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HKG 全市場指數投資/因子投資討論區
津路茶 2023-3-23 20:54:44 因子投資是一種利用市場上不同投資組合中的特定因子,通過持有具有高度暴露度的證券來實現投資回報的投資策略。常見的因子包括市場風險、價值、動量、股票質量、低波動性、股息收益率等。因子投資的目的是將投資組合的回報與特定市場因素相關聯,從而實現優於市場表現的投資回報。


自己的投資組合交畀全市場投資組合就最有效率?
不是

現代金融理論是一種經濟學理論,關注的是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的價值、風險、效率和投資決策。它的核心思想是基於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和有效市場假說(EMH)等理論,旨在提供對現代金融市場和投資決策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從現代金融理論的角度來解釋,市場報酬是由市場風險因子(即beta)提供的報酬,也就是不可分散的系統性市場風險。例如,2008年的股災。在購買全市場指數(例如VT)的過程中,投資者必須承擔市場風險,以換取市場報酬。

CAPM模型的公式為:

E(Ri) = Rf + βi [E(Rm) - Rf]

其中,
E(Ri)表示股票i的預期回報率,
Rf表示無風險回報率,
βi表示股票i的beta值,衡量股票i的風險程度,
E(Rm)表示市場整體的預期回報率。

根據CAPM模型,股票的beta值越高,其風險越高,其預期回報率也越高。因此,對於風險較高的投資組合或股票,其預期回報率也應該更高,以補償投資者承擔的風險。

然而,這個模型只能解釋投資中2/3報酬差異。之後就發現小型股、價值股有呢個模型不能解釋的超額報酬Alpha。為了證實市場是有效率,Fama在1992年提出了三因子模型。其中,βi就是其中的一個因子。三因子模型的提出,擴展了CAPM模型的適用範圍,進一步提高了對金融市場和投資決策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三因子模型是一種用於解釋股票回報的模型,它基於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擴展而來。該模型認為,除了市場風險之外,還有兩個額外的因子,即市場規模和價值因子,可以解釋股票的回報。具體而言,股票回報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因素來解釋:市場風險因子、市場規模因子和價值因子。

市場風險因子衡量股票的系統風險,即市場整體的波動性,與CAPM模型相同。市場規模因子衡量小市值股票相對於大市值股票的表現,研究表明,小市值股票在長期中表現較好,因此市場規模因子可以解釋股票回報的一部分。價值因子衡量價值型股票相對於成長型股票的表現,研究表明,價值型股票在長期中表現較好,因此價值因子可以解釋股票回報的另一部分。

三因子模型的公式為:E(Ri) = Rf + βi1 [E(Rm) - Rf] + βi2 SMB + βi3 HML
其中,
E(Ri)為股票i的預期回報率,
Rf為無風險回報率,E(Rm)為市場整體的預期回報率
βi1為股票i的市場風險因子beta值,衡量股票i相對於市場的波動性
βi2為股票i的市場規模因子beta值,衡量股票i相對於市場規模的表現,
SMB為小市值股票的超額收益,
βi3為股票i的價值因子beta值,衡量股票i相對於價值型股票的表現,
HML為高價值股票的超額收益。

公式中的各項分別解釋為股票i的預期回報率等於無風險回報率加上股票i的市場風險因子、市場規模因子和價值因子之乘積。其中,市場風險因子、市場規模因子和價值因子的beta值分別衡量股票i相對於市場、市場規模和價值型股票的表現。SMB和HML分別衡量小市值股票和價值型股票的表現。

雖然三因子模型只能解釋投資中90%的報酬差異,但是為什麽有些基金會持續贏過市場呢?這是因為在這三個因子上加入動量因子,就可以解釋投資中95%的報酬差異,從而形成了四因子模型。

在2017年,Fama提出了五因子模型,這個模型可以解釋投資中95%的報酬差異。相較於三因子模型,Fama and French提出的五因子模型新增了兩個因子,分別是E(RMW)和E(CMA)。其中,E(RMW)反映了高盈利股票和低盈利股票之間的回報差異,也就是說高盈利股票相對於低盈利股票表現更好。而E(CMA)則反映了低投資比率公司和高投資比率公司之間的回報差異,也就是說低投資比率公司相對於高投資比率公司表現更好。這兩個因子中,RMW被稱作獲利因子,CMA則被稱作投資因子。

Dimensional US Core Equity Index (DFAU)和VTI是兩種不同的股票指數,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DFAU投資了五個因子,而VTI只投資了市場因子。

這些因子背後的數據並非僅僅是一時的data mining挖掘出來的,而是經過長期的研究和驗證,具有可持續性和穩定性。有效的因子報酬背後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是基於風險,即投資者應該獲得與其承擔的風險相匹配的回報;二是基於韭菜的行為偏差,即投資者在決策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情感和認知偏見的影響。

不同的股票具有不同的因子數值,這些因子數值可以用來構建投資組合,以實現投資目標。但是,為什麽在購買整個市場指數時,只剩下市場風險因子呢?

原因是其他因子往往會被反向抵銷。例如,成長股會抵銷價值股的價值因子,動能弱的股票會抵銷動能強的股票的動能因子。因此,如果投資者不想被這些因子抵消,可以選擇投資全市場之外的投資,再投資於特定因子的ETF,以實現因子投資的目標。



額外投資因子的好處包括:

提高投資組合的預期回報;
更加分散風險,因為因子之間相關性低或負相關;
使投資回報的離散程度更加集中;
更有利於實現財務目標。
然而,額外投資因子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可能存在追蹤誤差,偏離全市場指數的收益表現。

在進行因子投資時,需要有強大的理解和認知,並花費時間進行研究和閱讀相關文獻。此外,建議先建立全市場投資組合,改善自己的生活和提高收入,有時間和精力再考慮如何改善投資組合的效率。

總之,因子投資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機會,但同時也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以避免風險和提高收益。

接下來推薦因子投資組合
待續…..

以上文字主要來自
https://youtu.be/YCEdSco0EXY

Ads

幸存者 2023-3-23 21:15:39 Lm
津路茶 2023-3-23 21:22:28 最常見係Fama and French 五因子
或者係<<漫步華爾街>>中提到smart beta既四因子
當中有三個重複
兩者夾埋有六個主要因子:

Factor Description 例子
FF-MKT-RF Market VT
FF-SMB5 Size AVUV AVDV
FF-HML Value QVAL IVAL
FF-MOM Momentum QMOM IMOM
FF-RMW Profitability AVUV AVDV
FF-CMA Investment
自源: https://www.portfoliovisualizer.com/factor-analysis


因子投資嘅人係點樣投資?
上文答左 先單因子全市場投資
有時間再改善投資組合 加入其他因子投資


揀一個自己鍾意嘅因子,然後買相關ETF?
因子之間本身有相關性,同時投資不同因子會更加分散風同時投高少少報酬。
買真既因子ETF, 好多ETF為左唔會偏離大市太多,變成"假因子真指數ETF",真既因子ETF要瞭解背後既方法點樣去選股,可以參考
https://youtu.be/RSu22m-_btk?t=420
MSI電子垃圾 2023-3-23 21:28:35
全倉QLD 2023-3-23 21:34:02 LM 支持
:^(
日日痾水 2023-3-23 22:21:18 QMOM IMOM成交量極低
買左都唔知賣唔賣到
:^(
Cheesehead 2023-3-23 22:28:45 因為factors investing有alpha,big tech 無
津路茶 2023-3-23 22:38:42 買左就會放係度好耐
暫時唔會考慮賣既問題
社畜の昼と夜 2023-3-24 00:51:28 唔好睇少每年14%既compound interest
你用portfolio backtest下 會見到可以提早幾多年退休

好多主動型基金經理用盡一生精力去研究超額報酬alpha
但經歷20年既牛熊市 最終都係跑輸比巴菲特
20年既backtest 巴菲特既基金係位列全球首三位

美股既歷史已經運行超過100年
股市已經變到非常有效率
你期望自己主動選股可以跑贏大市
但你要知道你拎超額報酬既對手除左一堆散戶
仲有華爾街最專業既機構投資者同分析師

你覺得一般散戶既勝算有幾大?
that’s why投資指數基金獲取市場曝險報酬係相對明智

講少少因子投資
雖然近十幾年 成長股係大幅跑贏價值因子
但過去100年 成長股同價值股之間既風格飄移
已經經歷過十幾次轉變
唔同既市場環境 因子既表現都好唔同
但整合返過去100年美股市場
價值因子平均係跑贏市場因子4%以上
而成長股係落後於市場因子
由farmer-french 3因子發展到6因子模型
Value factor 既beta係有嚴謹既學術研究支持
(詳細可以睇清流君會員頻道)

問題:咁點解近年價值因子值得投資?
價值因子近十幾年垃圾般既表現
係因為低利率量化寬鬆環境下全市場估值泡沫所導致
而最平10%價值股vs最貴10%成長股既估值差距(value spread)究竟去到咩水平呢?
可以參考下圖aqr value spread index
:^(

目前美股既value spread係處於歷史第100百分位
已經遠超越2000年科技泡沫水平

問題:如果value spread出現均價回歸,價值因子會有咩表現?
根據下圖 我地可以睇到當value spread回落到95% 90% 75% 50%後 價值因子既相對市場因子既超額報酬有幾多
:^(

如果回落到第50百分位,會跑贏大市76.8%
如果回落到第95百分位,會跑贏大市37.1%
即使維持不變,都會跑贏大市4.5%
本田 2023-3-24 01:10:47 此回覆已被刪除
津路茶 2023-3-26 23:05:00
:^(

Ads

咩係越位 2023-3-26 23:40:15 揭過本Your Complete Guide to Factor-based Investing
都有啲數據論證,個factor公開咗之後仲保留到大部分premium
不過都有啲怕去到出埋ETF咁懶人投資,之後就被arbitrage到冇得淨

同埋有時都見有相反結論嘅paper
見過有人話size factor唔可靠?
唔記得係話以前硏究用嘅data有問題,定係investability差

同埋如果信momentum factor
你會唔會用momentum保護其他factor ETF?
例如月尾時ETF低過10月移動平均就走人 (實際參數可以再調整同分散)
防下好似#34貼嘅value premium相比growth長輸咗十幾年嘅局面
(如果十年前有value ETF買,不論第日點,我諗中間個落後幅度已大到我投咗降
:^(
)
社畜の昼と夜 2023-3-27 00:30:17 Size factor自己一個既時候個beta唔算好顯著
配合埋value果陣 size factor就係強大既催化劑

因為因子之間既相關性低
定期rebalance係可以提升shape ratio
所以多因子投資可以話係free lunch
(因子間既分散都係分散投資既一種方式)

For example
Momentum factor係因為市場反應不足產生(Qmom etf)
Value factor 係因為市場過度反應產生(AVUV etf)
兩者Qmom:AVUV=50:50咁買
可以見到sharp ratio顯著下降

正正係因為投資人既行為偏誤導致市場錯誤定價
可以維持一個decade以上
所以因子投資者必須要對因子有充分理解
先可以紀律執行獲取當中既beta

本身因子投資已經係小眾投資法
因子投資既最大風險係會偏離市場報酬
導致投資人承受唔住buy high sell low
除左做好多功課了解因子既特性
最重要都係了解自己風險承受力
承受唔住偏離大市 可以加入多d vti既比重
博5刀 2023-3-27 00:32:58 其實未來應該VTI定VOO會穩陣啲
本田 2023-3-27 00:37:08 此回覆已被刪除
博5刀 2023-3-27 00:53:18 VTI最大問題都係成份佔比都係科企巨頭
:^(

而VT都有差唔多佔6成係美國股票

:^(


首先撇除美國佬一定搞掂𠵱個bias
我都有諗過有段時期非美表現會優於美國
由其是後通脹年代
但問題係表現好嘅地方會唔會係未來嘅東南亞
當然新興係高風險
我自己有機會應該係揸返少少東南亞

美國個膽倉我就揀揸SPLG
月供嚟講個價就細
博5刀 2023-3-27 00:56:40 只有QE時期先會有鳩頭出嚟講「咩年代仲有人睇PE」
佢地唔撚會講上年一收水
契媽啲無Pe嘅股潛咗落大西洋
:^(
社畜の昼と夜 2023-3-27 00:58:45 刀兄有冇咩新興市場既etf推介
有諗過買aves 包攬左新興市場既價值股
但我見中港股比重好高就唔想買
:^(
:^(
3200(00後比多) 2023-3-27 04:33:55 以nvda為例 PE>150
公司既盈利增長要維持每年67%或以上既增長率
先可以保持當前既股價

條數點計?
:^(
:^(
:^(
津路茶 2023-3-27 14:30:48 今晚有時間既話
出埋因子投資組合 既推薦

另外 希望整理以下主題成小文章
想詳細知就睇清流君or 上面兩本書


因子投資既風險

教人用portfoliovisualizer 內factor analysis tool

生命周期投資 以一生時間分散風險

efficient frontier

:^(
:^(
:^(
荃蒼tqqq 2023-3-27 15:23:21 多謝津路巴推介,隔離LETF po過嚟的

因子投資係咪可以槓桿?喺公司偷睇緊清流君都未睇到咁後
:^(

Ads

津路茶 2023-3-27 17:41:40 清流君有提過可以槓桿
https://youtu.be/RSu22m-_btk
但係風險(波動)大左好多 你要承受到

如果組合加入動能因子
你可以揀集中動能因子QMOM IMOM
呢兩隻既ETF 已經係hold 50 隻個股
去集中風險去提升報酬
我認為唔洗再加槓桿提升超額報酬

遲啲出嗰篇因子投資既風險
你就會明
如果想而家知可以睇 漫步華爾街第九章 & 圖9-1
或者 https://youtu.be/9HXQIdSUGQ0
津路茶 2023-3-27 22:29:02 因子ETF方法論
因子ETF真正報酬 = 因子曝險系數 × 因子溢酬 – 費用,而ETF背後的方法論決定因子的曝險程度,集中程度愈高則曝險程度愈高。因此,在選擇因子ETF時需要仔細考慮ETF背後的方法論和持倉股票的曝險程度。

因子投資的大忌是自己買了很多不同因子ETF,最終由於這些ETF互相抵銷,產生的結果和只買VTI一樣,因此需要謹慎地選擇和管理因子ETF。

推薦因子投資組合:

Level 1 – 75/25因子配置
Level 2 – 60/40因子配置
Level 3 – 全因子投資
Level 4 – 槓桿全因子投資
Level 5 – 集中槓桿全因子

Level 1 - 一般指數投資人做到呢度就夠
短評: 有75%在市場因子、25%在小型、價值、獲利因子
VTI 42%
VXUS 33%
AVUV 14%
AVDV 11%


Level 2 – 如果不夠了解,就不要買入。
短評: 在小型價值投資中,加入動量因數可以更加分散風險,提高風險調整後的收益。根據風險平價理論,六比四的配置是合理的。然而,動量因數的收益是最強的,但相對來說費用較高,波動性也較大,風險基礎相對薄弱,其溢酬是由錯誤定價所支持的。因此,在投資時需要綜合考慮因數的風險和收益等因素。

風險平價理論的主要原理是,投資者應該將風險分配到不同的資產類別,以實現更穩定的投資回報。具體而言,投資者需要將高風險資產的權重調整到較低的水平,將低風險資產的權重調整到較高的水平。這樣可以實現風險平衡,減少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水平,同時提高整個投資組合的回報。

VTI 33%
VXUS 26%
AVUV 7%
QVAL 7%
QMOM 9%
AVDV 5.5%
IVAL 5.5%
IMOM 7%

Level 3 – 對因子投資瞭如指掌
短評: 波動很大,風險非常大,高報酬
AVUV 16.5%
QVAL 16.5%
QMOM 22%
AVDV 13.5%
IVAL 13.5%
IMOM 18%

Level 4 – 組合同Level 3一樣,開兩倍槓桿

Level 5 – 以下組合開兩倍槓桿
AVUV 10%
QVAL 11.5%
DEEP 11.5%
QMOM 22%
AVDV 8%
IVAL 9.5%
FRDM 9.5%
IMOM 18%

正常情況下,達到Level 1就足夠了。因數投資介於被動投資和主動投資之間。全因數投資可以加入高評級債券,以4:6的比例降低全因數投資的風險。

常見問題

為什麼不把全部資金投資在小型價值股上呢?
過度集中風險來源。
預期收益並不一定能夠實現。
追蹤誤差會導致遺憾情緒的產生。因此,在投資時需要進行充分的分散化,並且要理性看待預期收益和風險。

什麼是風險呢?
風險是指實現財務目標的可能性降低。分散風險會產生追蹤誤差。

有哪些風險呢?
投資行為偏差,如低買高賣。需要瞭解自己對追蹤誤差的忍受程度。有些人難以忍受投資全市場指數的風險。因此,在投資時需要仔細考慮風險和收益的平衡,並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長期投資需要多久才能見到效果呢?
3-5年的時間被視為噪音,10年是相對較短的時間,20年的時間仍有可能遇到失敗。這就是風險,因為有風險才有報酬。

配置的意義是什麼呢?
由於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因此需要進行資產配置。投資在不同的因數、地區、資產和時間上。

因數投資能夠打敗市場嗎?
從2018年到2020年,因數投資跑輸了大市場。

以上內容大部分參考
https://youtu.be/RSu22m-_btk
津路茶 2023-3-29 22:08:41
:^(
Hqbt 2023-3-29 22:24:40 50% tqqq
50% 因子
有無得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