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作者已死」、「作者又被重生」之間,視乎仲有第三種可能性,就係「作者被修正」。呢個情況尤其出現喺human science入面,因為佢哋修正嘅都係當中提出嘅主張,譬如後現代主義就被分為mannerist, neo-classicist, high modernist等。最大分別就係就算後現代主義有漏洞,或者對過去現在未來嘅研判唔一致,啲人修正完佢之後都仲係後現代主義。有別於最初嘅科學研究入面,一嚟就係推翻之前嗰個作者講嘅理論,譬如知道咗「地球係圓」之後,地平說亦都唔再valid。
Paul Rabinow就話Foucault都算係第三種,因為佢嘅影響力都好大,而家其實都已經有postmodern Marxism, modern psychoanalysis……修正人嘅同時,修正埋自己。
單車愛好者
2022-1-29 13:22:53
令我諗起Foucault講過嘅一番說話:
The main interest in life and work is to become someone else that you were not in the beginning......The game is worthwhile insofar as we don't know what will be the end.
睇返The Location of the Author原文,我偏向覺得,嗰節可能無特別重要既意思,而佢大意係:
區分作家,可以有三大類:
科學家、文學家、社會理論家。
1
科學家,舊時重名。嗰時科學理論既確立,係依賴理論創造者既名聲。
近代,科學理論中,理論創造者本身變得次要。
應該類似意思,科學唔再係靠少數天才偉人,而係,科學成為整個社群既事業?
每個科學家,都更依賴科學共同體既各人既貢獻。
而後來既科學家,總係基於而超越,科學界既前人。
可能暗示,科學由從前象徵高雅文化,到慢慢變成現代,作為社會發展工具?
2
文學,從前不重作者是誰,譬如詩,可能口傳?
到近代,越嚟越重作者是誰。
可能暗示,文學又從前,作為平民間既文化交流,到今日,嚴肅文學,反而成為左,遠離大眾既文化面向?
3
社會理論家。文章既作者就係想話,Foucault非科學家,非文學家,係社會理論家。
Foucault應該唔滿意Freud同Marx呢d宏大理論者?
Freud同Marx,係創造大既、universal理念既人。
而喺佢地理念被否證時,反而引申好多事後修正。
Foucault應該反對呢類唔落地既理論建構,但諷刺既係,佢自己慢慢都被人,可能部分誤解地,歸類為、理解為,似Freud同Marx既嗰類理論家?
不過,Foucault既理論,都有佢具實踐價值既部分。
總之Foucault係特別,要讀呢本reader真實了解佢,而唔係聽其他人轉述佢係點。
4
我偏向上述咁猜想作者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