傳不足,遇天雨甚至攤位漏水!如果不複製西方而複製中國大陸呢?香港人又不會buy。

我個人認為中西文化混合始終才是香港「軟實力」的核心,因為那形成了香港一種獨特的觀察世界的方式,跟任何亞洲城市都很不同,這自然和香港的殖民地歷史有關,而應該得到維持。香港大概可以擔當中西之間的交滙點,香港人比外國人應該更了解中國,同時也比中國人更了解西方,尤其是一些意識形態、價值等等,而不單純是吃喝玩樂那個層次,而且有一種只有香港才能提供的獨特視角,如果能做到,香港就可以四通八達。
意識橋 2018-4-5 14:57:36 全部都是同一個台灣師兄的訪問,
太長我唔貼晒啦,自己入去睇:
----------------------------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1220int001/
【如何進聯合國工作(上)】進入UN挑戰多?你擔心的阻礙可能都不存在

...... 在官網上可以搜尋到幾乎所有類型的職缺,包含D (Direct-level), P (Professional-level), G (General-level), F (Field support), Consultant, Contractor, UNV (Volunteer), National Officer等,每種職缺都有相應的要求,以及不同的待遇規定。

...... 而所謂的國家限額,目的是為了平衡聯合國體系內的各國職員人數,所以已經臨界飽和的諸如西歐國家,加拿大、澳洲等,很有可能連續好多年都不會有分配名額,而同樣屬於大國的中國,長期以來在UN內的員工不到1%,處於under representative,故幾乎每年都會有額度。
......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1220int002/
【如何進聯合國工作(下)】台灣人也能在UN找頭路?「你能貢獻什麼」最重要

簡單來說,如果「香港人」可以申請在聯合國工作,那「台灣人」也可以,你並不是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國家」,只是那個寫在你Nationality上的國名,某部分人基於個人政治認同的因素,會強烈反對而已。

這裏可能要稍微解釋一下,畢竟輕率的把彼此貼上標籤是很愚蠢的事。這裏不應存在「背叛」與「效忠」的爭論,意識形態的認同本來就是個人的自由意志,你可以有意見,你的意見也絕對需被尊重,但你沒有權利強迫他人認同你的價值觀,而且還要跟你做出一樣的行為才叫「愛台灣」。
......

-------------

https://www.30.com.tw/article_content_31906.html

聯合國 OICT 黃一展
1989 年生,倫敦大學國際經濟與跨國企業管理碩士,聯合國OICT辦公室擔任顧問

27歲,我在聯合國工作

27歲台灣囝仔黃一展,現任職於聯合國資訊與通訊科技辦公室(OICT),負責維和部隊後勤管理與數據分析。但這份聯合國的工作可是得來不易。


首先,你必須得通過電腦內建的履歷篩選機制,不是名校、沒有令人驚豔的經歷,肯定會被刷掉。接著你還有這個問題:「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怎麼可能進去聯合國工作?」

不怕厚臉皮,爭取就對了!
27歲,沒有背景,沒有萬貫家財,黃一展怎麼拿到聯合國的正式offer?他會告訴你,答案是:積極,還有更重要的是:不要臉。

2015年,黃一展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念書,並且申請到聯合國為期半年的實習機會。當時他在聯合國貿易投資部做亞太貿易投資的相關研究,但他心裡清楚得很,實習生要轉成正職員工非常困難,就連那些哈佛、耶魯、倫敦政經學院等名校出身都未必擁有這樣的機會,但他又如此渴望得到工作,怎麼辦?

回憶實習快結束時,黃一展跑遍聯合國亞太總部50多間辦公室,一間一間敲門、寫信、打電話,多得是碰壁與拒絕,但那又如何?「我的實力不一定比這些名校生好,但我唯一贏的,就是我夠積極,夠不要臉,」

果然,在一個會議中,黃一展遇到現在單位的老闆,運氣很好的是他剛好有一筆預算,也想要擴大單位,於是在多次溝通跟面談之後,資訊與通訊科技辦公室就為他敞開大門。

......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9276

他是在曼谷聯合國工作的台灣人:我並沒有抱持要「改變世界」的想法

「我2014年在倫敦唸書,背景是經濟、數據分析,當時想法很簡單,我不想回台灣工作,想試試有興趣的國際組織,例如WTO、聯合國,但投正職很難被錄取,就改申請實習生,試了聯合國位於紐約、日內瓦和曼谷總部,後來是曼谷總部給了我機會。」

他是Jack,目前是聯合國亞太總部的正式員工,任職於資訊與通訊科技部門(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OICT)。

Jack以軍隊打戰來比喻現在的工作,「就像是負責軍隊後勤的食物和水」,他進一步解釋,「聯合國維和部隊後勤小組就在曼谷,只要出任務碰到狀況我們就得前往協助,例如整理通訊網路、用戶端測試,這次前往非洲則是處理一些數據、寫案例分析報告。我主要負責的任務區是剛果、馬利和索馬利亞。」
......
EdwardNorton 2018-4-5 14:58:42 多謝巴打
琴日把心一橫遞左信了
:^(

挑戰自己真係比想像中難好多
:^(
Delllenovo 2018-4-5 15:08:08 搵唔搵到食
意識橋 2018-4-5 15:13:38
:^(

裸辭?定有後路?
休養下,充下電啦,
毒拎做 sales 好易 chur 乾自己能量。

之前我大學上莊,
搞活動企攤位之後,一定攰到要閉關唔見人一兩日先復原到
:^(
意識橋 2018-4-5 15:17:06 我諗:
初頭揾唔到,
但如果轉到正,會飽到你唔食。
就算轉唔到正,CV 都可以令你唔會餓親。


鄭丹瑞有篇文叫《揾食》,講點解佢俾個女讀考古學呢啲乞食科:

「人生而要『搵食』,這個當然。但也有很多種『食相』,有人狼吞虎嚥,甚至食埋隔籬嗰份,結果人吃飽了,卻餓死了靈魂。我寧願我的女兒慢慢咀嚼,先餵飽靈魂。
意識橋 2018-4-5 15:57:48 呢個去紐約總部,個 interview 好認真
:^(



https://read01.com/y47Nyx.html#.WsXRmi5ubbg


今年21歲的魏暢是重慶渝中區人,今年6月初,她正式進入聯合國紐約總部管理部門下屬的通訊科技部實習。
目前,她除了幫助人事部門進行一些招聘工作外,還會做一些線上數據分析,如調查聯合國某項任務執行的進展效率等。

......3輪面試 綜合能力打動考官

為進聯合國,一年內投了58份簡歷,最終以本科生身份和隨機應變綜合概括能力應聘成功

在國外生活的5年多時間,魏暢沒有忘記自己兒時的夢想,一直關注著聯合國的全球招聘信息,「我一年之內投了58次簡歷,總共進行了三輪面試。」她說,事實上,自己在面試前心裡並沒有底,因為她只是一個本科生,而能進入聯合國工作的絕大部分人是研究生和博士生。

魏暢說,聯合國招聘的硬性條件並不多,除了要了解聯合國憲章和聯合國基本權利職責要求和機構設置外,不會用學歷和文憑來壓制申請者,本科生就可以應聘,但是綜合能力和應變能力十分重要。她的第一份簡歷和一封不限字數的自薦信,來闡述為何申請這個崗位,以後每次簡歷都會做修改加上最新內容,比如當時心得和想去聯合國的原因等。如果會多門語言,也能為你加分。如自己的英文或者法文流利,還會德語和中文,因此面試加分不少。



「每個人的面試次數都不一樣,因人而異。」她說,三輪面試中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輪,
題目是隨機抽選,要求在45分鐘時間內,用一頁紙來簡單總結聯合國在全球某地點召開的一次會議內容和反響,考察的是時事觀察能力、高度的總結能力和多任務同時完成能力。

魏暢表示,這種隨機的會議內容提前了解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所以要在45分鐘內一邊通過網絡調查閱讀進行摘要,一邊要用精準的語言概述出來。同時,還要考察應聘者對國際新聞的了解,以及這些新聞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分析。「這輪考試是考察個人隨機應變能力和綜合素質。」她說,自己最終以本科生的身份打動面試官,靠的就是當時隨機應變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



......對於自己12年來的夢想照進現實,她用三個步驟總結了自己如何「靠近」聯合國。


首先是不斷豐富充實自己。
魏暢說,自己初中在外國語學校國際部學習期間,不僅重視語言方面能力的培養,對自我綜合素質要求也很高,成績雖不是最拔尖的,但是她的社交能力,組織活動的能力卻一直在進步。考入美國大學波士頓大學並提前一年畢業,獲得經濟學學士的過程中,自己又學會了以數據化的方式去看待不同事件,用宏觀和微觀的視角去分析,訓練了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

其次是培養開放思維模式。
為了培養自己的開放思維模式,接觸不同文化,感受不一樣的世界,魏暢在國外5年時間裡,走了5大洲36個國家。其中,她曾去海地支教,去德國留學進行文化交流,去英國金融公司實習,以選美表演方式募捐幫助亞裔孩子獲得教育機會,她還曾進入美國國家電視台voice of america實習新聞操作……這些經歷和從中的學習,都讓她在之後的面試中更加自信。

最後就是創造機會抓住機會。
魏暢說,自己在最近一年時間,除了時刻關注著聯合國全球招聘信息外,還抓住機會勇敢的去嘗試「接近」聯合國。其中,在voice of america實習時,她曾以媒體人身份參加了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大會,並且採訪到聯合國2016秘書長競選人之一斯爾詹·克里姆(Srgjan Kerim),這也是她最「接近」聯合國的一次。
stephenlkkpm6a31 2018-4-5 18:40:20 見到樓主入到去做intern,我都好葡萄
:^(


我一月頭開始都申請 幾個internship做,係曼谷同埃塞俄比亞嘅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等左三個月都未有消息,有啲心灰
:^(
想問下樓主果時由申請到interview等左幾耐?

講番我背景,我學士係法國讀International studies...而家係奧地利讀development studies....同時讀禁LSE一個distance learning in economics....之前係某國領事館做左兩年野。。。英文Ielts 7.5, 法文c2, 德文c1 (不過識德文係聯合國冇用),得特區護照。申請前都幾樂觀,而家愈等愈灰
:^(
Acropolis 2018-4-5 19:18:16
想問下有無ecology 相關?
:^(
有呀,不過要撞啱佢請人。

我個鄰居,有三個女仔,
係做 Great Apes Survival partnership,
保育啲猩猩馬騮之類。

好似我上面講,
做生態既國際組織亦不只聯合國,
有心的話試埋其他組織啦。

睇落要有zoology底wo
:^(

Ads

意識橋 2018-4-5 19:22:40 巴打,你學歷同工作經驗勁我好多
:^(

領事館做過兩年
:^(


我等咗兩個月收email 。睇黎我係勁好運
:^(


我真心唔清楚,但等咗三個月你當無啦。
可能你報嗰啲位太多人爭啦,
我唯有講,真係想做,就報多啲,瘋狂報。

你睇我啱啱篇報道,個女仔報咗六十份先有得 interview。
我同屋有個亞洲男仔都報咗17份先有三份有interview。

(本來想問你 cover letter 有無認真寫,但見你做得領事館,相信我問都無謂,你文筆一定叻過得體過我
:^(


(email 會唔會去咗spam
:^(


(有無報其他大機構?)
安全無事 2018-4-5 20:17:36 好厲害
突登入黎支持下
:^(
stephenlkkpm6a31 2018-4-5 20:30:54 師兄你係專科人才,請你都正常
:^(


你係咪經inspira個system報?好似有啲部門晤經中央個HR請人。。。。經inspira報佢一定會收到我application....

我一直都有報不同的internship啊呢兩個月,本身諗住好岩自己科目同興趣嘅post先報,so far報左六個睇黎而家要大包圍。其他大機構反而無報,太想做UN
:^(
辜仔孤身闖孤島 2018-4-5 23: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