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前九廣鐵路鐘樓
:^(
:^(
而家睇到既鐘樓,其實只係昔日九廣鐵路尖沙咀火車總站既一部分
咁又講下歷史先啦
之前大埔墟站果陣都講過下起火車係為咗保護英國喺大清既貿易利益
成個英段九廣鐵路去計,個造價係130萬英鎊
雖然依個叫做「總站」,出奇既係總站竟然係最後一個開始營運既站
1910年,油麻地、沙田、大埔旗、大埔墟、粉嶺5站都已經啟用;不過要過咗成6年之後,1916年3月28,尖沙咀站先正式啟用
至於點解要等咁耐?
識得歷史既巴絲應該都會記得依幾年發生咗一件大事
半島酒店唔知又幾時加左棟野係後面,同原本style格格不入 :^(
又係嚴迅奇 :^(
1995 :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半島酒店擴建工程)
就係因為呢棟嘢,半島酒店先升唔上法定古蹟
半島加左新座之後啲人成日話好似山墳 :^( :^(
喺附近睇正面都ok, 以為係後面啲新大廈
新翼起碼同舊翼一樣對稱,個tone差唔多
好過成棟拆咗重建,私人物業留得返都偷笑 :^(
前九廣鐵路鐘樓
:^(
:^(
而家睇到既鐘樓,其實只係昔日九廣鐵路尖沙咀火車總站既一部分
咁又講下歷史先啦
之前大埔墟站果陣都講過下起火車係為咗保護英國喺大清既貿易利益
成個英段九廣鐵路去計,個造價係130萬英鎊
雖然依個叫做「總站」,出奇既係總站竟然係最後一個開始營運既站
1910年,油麻地、沙田、大埔旗、大埔墟、粉嶺5站都已經啟用;不過要過咗成6年之後,1916年3月28,尖沙咀站先正式啟用
至於點解要等咁耐?
識得歷史既巴絲應該都會記得依幾年發生咗一件大事
半島酒店唔知又幾時加左棟野係後面,同原本style格格不入 :^(
又係嚴迅奇 :^(
1995 :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半島酒店擴建工程)
就係因為呢棟嘢,半島酒店先升唔上法定古蹟
半島加左新座之後啲人成日話好似山墳 :^( :^(
喺附近睇正面都ok, 以為係後面啲新大廈
新翼起碼同舊翼一樣對稱,個tone差唔多
好過成棟拆咗重建,私人物業留得返都偷笑 :^(
東京帝國飯店就冇咁好彩
唉 :^(
:^(
:^(
留名 :^( :^(
無人講下啱啱升做一級嘅皇都戲院嘅 :^( :^(
前九廣鐵路鐘樓
:^(
:^(
而家睇到既鐘樓,其實只係昔日九廣鐵路尖沙咀火車總站既一部分
咁又講下歷史先啦
之前大埔墟站果陣都講過下起火車係為咗保護英國喺大清既貿易利益
成個英段九廣鐵路去計,個造價係130萬英鎊
雖然依個叫做「總站」,出奇既係總站竟然係最後一個開始營運既站
1910年,油麻地、沙田、大埔旗、大埔墟、粉嶺5站都已經啟用;不過要過咗成6年之後,1916年3月28,尖沙咀站先正式啟用
至於點解要等咁耐?
識得歷史既巴絲應該都會記得依幾年發生咗一件大事
半島酒店唔知又幾時加左棟野係後面,同原本style格格不入 :^(
又係嚴迅奇 :^(
1995 :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半島酒店擴建工程)
就係因為呢棟嘢,半島酒店先升唔上法定古蹟
半島加左新座之後啲人成日話好似山墳 :^( :^(
喺附近睇正面都ok, 以為係後面啲新大廈
新翼起碼同舊翼一樣對稱,個tone差唔多
好過成棟拆咗重建,私人物業留得返都偷笑 :^(
半島酒店唔知又幾時加左棟野係後面,同原本style格格不入 :^(
又係嚴迅奇 :^(
1995 :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半島酒店擴建工程)
就係因為呢棟嘢,半島酒店先升唔上法定古蹟
半島加左新座之後啲人成日話好似山墳 :^( :^(
喺附近睇正面都ok, 以為係後面啲新大廈
新翼起碼同舊翼一樣對稱,個tone差唔多
好過成棟拆咗重建,私人物業留得返都偷笑 :^(
都係嘅
有時啲野要折衷
讀書時代我都成日屌啲古蹟保育點差點差
但呢啲野受好多因素影響
不如由啲人去入手
當連大家對自己嘅地方都無興趣
空有一大堆古蹟又點
根本搵唔到理由去保護佢地
留名 :^( :^(
無人講下啱啱升做一級嘅皇都戲院嘅 :^( :^(
皇都可以叫做近十年揾到嘅hidden gem
上面個飛扶壁同埋幅蟬迷董卓嘅浮雕,仲有佢係現存最舊嘅戰後戲院建築 (雖然已經冇乜淨)。個人認為單憑建築特色同埋歷史意義已經夠做法定古蹟,但係因為佢係戰後先起先得一級 :^(
不過皇都戲院個狀況實要整都好有難度 :^(
:^(
:^(
半島酒店唔知又幾時加左棟野係後面,同原本style格格不入 :^(
又係嚴迅奇 :^(
1995 :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半島酒店擴建工程)
就係因為呢棟嘢,半島酒店先升唔上法定古蹟
半島加左新座之後啲人成日話好似山墳 :^( :^(
喺附近睇正面都ok, 以為係後面啲新大廈
新翼起碼同舊翼一樣對稱,個tone差唔多
好過成棟拆咗重建,私人物業留得返都偷笑 :^(
東京帝國飯店就冇咁好彩
唉 :^(
:^(
:^(
Ads
無追post
唔知有無人提過
1881個時球塔上面粒波係後尾加番落去
報時個功能一早去左附近大包米山(即訊號山)
大家可以上訊號山花園睇下都叫原汁原味嘅報時塔(原來已經做埋法定古積)
應該有唔少
最佳既做法係將遮打道唔行車
中間放返后座而唔係單單放個皇后像露天曬
我反而覺得維持現狀好啲
而家嘅格局、噴水池有五、六十年代特色
都好值得保留
皇后像廣場無皇后像我覺得係特色黎
呢樣係我同人介紹果陣引起左佢地興趣嘅方法之一
仲可以帶番嘅朋友去聽二次大戰香港嘅情況
仲可以順手講埋昃臣
匯豐對銅獅仲多嘢講啦 :^(
終審法院大樓亦有唔少嘢講
1912年1月15日,最高法院由港督盧吉主持揭幕。當時的首席按察司皮葛表示:「即使他日維多利亞城不復存在,海港被淤泥壅塞,香港會所坍塌湮沒,這座大樓仍將如金字塔般巍然矗立,為遠東的睿智留下見證。」
今日
維多利亞城真的不復存在
海港幾近被淤泥壅塞
香港會所亦已坍塌湮沒
這座大樓仍將如金字塔般巍然矗立
只可惜法治已被中共及賣港賊破壞得幾無完膚
你咁講我驚會嚇走啲人 :^( :^(
我帶過一班湖南朋友,黨員背景,好鍾意聽呢d
今日得閒行下會督府,古典優雅嘅建築,配合藍天白雲同埋秋花錄意,成個畫面真係好令人興奮隔離嗰座外國記者協會都保留得好靚 :^( :^(
今日得閒行下會督府,古典優雅嘅建築,配合藍天白雲同埋秋花錄意,成個畫面真係好令人興奮隔離嗰座外國記者協會都保留得好靚 :^( :^(
加返相,行過真係好舒服 :^(
會督府
:^(
外國記者協會
應該仲有另外一半,不過維修緊所以冇影,下次得閒再去行下 :^(
:^(
今日得閒行下會督府,古典優雅嘅建築,配合藍天白雲同埋秋花錄意,成個畫面真係好令人興奮隔離嗰座外國記者協會都保留得好靚 :^( :^(
加返相,行過真係好舒服 :^(
會督府
:^(
外國記者協會
應該仲有另外一半,不過維修緊所以冇影,下次得閒再去行下 :^(
:^(
Ads
今日試下由山頂行落去中環
想去政務司官邸睇睇,順便去埋白加道纜車站
其實今日天氣都幾好行,行咗20分鐘左右就到
1. 白加道纜車站
:^( :^( :^(
2. 政務司司長官邸
:^( :^(
三層高的產科大樓以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設計,亦受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及喬治亞風格所影響。正面的紅磚及仿石外牆為大樓帶來優雅的外觀,地下的拱形柱廊、拱心石是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典型特徵,二、三樓的威尼斯式窗戶、建築物正中的拱形石雕及突出的屋簷則展現出優美的意大利建築風格。(維基百科)
3. Former Chatham English School
經過政務司官邸後,見到Chatham Path嘅入口,記得條路可以去到另一棟舊建築 ,所以就行落去睇下。
:^(
私家路 - 古典得嚟有少少陰森
到咗 1Chatham Path
:^( :^( :^( :^(
1 Chatham Path以前係Chatham English School,而家係信和嘅物業,見到信和有係網上放租。有關呢座建築嘅資料其他巴打都可以補充下
沿著電車路行落去,都係一d大家都成日見嘅建築,包括母親的抉擇、St.Paul Co ed,梅夫人果d。
行落山最傷嘅都係腳關節 :^( :^( :^(
喺附近睇正面都ok, 以為係後面啲新大廈
新翼起碼同舊翼一樣對稱,個tone差唔多
好過成棟拆咗重建,私人物業留得返都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