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HKG 【一齊讀吓宋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李清照
神威鳳凰 2018-6-25 17:51:44 終於有文
:^(

Ads

張繼聰相繼失聰 2018-6-25 20:09:05 超耐無出過文
:^(
歷戰古人 2018-6-27 17:30:49 預計李清照仲會有幾多篇?
戈登探長 2018-6-27 17:47:21 暫時預估兩篇,其實要講都差唔多講哂
:^(

李清照作品傳世唔算多
加上我又有挑選,所以已經到尾聲
不過後面兩首都好正
:^(

我日後會就李清照綜合寫篇文
到時再比大家睇
:^(
戈登探長 2018-7-1 00:24:16

人生悲苦之總合:李清照極致的愁緒
研讀李清照武陵春


沒有李清照所親身遭受的黨爭株連、婕妤之嘆、兵燹戰亂、喪偶流寓、「頒金」之誣、再嫁離異、訴訟繫獄等等人生憂患,其愁思就沒有這麼重的分量;如果她不善於創意出新,那麼她在李煜、秦觀、賀鑄等喻愁名家名句面前,怎能後來居上?
——陳祖美


:^(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呢首詞,相信香港人都曾經被深深打動過
:^(

係教科書入面,又一首經典嘅詞作
即使我地對李清照無認識,都可以感受其悲情之所在
更何況而家已經對李清照嘅身世、詞作有咗了解
:^(


李清照後半生之哀思,盡在此詞
然而積累已久,都要一條導火線引爆
一件再度令李清照難堪嘅事
:^(

就係當時嘅宋高宗唔鍾意有本叫《哲宗實錄》嘅書
而呢本書呢,正係趙明誠老豆有份搞
傳咗比趙明誠,李清照手頭都有本
:^(


咁朝廷就入佢地屋企收書,又一次受到時人關注嘅醜事
李清照對亡夫嘅懷念,對再婚嘅屈辱,對朝野嘅不滿
正係呢條導火線中一次過引爆嘅出黎
國家不幸詩家幸,成就千古名詞
:^(


:^(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如果我地回想過去睇過嘅李清照詞
會發現自然界,特別係「花已盡」之景
最能夠勾起李清照嘅悲情
:^(

或者花總係比喻女性,其凋零之態
似乎係李清照人生,李清照詞作中不斷回響

紅藕香殘玉簞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上半片即以此一回響起首,呼應一生
狂風掠過,把塵世間嘅花香吹盡,花瓣散落一地
此時此景又會有誰來?
又會有什麼美好嘅事物值得裝扮?
:^(


「日晚」,正是暗含詞人起來已久
卻依然不願梳頭,全因「倦」
呢種疲倦,當然唔係身體,而係「心倦」
莊子曰: 「 哀莫大於心死, 而身死次之。 」
:^(

女為悅己者容,如今悅己者已逝,何必「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由景至情,直抒其悲情之因
如此淺白之句,偏係今日我地熟口熟面嘅名句
究其實不過係因為講出咗人世普遍嘅經驗
「物」往往都比「人事」更加長久,不易更動
反而「人事」隨時而變,易聚,也易散
:^(

正因為咁,「物」同「人事」先會有咁大嘅對比張力

於李清照人生而言,「物」或許係共住嘅家
或許係過去共同收集嘅文物
或許係昔年最美年華中一齊書寫嘅《金石錄》
每一件「物」,都成為記憶符號
反覆勾起回憶,提醒詞人
一切都成了曾經,經已係「人非」!
:^(


呢種無法抗拒嘅現實,唯有「事事休」
人生至悲苦之極處,無法言語
「欲語淚先流」,眼淚比任何言語都更真實
愈簡單,愈是真切無偽
:^(


:^(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舴艋:形似蚱蜢嘅小舟

下半片先揚後抑,又有神來之筆
接續上半片之悲情,反係寫出一片開朗之景
聽講,附近嘅雙溪春色好似唔錯
我都打算要出去泛舟,享受一下美景
:^(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後生果陣,成日去泛舟
每一次都玩得好盡興,好開心
:^(

如果我地要細究詞人寫泛舟之句嘅背後深意
正係於晚年無助絕望之時,希望回首青年嘅快樂
係黑潮湧至之間嘗試尋覓一絲光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古今之希冀,依然都係人類嘅心靈共感
:^(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千古以來,李清照詞中最為稱道嘅名句
由「聞說」到「也擬」,再至「只恐」
正當以為尚有半點希望,由章法嘅「揚」轉為「抑」
小舟又點能夠載得郁詞人一生嘅「愁」緒?
:^(


人類感情往往最難以說得清晰
因為一切嘅喜、怒、哀、樂,都係抽象嘅概念
李清照呢句,卻將本無重量、實體嘅「愁」
將佢點石成金,化為具體嘅實物呈現
「許多愁」重到連小舟都會載唔郁,真係好愁!
:^(


文學一向有「反常合道」之說
即係好似係現實唔合理,但卻偏偏更加合於人情
李清照此一詞句,能於眾多大詞人中脫穎而出
除咗技巧高超,亦係扣合其人生之經驗
正係:如果唔係李清照
無可能寫出呢一首詞,呢一句話嘅境界
:^(
張繼聰相繼失聰 2018-7-1 08:52:18
:^(
:^(
茶藝詩 2018-7-1 10:56:06 終於追晒po
:^(
:^(
戈登探長 2018-7-1 17:11:19 未完架!!!
:^(
戈登探長 2018-7-1 17:31:29 我完全同意呢種手法唔係李清照獨創
古典文學幾乎都係建基前人典範「再創」嘅正變關係
能夠係咁多前人前作之中留名青史,甚至有所突破
李清照明顯係好有自覺咁去「轉益多師」
尤其李清照本身才學咁好,出名兼又寫過詞論
至少佢對巴打提嘅秦觀、蘇東坡一定熟讀

由「典範」嘅學習,再附以自己人生經驗
即係文學創作、典範實存嘅客觀
入以個人主觀嘅種種經驗、情思
先能夠令李清照係同類嘅創作手法、篇章句子
擠身係賀鑄、李後主、東坡等咁多人之間

好多謝巴打更進一步嘅補充
好多部份為咗一定程度要寫得好睇
忽略咗某些文學史流變嘅介紹
打咁多字亦都係我好開心見到
:^(

至少連登都仲有好多高質之人
:^(
戈登探長 2018-7-1 17:32:57 希望下篇下星期出到
:^(

Ads

戈登探長 2018-7-1 19:41:50
:^(
:^(
:^(

忙到無時間睇世界盃
戈登探長 2018-7-5 13:57:17 今日要說的這首宋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隨時識「由尾背返轉頭」。教科書教過,鄧麗君唱過,可以話說香港人中文堂的集體回憶,萬中挑一的難得!
:^(


歡宴既散,明月流轉,西斜低照,照出了東坡一夜無眠,照出了詞人的思念之情。歡樂之後總是最寂寞,最易發出悲情,但東坡卻並不如此。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東坡由情入理,理中顯情。人之悲歡離合,正如大自然的變化一樣。人不過是自然之一,有圓有缺。

香港中學生的集體回憶:人生四問,情理交至的完美呈現——細讀東坡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https://medium.com/@deliver546/%E9%A6%99%E6%B8%AF%E4%B8%AD%E5%AD%B8%E7%94%9F%E7%9A%84%E9%9B%86%E9%AB%94%E5%9B%9E%E6%86%B6-%E4%BA%BA%E7%94%9F%E5%9B%9B%E5%95%8F-%E6%83%85%E7%90%86%E4%BA%A4%E8%87%B3%E7%9A%84%E5%AE%8C%E7%BE%8E%E5%91%88%E7%8F%BE-%E7%B4%B0%E8%AE%80%E6%9D%B1%E5%9D%A1%E6%B0%B4%E8%AA%BF%E6%AD%8C%E9%A0%AD-%E4%B8%99%E8%BE%B0%E4%B8%AD%E7%A7%8B-%E6%AD%A1%E9%A3%B2%E9%81%94%E6%97%A6-%E5%A4%A7%E9%86%89-%E4%BD%9C%E6%AD%A4%E7%AF%87-%E5%85%BC%E6%87%B7%E5%AD%90%E7%94%B1-ep-11-da1183f24373
十二指腸 2018-7-6 08:45:05 支持一下
:^(
張繼聰相繼失聰 2018-7-6 21:06:24 lm繼續睇
:^(
花田你下 2018-7-6 21:41:36
:^(
:^(
神威鳳凰 2018-7-7 01:34:28
:^(
張繼聰相繼失聰 2018-7-7 14:33:02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探長引呢首顧城名詩,我都有睇過
:^(
:^(
。再用黎對照顧城人生下場,簡直非常悲哀諷刺
:^(
:^(
張繼聰相繼失聰 2018-7-7 14:47:24 探長提出詩所表現嘅「情」同「物」之間嘅關係,無論古詩、新詩,無論好特別、或極尋常嘅事物,都可以連結到唔同嘅情意。另外亦因應不同詩人自身獨特經歷,就算唔同作品寫相同物象,都可以演繹出不同情感、詮釋。而家慢慢領受到
:^(
:^(
:^(
戈登探長 2018-7-8 22:35:43
:^(
:^(
:^(

我好鍾意睇顧城嘅詩作,真正嘅詩人
顧城一生都幾傳奇,又令佢更加吸引大家去讀佢
戈登探長 2018-7-8 22:39:28 古代嘅人對「物」比較重情重義
除咗人際關係,其實人和物之間都有「物際關係」
或者現代人太易得到「物」,隨拾隨捨,對此往往係冷漠
特別去到當下,一切都太快,要重新理解「物情」,需要我地嘅智慧
李商隱 2018-7-9 19:24:25 好耐無睇,呢兩日追返
:^(
戈登探長 2018-7-10 21:20:06 宣告終於忙完
今個星期會完哂李清照
回歸正常出文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