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HKG [書蟲]你最近睇緊咩書?12
溫柔是夜 2023-12-11 07:43:36 好睇,幾年前想買齊一套收藏結果發覺已經絕版
:^(
終身學習 2023-12-11 08:09:08 我遲啲會送畀砲台山森記。如果你唔介意二手書,你可以遲啲向森記買。
Verlierer 2023-12-11 08:10:38 lm
終身學習 2023-12-11 08:11:51 主要想幫森記𠕇機會賣得出,賺幾十蚊嘅機會,所以唔直接送畀你。
溫柔是夜 2023-12-11 08:48:26
:^(
Acx 2023-12-11 13:18:41 過咗4個月再 cut 就 US$49.99 for 6 months,即係平均 US$8.33 一個月。
我 cancel 咗,睇下聖誕/新年會唔會有啲平啲嘅 offer
:^(
終身學習 2023-12-11 18:51:20
:^(
Marianne_D 2023-12-12 01:43:21
:^(
你今日笑左未 2023-12-12 04:42:59 做筆記用處唔大 你要output岀黎先記得長久,例如同人講下內容,教人之類
青柳立夏 2023-12-12 20:57:18 好嘢嚟,睇!

Ads

終身學習 2023-12-13 00:47:07 《夜巡老師》 - 水谷修

作者生於貧窮村莊,幼年時父親辭世,母親為教師,薪水微薄難負雙親責任,唯有與作者分離,使其與祖父母共同度日。童年歲月中,作者孤寂無依,曾徘徊於夜晚的境地,深陷賭博和酒精之中。

大學畢業後,作者投入殘障學校的工作,包括為學生冲洗屁股等琐事。作者困惑為何教師需從事此種工作,一次忘記檢查水溫,誤將冷水用於學生,引來監督老師的斥責。此事發生後,作者重新審視成為老師的原因,慶幸地,逐漸對自己的職業感到自豪。後來,作者由殘障學校調至橫濱著名的升學高中任教。某天,作者與一位夜間高中老師的舊友共餐,舊友抱怨所教學校環境差,學生不好教育。作者認為,如果學生有問題,一定是有人導致的,教育的目的不就是拯救這樣的孩子嗎?二人因此爭執不休,最終舊友離開夜間高中轉至補習班,而作者成為夜間高中的老師,開始進行夜巡。

此書紀錄了作者在十四年間,在夜間巡迴日本各地的經歷與感受。夜巡的目的在於陪伴缺乏大人照顧的孩子。作者常對孩子們說:「沒關係」,接受他們的過去和現在,給予他們充分的鼓勵,能夠活到今天,實屬不易,只要願意繼續生活,一切皆可改變。此外,作者也感到孤寂,然而透過夜巡,他救贖了自己。從這些夜間受苦的孩子身上,作者學到生命的美好,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喜悅。在夜巡中,他遇到的青少年,有加入暴力團、暴走族、吸毒、吸食強力膠、被父親虐待、賣春、強盜致受害人死亡、被強暴、自殘等種種困境。為了拯救一位少年,作者甚至在暴力團老大面前切掉一根手指以贖罪!

:^(
譚伯搜密洞 2023-12-15 19:42:13 lm
思海中色彩發光 2023-12-16 23:38:36 hi各位書蟲
:^(

今日要介紹嘅書係香港歷史學者Florence Mok嘅新書《Covert colonialism: Governance, surveillance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British Hong Kong, c. 1966-97》
:^(


講起體現大眾民意嘅政治機制,相信唔少人都會諗起選舉
當然喺香港嘅歷史上,普及而平等嘅選舉基本上只係佔咗香港歷史上一段好短嘅時間
更加唔使講19年之後嚴重嘅民主倒退(或者從「唔悲觀」嘅角度睇就係「由治及興」
:^(


不過有無人諗過
如果無選舉的話,噉97前嘅香港政府係點樣評估香港嘅民情?
:^(


喺呢本書入面
作者就透過翻查檔案揾到答案——秘密進行民意調查
亦即係書名講嘅“Covert colonialism”「隱蔽殖民主義」
利用呢啲檔案,作者嘗試還原上世紀60年代以降,香港各大社會運動入面官民之間嘅互動,究竟當時嘅社運人士點樣動員香港人,而港府又點樣應對
:^(


可能有人會問
點解要兜咁大個圈,唔直接選舉/諮詢 etc
:^(


最主要就係「費事激嬲共產黨」
:^(

因為搞選舉有機會激起主權爭議,亦可能激化香港左派同右派嘅支持者對立

Many people will tell us - and often do - that none of this is as effective in promoting the rights of the citizen as democratic self-government but it is commonly held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accept the status of Hong Kong only for as long as there are no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which might be interpreted as pointing towards self-government … You will therefore not find in government policy any intention to promote sophisticated western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We have to get ou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other ways


from “Aims and Policies of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p.8

(另外參見 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4/01/11/60039

"Other ways“,即係乜嘢ways呢?

1968年前
官民溝通主要靠 政府公共關係處 (Public Relations Office) 以及華民政務司署(Secretariat for Chinese affairs)

政府公共關係處,係而家政府新聞處嘅前身,喺二戰後設立,主要功能係幫港府宣傳,仲有就係監察以及彙報當時本地以及海外媒體有關香港嘅報道。不過喺天星小輪暴動之後,港府已經意識到公共關係處未能有效監察民情,需要其他途徑改善官民溝通

講到直接同華人溝通,華民政務司署算係當時唯一渠道,服務範圍包括新界以外嘅地方,主要係接觸華人領袖,例如東華三院或者街坊互助會。不過隨住香港人口增長,佢地嘅人手不增反減,加上街坊組織喺60年代中期開始青黃不接。
:^(


政府呢個時候就開始諗用其他嘅方法收集民意

1968年
港府參考當時新加坡嘅人民協會(People’s Association)以及公民諮詢委員會(Citizens’ Consultative Committees),設立民政署(City District Office),喺又唔推動民主化又唔賦予行政權力畀當時有(局部)民選嘅市政局之下,嘗試擴闊政治參與途徑,畀低下階層嘅聲音進入行政部門。

由1968-1975年期間,民政署其中一項任務,就係每個禮拜都要寫份名為“Town Talk”嘅機密報告,畀當時嘅政府部門高層參詳。

講到咁神秘又機密
究竟份嘢搞乜嘢呢?
:^(


呢系列報告,其實係靠民政主任自己喺公私場合觀察/訪問市民,收集當時港九市區嘅輿論。
:^(

為咗令意見更加有代表性,訪問名單入面嘅人口造成逐步擴闊,涵蓋社會唔同階層社羣
不過依然都係無講明要採訪夠幾多個人
而且政府內部檢討發覺訪問對象都係太側重喺專業人士
由於初期收集資料嘅方法缺乏系統,唔同區有唔同做法,當時政府內部亦都有聲音質疑啲報告嘅可信性
:^(

所以後來都有一系列嘅改善措施:釐清唔同官員收集同整合資料嘅權責、參考人口統計資料為採訪人數引入配額、整理報告格式分開唔同種類嘅意見

1975年3月
另一個秘密民意收集項目成立,取代咗舊有嘅Town Talk。呢個新項目叫做Movement of Opinion Direction,簡稱“MOOD”,係參考當時日本官方類似收集民意嘅項目

噉又有啲乜嘢分別呢?

人手由Town Talk年代嘅百零人,升到二三百人
更加重要嘅係調查方法更有系統
報告嘅議題唔再係民政主任random聽到乜就寫乜,而係由民政司署篩選
成個官僚指揮架構層層遞進,更加清晰
每次訪問樣本數目達2500人
涵蓋範圍包括港九以及新界
訪問名單亦都會不斷更新汰舊
同埋去到1980年代,佢地終於用隨機抽樣
:^(


MOOD嘅運作,一直持續到去80年代後期,直到港府開始同大學以及商業嘅民意/市場調查機構合作;而民主選舉嘅推廣,又令民意調查嘅重要性慢慢降低

上述就係港府進行秘密民意調查嘅簡史
有時間嘅話,之後再講下呢啲民意調查點樣影響港府應對社會運動
:^(
卡先撈媽現舒廚 2023-12-17 20:38:11 呢排睇緊player number one,睇左三份一,又幾好睇
:^(
雪豹 2023-12-17 22:52:29 呢排睇返東野圭吾既白夜行
又睇吓朱鵲橋既鵲橋命理
終身學習 2023-12-18 00:18:30 《佐賀的超級阿嬤》 及《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 – 島田洋七

島田洋七(本名德永昭廣)是日本相聲大師島田洋之助的徒弟。他與師弟島田洋八組成相聲二人組B&B,並在八十年代的日本掀起相聲熱潮。

作者的父親在廣島原爆後回家,卻因殘留的輻射麈而得了原爆症,作者出生後,父親便離世。作者和哥哥留在家中,母親在居酒屋工作。

作者小學二年級的某一天,作者母親的妹妹在廣島探望他們回佐賀時,作者及他的母親一起到廣島火車站送別阿姨,阿姨上了火車,在車門關上之際,作者被他母親推進火車裡。火車緩緩開動,作者看到站在月台上的母親在哭,而在火車裡的阿姨亦在哭。原來這是要送作者以後要住在佐賀的阿嬤紗乃那裡的安排。作者的人生亦從此改變了。

阿嬤是位個子很高、皮膚白皙、而氣質高雅的老太太。住的地方就是座落在河川前的一棟破草屋。阿嬤的工作是清掃佐賀大學和佐大附屬中、小學的教職員室,早上四點開始到十一點左右完成工作。在回家路上,阿嬤腰間綁著一條繩子,繩端綁著一塊磁石,就是這樣綁著磁石走,可以粘著路上的釘子和廢鐵,可以拿去賣得個錢。草屋前的河面架著一根木棒,欄住上游漂流下來的木片及樹枝,曬乾後可當柴燒,欄下來的還有在上游的市場丟進河裡的破蔬菜及水果。並在赤松小學上學。跑步是不用花錢的運動,就是這樣,跑步便成了作者認真練習的運動,而作者亦是在運動上些天份的。除了運動及數學以外,其他學科成績比較強差人意。由於家境貧窮,作者的母親沒辦法到來觀看作者參加的運動會。作者跟阿嬤一起住了八個年頭,直至到升上廣島高校,便離開阿嬤了。作者跟阿嬤一起住的歲月,教育了作者不少做人的道理,其中包括「帶着笑容,好好跟人打招呼。窮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你一笑,旁邊的人也跟着樂了。」除了笑容之外,阿嬤也着重「儀容整潔」。阿嬤對感到沮喪的作者說:「人生不會盡如己意。到死以前都要有夢想,沒達成也沒關係,畢竟只是夢想嘛!失敗了不要灰心,也不要放棄。如果朝着對的方向前進,不論是什麼結果,都不算失敗。想做好事,就算失敗了,也不是壞人,不要怨恨。只有一開始就想騙人而被揭穿的才是壞人。」作者從阿嬤身上學習到,其實,就算真的沒錢,心境樂觀也能活得開朗。

阿嬤娘家世世代代都是佐賀城主鍋島藩家的乳母,應該是在不錯的環境下長大的,阿嬤的文筆很好,應該是受過當時的婦女很少接受的正統教育。阿嬤嫁給經營腳踏車店的外公,腳踏車是當時的高級品,可是幸福的日子並不長久,阿嬤四十二歲時便守寡了,獨自撫養七個子女長大,過著艱苦生活。

這本書除了敍述作者跟阿嬤共度的歲月,讓讀者知道阿嬤的故事,亦記述到阿嬤的鄰里、作者的學校師生,對他們的關愛,讓人感受到「人善」。

阿嬤眾多的快樂生話語錄,當中最富日本的文化是:「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
:^(


:^(


:^(
有冇牛油帶過嚟 2023-12-18 05:24:30 呢兩本好似唔錯,幾溫馨咁
:^(
馬住先
要叫咩名好 2023-12-19 12:33:25 呢本書正喎
:^(
山田さん 2023-12-19 14:55:21 想正評但唔小心負評咗
:^(
sorry
一直都想睇呢本
但好驚會爆喊
:^(
終身學習 2023-12-19 15:07:49 唔緊要。第一本可以睇,第二本就會覺得悶。張相片係第二本書影出嚟。

Ads

Marianne_D 2023-12-21 10:27:23 聽日開始放幾日假終於可以睇多幾個chapter 了
:^(
思海中色彩發光 2023-12-21 21:51:55
:^(
法式總統 2023-12-21 22:10:04 有冇師兄姐對中東歷史同政治書有興趣?想睇下大家有冇咩書推薦
:^(
Marianne_D 2023-12-21 22:56:18 唔直接關聯但最近睇緊呢本
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61282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