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嘅上本片其實係七言絕詩??
唔係呀
只係巧合詞牌字數接近
睇落似七絕
上半片確係絕詩格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工整嘅仄起式
下半片都算係
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留意二三句有黏對,二四六分明
當然首句限於詞律所以只有六字
應該係咁,除非我記錯聲律 :^( :^(
:^(
巴打咁講都正確
其實有講法係詞都係詩演變而成
格律變化相似接近
都係好多古典文學嘅根本
貼近詩嘅文化 :^(
比較出名嘅有竹枝詞
唐宋名家詞選,唐宋詞選將佢列為詞
幾本唐詩選則將佢列為詩
之類
有啲應該純然係樂曲而嚟
例如破陣子源自破陣樂
亦有天淨沙
夏承燾編嗰本元明清詞選將佢列入詞咁睇
但大家都知佢係曲嚟
當然有好多曲牌根本就係詞牌
小令其實都似詩,都好有起源於詩
除少數好似十六字令咁
有啲加字減字,應該係為求聲律再作改變
我諗...
近體詩嘅格律美發展成熟
以至後面要再發展其他文體格律
講求聲樂之美嘅古典文學
都無可回避嘅上追近體詩
讀中國古典文學,詩歌始終係重中之重
:^( :^( :^(
不過可惜我天生對聲韻學低能
除資料性背書有幾分記憶
真係欠缺應用嘅才能
或者用修辭去講會比較簡單
例如對偶…… :^(
其實宋詞呢類太講求格律喇…
龍榆生本《倚聲學》咁樣講:
「名詞轉折跌蕩處多用去聲」
例如巴打分享嘅《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龍就咁講:
「
去聲字就好似七言句的眼珠子
非把它突出
是難以傳神的
……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結尾是「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這搵字的性質也如「易」、「向」(注:即去聲字之重要性)
而且和領格的「倩」字是互相呼應的
」
對去聲嘅注意,以至小心「分配」平上去入
令到聲調更諧協
留名
好感激巴打咁俾心機分享 小弟獲益良多 :^(
:^(
多謝巴打用心睇先係
無人睇我再分享都無價值 :^(
點會冇人睇,至少有我地幾個 :^( :^(
Btw Jamie 張相係想點 :^(
鷓鴣天 嘅上本片其實係七言絕詩??
唔係呀
只係巧合詞牌字數接近
睇落似七絕
上半片確係絕詩格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工整嘅仄起式
下半片都算係
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留意二三句有黏對,二四六分明
當然首句限於詞律所以只有六字
應該係咁,除非我記錯聲律 :^( :^(
:^(
巴打咁講都正確
其實有講法係詞都係詩演變而成
格律變化相似接近
都係好多古典文學嘅根本
貼近詩嘅文化 :^(
留名
好感激巴打咁俾心機分享 小弟獲益良多 :^(
:^(
多謝巴打用心睇先係
無人睇我再分享都無價值 :^(
點會冇人睇,至少有我地幾個 :^( :^(
Btw Jamie 張相係想點 :^(
有幾位巴打睇足矣 :^(
講古典文學係長期抗戰
愈講自然愈多人睇 :^(
鷓鴣天 嘅上本片其實係七言絕詩??
唔係呀
只係巧合詞牌字數接近
睇落似七絕
上半片確係絕詩格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工整嘅仄起式
下半片都算係
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留意二三句有黏對,二四六分明
當然首句限於詞律所以只有六字
應該係咁,除非我記錯聲律 :^( :^(
:^(
巴打咁講都正確
其實有講法係詞都係詩演變而成
格律變化相似接近
都係好多古典文學嘅根本
貼近詩嘅文化 :^(
詩、詞同體??
真係好深奧 :^( :^(
如果用而家角度,當時ge宋詞係咪類似以家流行曲ge存在?
Ads
鷗魚之思:煉出田園之心
細讀辛稼軒水調歌頭(盟鷗)
濟南辛侯幼安最後至,一旦獨得之,既築室百楹,財佔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意他日釋位得歸,必躬耕於是,故憑高作屋下臨之,是為「稼軒」 。田邊立亭曰「植杖」 ,若將真秉耒耨之為者。東岡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徑款竹扉,錦路行海棠。集山有樓,婆娑有室,信步有亭, 滌硯有渚。皆約略位置, 規歲月緒成之, 而主人初未之識也。繪圖畀予曰: 「吾甚愛吾軒,為吾記。」
——洪邁《稼軒記》
Ads
係呀⋯⋯
修辭學都好煩瑣
唔做研究,普通應用比較好
以前都有修過修辭學
真係要讀專書,好多本
真係讀死人
文字學好呀!
小學我最鍾意文字學
古代文字形體
總係有慰撫人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