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HKG [書蟲]你最近睇緊咩書?9
我真係好鐘意香港 2022-3-10 02:02:57
:^(

Ads

平胸妹 2022-3-10 03:02:38 睇緊赤字迷思
好燒腦
:^(
平胸妹 2022-3-10 03:20:56 睇完之後下一本會係Ray Dalio既債務危機
:^(

不過呢度應該第我會睇呢D
:^(
2022-3-10 03:25:58 想問下睇得耐隻眼會唔會攰?
:^(
2022-3-10 04:01:59
:^(
終身學習 2022-3-10 08:07:20 你邊度買kobo, 同邊款?
中大忘了愛 2022-3-10 08:27:54 睇緊自私的基因
好悶
:^(
開心的港豬です 2022-3-10 10:01:30
:^(
開心的港豬です 2022-3-10 10:03:34 [
:^(
開心的港豬です 2022-3-10 10:06:52
:^(
但願心間光點結聚 2022-3-10 13:06:44 Lm
之前睇端傳媒某篇講日本經濟發展嘅文,有提到呢本書
但係揾唔到資源所以放低咗
:^(

Ads

終身學習 2022-3-10 13:40:58 Ok
喵喵拳 2022-3-10 13:50:39
:^(
終身學習 2022-3-10 13:52:05 咁等blackfriday 先買
何b仔在小便 2022-3-10 14:07:45 有無人睇過肖克恩的救續
留意左好耐都未開始
我真係好鐘意香港 2022-3-10 14:52:33
:^(
Matt_Murdock 2022-3-10 18:45:26 想睇下關於愛爾蘭復活節起義去到IRA內戰嘅歷史
有無人有推介
:^(
:^(
:^(
豆花加豆漿 2022-3-10 18:47:49 估計睇電影比較多,經典中嘅頂點(From imdb)
開心的港豬です 2022-3-10 20:04:08
:^(
我真係好鐘意香港 2022-3-10 20:30:03
:^(
伊度奧巴馬 2022-3-10 20:40:10
:^(

近排中意睇關於食物歷史文化嘅書,而呢本就係用台灣做例子,探討一個國家嘅代表食物點樣形成。雖然叫文化史,但作者引用咗唔少社會學同人類學理論嚟分析。感覺作者已經盡力解釋及簡化,但自己冇相關背景,所以有啲部分都唔係好明。
:^(
不過喺我睇得明嘅部分,作者引用嘅框架都恰到好處,例如Richard Wilk嘅食物研究「公眾展演」與「生活實踐」的二分法同埋Jan Assmann對記憶史的研究。

本書主要將國族菜放喺國族性框架之下,分別從政治要素、文化要素同個體主觀認同分析台灣島上嘅食物點樣成為代表台灣嘅菜式。原來日治時期嘅「台灣料理」其實係精緻中菜,去到戰後國民黨遷台,帶埋唔同菜系過嚟,最有代表性嘅反而係江浙菜北京菜。要一直去到九十年代政黨輪替,「台灣菜」先變成今日我地認知咁樣。佢地以前一路都係俾人當做下欄,係求求其其又一餐嘅平民菜。
:^(


至於背後嘅原因,不外乎政治因素同思鄉情緒。日治時期要同和食洋食區別,所以台灣菜就被當係「支那料理」,加埋作為殖民地,呢啲餸菜要用嚟招待日本官員,所以都比較高級。國民黨嘅時候一嚟要宣示文化正統,二嚟思鄉,「台灣菜」變成中華菜系之一,仲要係極唔受歡迎嗰隻。去到本土意識抬頭,本地食物先開始被重視,甚至出現喺國宴。

近年香港好多人移民,去到外國都好掛住香港味道。食物對建立身份認同仲有維持同所屬文化嘅聯繫有好大作用,因為佢基於多個感官嘅經驗,所以係強大嘅記憶實踐。但係作者引用Jan Assmann嘅理論,認為呢啲投射喺食物嘅感情只係溝通記憶,百幾年後就會消失,唯有通過文本化同知識化幫食物建立一套廣為認知嘅論述,先可以變成流傳後世的文化記憶。
:^(


提到香港味道,大家可能諗起常餐同奶茶。如果用返作者嘅套路,唔知有咩政治/經濟/文化力量去將呢啲食物變成香港代表?而香港人又點解會接納呢啲食物同佢所代表嘅意涵?好期待會有人研究下呢一方面。
:^(
:^(
:^(


Btw有冇人睇開呢一個topic嘅書可以分享下
:^(

Ads

あかさたな 2022-3-10 20:53:25 準備睇極限返航
豆花加豆漿 2022-3-10 21:27:34 諗緊買唔買定好,依本最近喺kobo有7折優惠碼
但我仲有幾本已買未睇嘅書,唔想愈買愈多又追唔切
:^(
發酵麵包 2022-3-10 21:33:52 睇緊小說,武道狂之詩
:^(
莫比烏斯 2022-3-10 21:39:43 有冇書友tg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