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HKG 中國 被揭發 嬰兒強制活摘器官 扮 捐贈 移植成人成功 做成研究論文 刊登 國際學術期刊
swrd 2025-4-14 10:54:52 你真係信呢套,到最後個結論就係眾生平等
殺嚟殺去根本on撚9,今日仇人下世可以係你老婆,
搞咁多嘢仲咩

Ads

儀色感 2025-4-14 11:32:55 以前不嬲因果都係講緊下世
唔知幾時開始唔知邊啲人走黎話啲人做咁多衰野依家仲生勾勾, 所以無報應
:^(

唔係即刻有就係無報應
:^(
:^(
好頹廢的一天 2025-4-14 12:17:56 呢樣我之前有睇過,可以答到少少
大陸唔係個個地方醫院都有產檢,有d 落後地方最多只能驗唐氏,其他要出去省城醫院自費驗,一來錢問題,二來交通不便,出一出省城揸車都幾個鐘,三來教育問題,仲有好多婦女覺得產檢係厄人,唔驗就無事
所以點解小紅書咁多周數大既嬰兒一係胎死腹中,一係有缺陷要落,主要都係以上原因
何母跣低了 2025-4-14 12:50:36 反而我一啲都唔覺得出奇
早幾年有個行家個肝有事
你香港排幾耐先至到你
疫情通返關之後佢面色好返晒
原來拎咗100萬上去換,全世界都搵唔到一個咁有效率嘅國家
有錢一個月內幫你搞掂
小淫蟲周百通 2025-4-14 13:02:51 之前有套電影係類似呢個情節,不過係複製自己,跟住拎個器官比返自己,跟住啲複製人走甩咗揾返個本體。 唔記得套戲叫咩名,都幾好睇。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4-14 14:28:44 個B殘
落左之後先同受捐者配對需時d器官都壞曬
又冇設備
咁即係唔用得
出中山中出 2025-4-14 16:22:46 其實大約幾時既片黎
人本立德 2025-4-14 16:23:56 5年前?我唔肯定
明眼人(放監) 2025-4-14 16:25:58 10年、100年之後,大家都受惠呢項技術,就冇人會屌了
北極熊貓 2025-4-14 16:26:23 其實大陸大撚把人唔要女嬰
可能俾錢叫佢生埋黎做研究
波蘭正宗 2025-4-14 16:43:27 大陸為左控制性別失衡,限制左懷孕14周後唔可以墮胎

有d本身想墮胎,但錯過左時限嘅人可以話係器官捐贈/買賣嘅潛在市場

呢類人本身都唔想要小朋友,如果有途徑墮胎,甚至有利潤回報,由14周至29周呢段時間,有好充裕時間做到配對

Ads

優格姐姐 2025-4-14 18:27:24 人一黃 腦便殘
:^(
:^(
:^(
優格姐姐 2025-4-14 18:30:37 台狗青鳥造謠
200萬黃屍配合
:^(
:^(
:^(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4-14 20:42:55 重伸一次
因為我排除曬自乾五小粉紅唔會信o既信心型證據
要圖要片
link入面大把

仲有
唔只網民

Lin Jane:
刊登之後有美國兒科副教授指出依期刊內容來看,「對該早產女嬰狀況是否瀕死,表示存疑」
優格姐姐 2025-4-14 20:47:45 青烏 黃屍 信一成 雙目失明
:^(
:^(
:^(
艾丁文尼 2025-4-14 21:00:07 食嬰屍都照食
去去無汽走 2025-4-14 21:43:28 Never let me go
:^(

我都係即刻諗到呢套電影,睇完個心都唔舒服,講未來人類就係用複製人技術去「治療」癌症同其他絕症,估唔到現實仲癲過電影同書,夾生提早攞個B出嚟拎器官

https://youtu.be/x-WVo77aAa8?si=ySXQqB9fT_A6uJfH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4-14 21:56:51 https://lih.kg/3912661

https://www.facebook.com/chienyichen/posts/pfbid02A8LdPRYjzqg8WPv68DXvS1hevTpyFkBu4dG9BJ1nMMQUshth3jnFe62kEfuJoCadl

撰文:台灣新生兒科主任醫生Chien-Yi Chen

最近我的同溫層都在討論早產兒移植論文,大家各自講出自己的疑惑,本來氣到不想說了,但是看到還是有人有不同想法,那我們來學術討論一下,論文中到底說了什麼,沒說什麼

Case 1 , 29周. 1.07kg,剖腹產,

1. 因為媽媽有前置胎盤和發生胎兒窘迫: 這裡沒說媽媽有沒有產前出血,是不是有施行安胎

2. Apgar score 一分鐘2分,五分鐘3分: 這個分數很低,處於缺氧狀態,如果這時沒有施予急救,小孩心跳會慢慢停掉,不會活存,這裡沒有描述急救方式及寶寶狀況,通常分數這麼低,應該每五分鐘持續評分,才能知道對急救反應,無論如何,根據胎兒窘迫及五分鐘Apgar score,這個寶寶已經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缺氧

3. 出生後有呼吸窘迫,給予呼吸器治療,氧氣濃度維持在25-55% : 這裡沒說是呼吸器氧氣濃度還是寶寶血氧濃度,如果是呼吸器氧氣濃度,不算太高,而且常規上會給表面張力素治療,這裡沒說有沒有給,也沒有胸部x光描述,如果是寶寶血氧濃度,這個寶寶持續還在缺氧中,器官應無法維持正常狀態

4. 有低血壓(40/25 mmHg),給予升壓藥物: 一個29周早產兒,這是正常血壓,經歷前面那麼長缺氧過程,人體會行無氧代謝,造成酸血症而抑制心臟功能,這位寶寶還有這種血壓,簡直amazing,根本不需要升壓藥,如果因為給了升壓藥才有這種血壓,那就證明他的器官應還在經歷缺氧。

5. 瞳孔對光反射微弱: 這真的太神奇了,根據發表在2015年的文章Pupillary Size and Light Reflex in Premature Infants (Neuroophthalmology. 2015 Jul 15;39(4):175–178),30周之前的早產兒是沒有這個反射的,31周以上會慢慢出現,35周後會趨於成熟,說實在,我也很少檢查過29周以下的瞳孔,因為寶寶大多數時間眼睛閉著,要檢查光反射,得用開眼器把眼皮撐開

6. 家屬在第二天大時接受移除維生設備並捐贈腎臟: 這裡沒說何時抽寶寶的血作配對,要抽血做配對,少說也要3-5cc以上,通常要抽基因相關的血,有時會被要求抽10cc,1.07公斤早產兒,全身血量預估85cc,10cc大約是10%的血液流失,血壓正常的抽完就可以血壓不好了,更何況寶寶出生後狀況不好,少不了要做各式血液檢驗來評估狀況,給予治療,究竟何時做配對檢驗。

7. 移除維生設備之後15分鐘,心跳中止,五分鐘後宣布死亡: 人體為求生,缺氧時,會保留血流給重要器官腦和心臟,因為這兩個器官沒了就活不成了,而且功能只要減少一些就很難修復,會先減少一些可暫時減少血流的,例如腸、肝、腎。如果經歷前面這麼長時間缺氧,再經歷這20分鐘到心臟不跳,那麼腎臟早已沒有功能,加上早產腎臟不成熟,腎元數少,這兩顆腎還能用?

如質疑是不是這家醫院設備不夠,照護早產兒這些基本設備不夠,這篇論文作者包括一名新生兒科醫師Fei Bei,來自Shanghai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根據網頁上介紹,這是一家國家級兒童醫院,對照台灣等級,應該跟台大差不多,無法想像這樣一個案例在台大會成為donor。

:^(

:^(





Vivian Lai:
有個Louisiana的寫了一篇
https://www.amjtransplant.org/article/S1600-6135(23)00431-8/pdf

Jason Chan:
Chatgpt摘要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的文章是一封由新生兒科醫師Shabih Manzar寫的投稿信(Letter to the Editor),主題「早產嬰兒在循環死亡後進行器官捐贈(DCD, 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的倫理問題」。大意摘要:

主題大意:
作者對一項由Li等人報告的案例提出疑慮,該案例兩早產嬰在生命維持治療撤除後進行了en bloc腎臟移植,成功移植給成人。

主要觀點與疑慮:

1.對案例決策的質疑:

其中一嬰兒出生於29週,體重1.07公斤,嚴重呼吸困難與低血壓,但作者指出這些生理狀況對29週早產兒非極度異常。

小孩雖對光反應弱,但小於30週的早產兒是正常的神經發展現象,不應被當作腦功能不良的指標。

2.撤除生命維持治療的倫理問題:

作者質疑,是否過早做出「無望治療」決策,進而走向撤除治療與器官捐贈。

他強調早產兒若接受適當照護,有生存機會,因此不應輕率做出DCD的決策。

3.呼籲謹慎與倫理審查:

呼籲醫療提供者處理早產兒器官捐贈時,更審慎,包括延長家屬的決策適應期,及引入倫理諮詢機制。

強調處理新生兒器官捐贈時需平衡醫療資源需求與對生命尊重。


May Fang: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2BzKmDugcD/

該期刊主編,是來自UCSF的Sandy Feng。從姓氏推測,很可能是美籍華人;

從她過去發表紀錄看,也與中國學者有過多次合作。

而在期刊編輯委員會,也找到位中國學者Zhenhua Dai,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

這幾年我漸漸淡出美國期刊發表圈。

因已經取得終身職,不需再追求高密度論文發表量;

另一方面,越來越對學術界對中國學者「無警覺意識的支持」感失望。

舉個例子,我有位朋友,是我們領域某知名期刊的編輯委員。

她說,這幾年常常收到中國年輕學者主動「自薦」要加入 Editorial Board。

為什這麼積極?

因一旦成功進入編輯團隊,就有機會操作審稿與發表流程,安排「自己人」投稿,再找理念相近學者擔任審稿人。

表面上是peer reviewed 「同行審查」「匿名制度」,但實際上,可被有組織地操控


葉建良:
沒嚴格倫理審查?

Huiwen Yang:
論文主要審查可信度,有個醫院因為幼童移植論文數很多,又無法提供捐贈者醫學倫理相關資料,被知名期刊宣佈以後不刊登


水寒櫻:
相關醫療人士說,配對要很多時間,不可能一出生就配對好,所以是還在肚時抽羊水配對完,甚至懷疑早產是人為,因為腎臟6-7個月發育,體重差不多一公斤


Carson Yap:
很多專家說這種情況拿出來的腎臟絕對是損壞到不能用,還能移植成功絕對有更黑暗的事,還有的說生出來才決定器捐根本沒足夠時間配對


Icu醫生陳志金:
1.早產兒「沒救,但腎臟可用」,極不可能
評: 要不是早產兒是在健康下被摘器官,就是論文造假
2.早產兒不可能有足夠血讓她在出生後才做配對
評: 很難不去想,是事先配對好


Icu醫生陳志金:
國外學者的投書,也相同見解:
第一位女嬰不是「命危」
:^(



Hsiu Lin:
抽血檢驗10cc是早產兒10%血量,何時做配對檢驗⋯


杨远哲:
歐美國家也發佈過新生兒腎移植案例

Emily Hsiao:
歐美是個案,中國是大量移植數據!很顯然養胎兒做移植,且出生前就「配對」成功!機率?


杨远哲:
新生兒臍帶血可能就超過100CC,怎可能用得著抽10%內生血?

Ai You:
不看其他醫生說29週救活成功率90%?我兒子就是29週救起來沒任何後遺症

杨远哲:
那個例子是早產兒腦缺氧窒息,不是一般早產兒

Ai You:
如果他真的腦部缺氧嚴重到救不回,等跑完急救流程氣官早就壞光不能用了,如果還能捐表示這裡的腦部缺氧90%救得回來,而且你根本沒看過29週的臍帶吧?100西西?本來早產就容易貧寫,當初我們連做檢查的寫都快湊不到了每隔幾天就要簽書寫同意書還可以拿去配對?

杨远哲:
100CC不誇張,臍帶的吸收很強,你說的過程車禍死亡一樣往往也只有幾小時黃金期,腎是比較后衰敗的器官之一

Peter Sun:
29週早產兒不會有那麼多,可能只有20-60cc,超過100cc沒道理。

Ai You:
29週不可能100西西,否則醫生是幹嘛要書寫?後面你說的連車禍都只有幾小時黃金期正好自證氣官疑植本就不易、自證螽蟈可在短時間大量配對有問題

杨远哲:
哪來大量配對,上海醫院目前這些案例也說不上大量

杨远哲:
臍帶吸收能力很強,本身生產時就會流出一些血 還有臍帶已吸附的血,不可能再抽身體10%血

Ai You:
29週不可能,臍帶寫量超過嬰兒本體總寫量想騙誰?大量到論文被永遠拒絕刊登還不夠大量?

Peter Sun:
臍帶血足月都絕少超過100cc,早產兒只會更少


杨远哲:
胎兒時期只能配型幹細胞,無法配型器官的

陳泓睿:
早產兒生下不到1天就檢驗完成配對成功,大概一邊急救一邊配對,貴國效率真驚人

Liu Yuri:
不分男女老少,在確認可以器捐和同意器捐後,就必須做摘除手術時也會同時做醫療配對(合理推估)聯繫病人到院…..否則器官摘除很可能就壞死無用

陳泓睿:
檢驗和配對需要時間……而且這早產兒不是腦死,是拔掉維生器材20分鐘後死的,腎還比腦更早壞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4-14 21:57:21 陳泓睿:
檢驗和配對需要時間……而且這早產兒不是腦死,是拔掉維生器材20分鐘後死的,腎還比腦更早壞

Liu Yuri:
全球對於每一個器捐都在搶時間

方雅靚:
實務上早產兒的腎要能移植,早產兒的生命循環就會是正常


杨远哲:
新生兒臍帶血可能就有150CC

29周臍帶血也有可能,胎盤也有很多血

Ai You:
不可能,我生過,根本少到連書寫給寶寶都不夠


Doris Lin:
我生產時原本有要保存臍帶血,但是醫生告知早產兒的臍帶血量根本不夠可以保存。
Passport 2025-4-14 22:48:33 唔知點解copy另一個我去幫助我,個心係容易啲接受過1樓嗰種case,其實另一個我都係一個生命,但我解釋唔到點解
:^(
覺得自己好虛偽
朱古力布朗尼 2025-4-14 23:14:12
:^(
:^(
:^(

Ads

去去無汽走 2025-4-14 23:16:28 套戲入面嘅複製人大概廿零歲壯年開始就陸陸續續俾人拎器官直到死為止,有啲複製人可以頂到幾次手術
:^(
但係無咗一兩個器官之後身體機能就會急速下降

佢哋一齊成長嘅學校就係想幫佢哋爭取權利,呢班細路起碼有童年有生存過,但係個個都知自己最終命運就係提供器官,而佢地係完全接受自己嘅命運,仲對自己嘅原形有好大幻想,睇完都係心酸


無諗過現實真係做緊,代母早產嬰配對
wonwoo.17 2025-4-15 01:23:47 人性本惡中國人發揮得淋漓盡致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4-15 01:35:23 Vivian Lai:
有個Louisiana的寫了一篇
https://www.amjtransplant.org/article/S1600-6135(23)00431-8/pdf

Jason Chan:
Chatgpt摘要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的文章是一封由新生兒科醫師Shabih Manzar寫的投稿信(Letter to the Editor),主題「早產嬰兒在循環死亡後進行器官捐贈(DCD, 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的倫理問題」。大意摘要:

主題大意:
作者對一項由Li等人報告的案例提出疑慮,該案例兩早產嬰在生命維持治療撤除後進行了en bloc腎臟移植,成功移植給成人。

主要觀點與疑慮:

1.對案例決策的質疑:

其中一嬰兒出生於29週,體重1.07公斤,嚴重呼吸困難與低血壓,但作者指出這些生理狀況對29週早產兒非極度異常。

小孩雖對光反應弱,但小於30週的早產兒是正常的神經發展現象,不應被當作腦功能不良的指標。

2.撤除生命維持治療的倫理問題:

作者質疑,是否過早做出「無望治療」決策,進而走向撤除治療與器官捐贈。

他強調早產兒若接受適當照護,有生存機會,因此不應輕率做出DCD的決策。

3.呼籲謹慎與倫理審查:

呼籲醫療提供者處理早產兒器官捐贈時,更審慎,包括延長家屬的決策適應期,及引入倫理諮詢機制。

強調處理新生兒器官捐贈時需平衡醫療資源需求與對生命尊重。


Icu醫生陳志金:
第一位女嬰不是「命危」
:^(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4-15 01:36:51 Vivian Lai:
有個Louisiana的寫了一篇
https://www.amjtransplant.org/article/S1600-6135(23)00431-8/pdf

Jason Chan:
Chatgpt摘要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的文章是一封由新生兒科醫師Shabih Manzar寫的投稿信(Letter to the Editor),主題「早產嬰兒在循環死亡後進行器官捐贈(DCD, 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的倫理問題」。大意摘要:

主題大意:
作者對一項由Li等人報告的案例提出疑慮,該案例兩早產嬰在生命維持治療撤除後進行了en bloc腎臟移植,成功移植給成人。

主要觀點與疑慮:

1.對案例決策的質疑:

其中一嬰兒出生於29週,體重1.07公斤,嚴重呼吸困難與低血壓,但作者指出這些生理狀況對29週早產兒非極度異常。

小孩雖對光反應弱,但小於30週的早產兒是正常的神經發展現象,不應被當作腦功能不良的指標。

2.撤除生命維持治療的倫理問題:

作者質疑,是否過早做出「無望治療」決策,進而走向撤除治療與器官捐贈。

他強調早產兒若接受適當照護,有生存機會,因此不應輕率做出DCD的決策。

3.呼籲謹慎與倫理審查:

呼籲醫療提供者處理早產兒器官捐贈時,更審慎,包括延長家屬的決策適應期,及引入倫理諮詢機制。

強調處理新生兒器官捐贈時需平衡醫療資源需求與對生命尊重。


Icu醫生陳志金:
第一位女嬰不是「命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