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 Timo Airaksinen對Thomas Nagel《Sexual Perversion》一文嘅批評 “For Sartre, flesh meets flesh and becomes one, but for Nagel this cannot happen because one always must recognize the other, which entails a certain distance. Nagel’s ideal couple never really fucks.”
俾零基礎、對女性主義毫無認識、缺乏性別意識既人睇:
1.Tabi Jackson Gee, Freya Rose:《女性主義有什麼用?》What Would de Beauvoir Do: How the greatest feminists would solve your everyday problems
呢本我睇大陸翻譯,用設問既形式,以女性主義既角度解答日常生活的「性別議題」,舉例多用歐美。
2.上野千鶴子、田房永子:《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
女學者與女漫畫家、獨身者與婚女的對談,討論女性主義的核心議題,舉例多用日本。
上面兩邊真係好基礎,唔學術,形式上比較有趣味性,亦因為咁講得比較顯淺唔夠深入,立場非常溫和,適合不分性別既大眾閱讀。
Kate Manne:《厭女的資格》
西方哲學學者重新定義厭女的概念,寫咗《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學術書籍,但太多人話睇唔明,好抽象。
所有佢寫咗《厭女的資格》呢本書,從好多事例中延伸厭女的論述,可視為《Down Girl》既大眾簡易版。
我對美國既社會狀況了解不多,睇到啲匪夷所思既事都會係美國發生。其中,入面就有提到心跳法案,現在已經發展到美國部分州失去的墮胎權,實在很感概。
Allan G. Johnson:《性別打結》
睇得多性別研究既書,會好留意著者既sex and gender。生理男性有其無法突破既性別限制,所以觀點都不會很基進,抗拒最激進既主張。呢本書就少有提及性別分離主義、政治女同、女性情慾的論述。
之前我寫過書評,copy如下:
呢本書係台灣大學性別研究常用既教科書。
作者係中層階級白人異性戀男性,一出生就享有眾多特權。佢性格敏感、愛好文學,同男子氣概的形象不太相符。
身處女權運動蓬勃發展的時代,受到女性主義的啟蒙,老婆又係女性主義者,深諳身為既得利益者既男性對於女性主義的抗拒。
所以用咗唔少筆墨去紓解男性面對女性主義的不安、焦慮、排斥,回答一般冇性別意識既男性一見到女性主義會跳掣既問題。
佢會用個人經歷、身處既社會環境、文化創作等等嚟舉例解釋父權制度點樣運作,內裡既機制點樣維持咁矛盾既制度。
呢本係是男性、女性皆可讀既介紹父權制度既書籍,顧慮到男性既處境和地位,亦因此立場偏向溫和,注重兩性既平等溝通。所有適合作為一般讀者想要認識父權制度和女性主義既入門讀物。
其他:
了解女性主義最好係睇英文文獻。
不過,我既英文水平係I go to school by bus既級別,加上想堅持中文寫作,改善中文語言既性別歧視,所有較常睇中文資料。
我初初接觸女性主義主要睇呢兩個網站: https://womany.net/genderpower
我早期成日睇呢個網站,佢哋既立場真係溫和,文章涵蓋生活各個層面,但唔會有咩好顛覆性既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