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其實古代詩詞點樣傳遍中國?
如果我係北方聽到某大學者新作品
馬上走去南方話係自己作得唔得?
巴打呢個問題好好
學術咁講,中國文學傳播論嘅問題
我地要明白,傳播絕對唔係100%流傳落黎
好多好多其實都已經消失於歷史洪流啦
好似李清照咁,好多詞都唔見左啦…… :^(
少數出名,係當時又勁嘅文學家,先有幸流傳至今
(當然有權有勢嘅人,寫得唔好,都會留低啦)
傳播,係點嘅呢? :^(
1.官方機構,好似詩經咁成書
2.私人出版,詩詞文集
3.題字題詩,各地皆見
4.口耳相傳,呢個好大
好似詞可以唱,大家流傳開去咁
古人娛樂唔多,文人如明星
詩文等,都會競相傳誦
主要嘅形式,應該都係咁
原來「鳩」可解聚集 :^(
小貓咪絲打好耐無見 :^(
上次見你已經係李商隱Post
爾雅:鳩,聚也
不過現代人已經極少咁用
成日有人講
例子:你班友做物鳩
意識:你班人做咩聚曬係到 :^(
非乜 純粹係問人做乜鳩
鳩,聚也
係名詞變動詞嘅用法
唔會放係最後一個字咁用
我都唔明邊個開始將蘇辛擺埋一齊講 :^(
辛詞明顯高蘇軾幾班
我認同蘇軾既技巧同意象安排做得好好
但就係無辛棄疾果種無力感
睇蘇軾,睇完只會嘆句:哦,唉
睇辛詞,睇完係會大叫:屌,唉
利申,寫開於辛詞既論文拎A :^( :^(
詩用學:古代文人點寫求職信?
齊讀辛稼軒一剪梅(游蔣山,呈葉丞相)
昨夜洞房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 唐.朱慶餘
Ads
辛棄疾好撚型 :^( :^( :^( :^(
我只係睇個名都覺型 :^(
遲少少覆你 :^(
之前見你講過你鍾意李後主 我以前都好鍾意 有機會可唔可以講下
:^( :^( :^(
講起南宋主和派
其實好多人都以為主和派一個二個都係佞臣庸官
後來先知原來主和派根本係南宋主流民意 :^(
原因係當時南宋人驚如果收復返北方,政府會為咗重建因為多年征戰而受嚴重破壞既北方地區而收重稅 :^(
一講錢,就梗係即係反轉豬肚 :^(
將呢個情況比喻係今日,自己FF下如果有一日南北韓忽然統一,南韓要負上既有幾沉重 :^(
詩用學:古代文人點寫求職信?
齊讀辛稼軒一剪梅(游蔣山,呈葉丞相)
昨夜洞房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 唐.朱慶餘
:^(
稼軒 一剪梅(游蔣山,呈葉丞相)
獨立蒼茫醉不歸。日暮天寒,歸去來兮。探梅踏雪幾何時。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白石岡頭曲岸西。一片閑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正文第三章
稼軒少年得意,至日後不斷追憶
好多讀者都會將眼光放在稼軒呢種掙扎
人生掙扎之於文學,係最佳嘅調味料 :^(
但我地不妨先睇更前面嘅時期:
係稼軒陷於追憶前
佢係點樣努力希望可以一展抱負呢? :^(
稼軒係點樣盡一切嘅力量
以擺脫中國文人「士不遇」嘅文化命限? :^(
詞題「呈葉丞相」,比左閱讀嘅定向理解我地
稼軒呢首詞,係為「社交」而寫比葉丞相嘅 :^(
係唐詩入面,成日將「遊覽」與「呈某某」合埋
寫景為實,寄託為虛
言外之意,先係文學家想表達嘅用
古代中國,詩係無所不在
係知識分子來往溝通嘅重要工具 :^(
稼軒呢首詞正能呈現「詩用」
稼軒曾經做過葉衡嘅幕僚,老細對佢都幾賞識
葉衡回京升任參知政事,即係宋代副相
哇,真係權高位重,飛黃騰達 :^(
咁稼軒緊係想再追隨葉衡
唔想再被人投閒置散
故借蔣山一遊,講出自己呢番心意 :^(
:^(
稼軒 一剪梅(游蔣山,呈葉丞相)
獨立蒼茫醉不歸。日暮天寒,歸去來兮。探梅踏雪幾何時。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上半片以蔣山之景隱喻自身嘅辛酸無奈
起首「獨立蒼茫」係實景
「醉不歸」係虛意
蔣山獨遊,雲海蒼茫,真係好獨寂呀! :^(
呢一句已經好具體咁講出詞人心境
稼軒手中持酒,麻醉身心
士志於道,立德立功
儒家式人生理想,無一樣嘢做到 :^(
蒼茫係人生心境
獨立係落寞之情
「不歸」,唔想返去俗世
呢種唔想,含蓄咁表達傷心之情 :^(
「日暮天寒,歸去來兮」
日暮天寒,又一悲涼之景
時間推移,等到身心俱寒,詞人先肯歸去
歸去一句化自陶淵明,暗示國家處境不堪
不如學陶淵明咁退隱啦! :^(
「探梅踏雪幾何時。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探梅踏雪,係佢冬天做葉衡幕僚時
楊柳依依,係葉衡返京,佢六月仲係舊地嘅風景
詩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呢種中國文人一定識嘅典故
緊係比葉衡知道稼軒對佢嘅「思念」之情啦 :^(
:^(
白石岡頭曲岸西。一片閑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白石岡:地名
下半片同係蔣山之景,再對葉衡擦擦鞋
稼軒落山,只感「一片閑愁」
「閑愁」二字,有講好似無講咁 :^(
咁係稼軒唔想直接講出愁緒嘅原因
個情況好似你想求人幫你
但無理由咁無禮貌入人地中路架
一陣人地唔想幫,咩面都無哂 :^(
稼軒不欲明示葉衡想提拔吓佢
呢種情況,最考文人功力
稼軒不愧為大詞人
將呢片愁之虛意
以芬草萋萋之實比喻
大自然嘅無窮無盡,一如稼軒之愁
正係化用賀鑄嘅: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睇落含蓄,但有識之士一睇就知
「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傻架,山鳥邊到會「多情」? :^(
其實呢到係詞人以鳥自喻
呢種啼叫,唔係好似自己嘅詞作咩? :^(
稼軒多情只因有歷史懷抱,只因對家國有情
但佢竟然話:唔好再叫啦 :^(
你再叫,都唔會有「知音」聽到架啦
以退為進,緊係話比葉衡聽自己無人理 :^(
最後詞人以「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作結
揶用《史記.李將軍列傳》句子
桃樹有花果,下面自然多人行到變成一條路
反轉頭歌頌葉衡唔需要成日自我宣傳
就有好多Fans擁護佢 :^(
至此,「呈葉丞相」顯題
稼軒希望葉丞相呢個咁勁咁有知人之明嘅人
能夠了解自己嘅才能抱負
比一個機會我
一定唔會令你失望架! :^(
現代文學成日話話「美」同「用」不能並存
其實「用」和「美」絕非對立,互為顯隱 :^(
稼軒此詞兩者兼有,正是力證
而葉衡不久後推薦稼軒「慷慨有大略」,受召朝中
任倉部郎官,或者此詞真係有「用」啦! :^(
原來詩詞咁有用架 :^(
我想問最上面引果首詩有咩意思???
講起南宋主和派
其實好多人都以為主和派一個二個都係佞臣庸官
後來先知原來主和派根本係南宋主流民意 :^(
原因係當時南宋人驚如果收復返北方,政府會為咗重建因為多年征戰而受嚴重破壞既北方地區而收重稅 :^(
一講錢,就梗係即係反轉豬肚 :^(
將呢個情況比喻係今日,自己FF下如果有一日南北韓忽然統一,南韓要負上既有幾沉重 :^(
巴打正見 :^(
稼軒要同成個時代嘅潮流對抗
諗真好合理
南宋住落都幾安穩
仲要辛苦打返上去咩
隨時賠了夫人又折兵 :^(
可惜主和只係拖長最後一口氣
稼軒見住國家慢性自殺
呢種心理折磨咪話唔痛苦呀 :^(
英雄,總係走前過大眾
我都唔明邊個開始將蘇辛擺埋一齊講 :^(
辛詞明顯高蘇軾幾班
我認同蘇軾既技巧同意象安排做得好好
但就係無辛棄疾果種無力感
睇蘇軾,睇完只會嘆句:哦,唉
睇辛詞,睇完係會大叫:屌,唉
利申,寫開於辛詞既論文拎A :^( :^(
山盟雖在 錦書難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