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以文為戲」,是韓愈創作實踐對「道」的抵觸。〈毛穎傳〉這一種傳奇小說式的作品,正是「以文為戲」。張藉、裴度責難韓愈這種作品,韓愈於〈上宰相書〉中,堅持自己「所著皆約《六經》之旨而成文」,又堅持創作「以文為戲」的作品,〈答張籍書〉言:「吾子又譏吾與人人為無實駁雜之說,此吾所以為戲。」韓愈用「以文為戲」來辯解,意在表示對這類作品的輕視,以減弱同「修辭以明其道」的矛盾,其實恰恰等於承認有些作品是可以不「明道」的。
韓愈扮嘢啫。
揚雄《法言.吾子篇》:
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 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
曹植〈與楊德祖書〉:
「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
兩位人兄都係鬱鬱不得志,假若韓愈一朝得享高位,恐怕又會好似魏文帝咁講「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也。」
反而蘇軾我信佢真心咁講。
「以文為戲」,是韓愈創作實踐對「道」的抵觸。〈毛穎傳〉這一種傳奇小說式的作品,正是「以文為戲」。張藉、裴度責難韓愈這種作品,韓愈於〈上宰相書〉中,堅持自己「所著皆約《六經》之旨而成文」,又堅持創作「以文為戲」的作品,〈答張籍書〉言:「吾子又譏吾與人人為無實駁雜之說,此吾所以為戲。」韓愈用「以文為戲」來辯解,意在表示對這類作品的輕視,以減弱同「修辭以明其道」的矛盾,其實恰恰等於承認有些作品是可以不「明道」的。
韓愈扮嘢啫。
揚雄《法言.吾子篇》:
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 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
曹植〈與楊德祖書〉:
「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
兩位人兄都係鬱鬱不得志,假若韓愈一朝得享高位,恐怕又會好似魏文帝咁講「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也。」
反而蘇軾我信佢真心咁講。
重有一個原因,佢寫〈答李翱書〉,講自己對文章係好認真看待,〈原道〉一篇,更加睇得出佢寫文唔係玩玩下,呢方面蘇軾比較好啲,《東玻志林》比較率性隨意,離題講句,呂思勉覺得咁樣係最難學。
「以文為戲」,是韓愈創作實踐對「道」的抵觸。〈毛穎傳〉這一種傳奇小說式的作品,正是「以文為戲」。張藉、裴度責難韓愈這種作品,韓愈於〈上宰相書〉中,堅持自己「所著皆約《六經》之旨而成文」,又堅持創作「以文為戲」的作品,〈答張籍書〉言:「吾子又譏吾與人人為無實駁雜之說,此吾所以為戲。」韓愈用「以文為戲」來辯解,意在表示對這類作品的輕視,以減弱同「修辭以明其道」的矛盾,其實恰恰等於承認有些作品是可以不「明道」的。
韓愈扮嘢啫。
揚雄《法言.吾子篇》:
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 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
曹植〈與楊德祖書〉:
「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
兩位人兄都係鬱鬱不得志,假若韓愈一朝得享高位,恐怕又會好似魏文帝咁講「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也。」
反而蘇軾我信佢真心咁講。
重有一個原因,佢寫〈答李翱書〉,講自己對文章係好認真看待,〈原道〉一篇,更加睇得出佢寫文唔係玩玩下,呢方面蘇軾比較好啲,《東玻志林》比較率性隨意,離題講句,呂思勉覺得咁樣係最難學。
Ads
:^(
才子少年時,人窮志不窮
讀東坡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正文第九章
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鬥尊前。
上次講嘅馬上賦詩之作
係東坡同子由分別果陣而寫嘅作品
而今次呢首詞,情況係相反嘅 :^(
東坡本身係杭州做官,但為左親近係濟南嘅子由
就申請調職去密州,東坡出仕密州嘅旅程
諗到可以接近子由,忍唔住係馬上作詞啦 :^(
咁當時其實佢地仕途都唔太順利 :^(
要分宋代嘅人做官做成點,好多時睇佢係唔係京都就知
失勢嘅人,九成九都比人調左去其他地方做官
東坡子由都唔妥王安石嘅新法,咁就唯有出去做地方官啦 :^(
:^(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上半片由景入情,東坡先畫一幅早行旅程圖 :^(
為左早少少見到子由,東坡決定「早行」,天未光就起程啦
沿途見到凌晨冷清嘅街道,仲有一間房嘅燈微微燃燒
行吓行吓,聽到雞嘅鳴叫,殘破左其他旅客嘅夢
「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
東坡好仔細咁描寫由起程到中途嘅變化 :^(
月光漸漸消失,清晨嘅寒冷,雲同山嘅錦繡,露水霧氣漫延
係呢一連串嘅景象,觸發詞人內心嘅憂鬱
「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
呢個世界嘅道路好似無窮無盡,但生命卻係有限
當中值得快樂嘅事,又好似好少咁 :^(
「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諗到呢種,好多往事嘅情緒都湧埋黎
不知何處說起,只好無語 :^(
:^(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鬥尊前。
下半片係「往事千端」嘅開展,再入人生議論
東坡子由少年時初到長安
就好似當年陸機陸雲兩位少年才子初到洛陽咁
二陸好受當時嘅洛陽人欣賞,東坡子由都受長安士大夫賞識 :^(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
東坡諗起少年嘅壯志,仲係好自負咁講
我寫詩文勁,又有才學,當然要報效明君啦 :^(
好似杜甫咁講: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或者係陶淵明回想少年嘅自白: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對我地兩兄弟黎講,呢件事有咩難度? :^(
照道理,去到呢邊九成九嘅文學家都會悲傷架啦
點解呢?因為現實同少年嘅理想差咁遠 :^(
當然要自悲懷才不遇嘅感慨啦!
但東坡果然唔係常人,佢竟然話: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 :^(
論語: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皇上要用你定唔用你,係由外在條件決定
但要繼續「行」定返鄉下「藏」呢?
呢一樣嘢就係我地自由決定嘅
而家不如享受吓呢個悠長假期,慢慢嘆吓 :^(
「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鬥尊前」
東坡好樂觀咁回應上半片
其實我地兩兄弟而家身體壯健,無咩病痛
唔係最啱享受人生咩?
黎,我地飲返杯酒Happy吓先啦! :^(
點解佢D老婆咁早死??以前女人好早死?? :^(
大陸資料,不喜勿插:
根據林萬孝《我國歷代人均壽命和預期壽命》
夏商18歲
漢朝22歲
唐朝27歲
宋朝30歲
清朝33歲
民國35歲
1957年57歲
2013年75歲
所以,古代人生70古來希係真實情況
:^(
至情無文,至悲無語
細讀東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正文第六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上一篇我地講過東坡同王弗嘅愛情故事
係王弗死後十年,東坡係正月二十日夢見佢
十年過去,悲痛依然沒有淡忘 :^(
夢醒時分,東坡無法抑制自己嘅情感,寫下呢首詞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上半片係好直接嘅講述自己對亡妻嘅思念
首句「兩」之一字,點出相思
在世之人思念逝者,逝者泉下有知,何嘗唔係掛念生者 :^(
就算分隔十年,都依然無法淡忘
「思量」本係刻意為之,「不思量」卻仍然難忘
只因思念已經根深柢固
睹物思人,因景思人,由夢思人 :^(
傷情觸處而發,情深又何必刻意呢
「千里孤墳」,拉出現實嘅距離
東坡夢醒之後,諗起同王弗嘅墓相隔千里
呢種「淒涼」嘅相思,本來只係得你明白架咋
你同我遠距千里,又有咩人可以同我傾呢?
東坡係千里之外淒涼,王弗都係孤墳處沈默 :^(
「縱使相逢應不識」
如果可以再次見面,睇怕你都唔會認得我啦
我已經好老,「 塵滿面,鬢如霜」
呢十年無左你嘅生活,年華老去
古時四十而稱老,東坡已經四十幾啦,已經老啦
:^(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下半片講返東坡夢見亡妻嘅情景
夢境似真還假,如在目前,似假還真 :^(
東坡婚後不久就離開故鄉
呢到夢見故鄉,妻係軒窗打扮緊,回到初婚嘅日子
初婚正係象徵幸福嘅開端,但係知道悲劇嘅情況再現
呢一種美,未嘗唔係淒美 :^(
「相顧無言」,至悲無語
言語面對內心最真切的體驗,往往都無力嘅
語言符號,或能客觀表達,指涉外物
但講到內心之情,往往都係難以訴諸符號
情愈真切,言語愈難表達
所以東坡王弗「惟有淚千行」,係最直接表達悲傷嘅本能 :^(
呢一種相思係雙重嘅悲傷,係兩個生離死別嘅悲哀
「料得年年腸斷處」
東坡係到幻想亡妻係月夜松岡嘅哀苦而腸斷
呢個「千里孤墳」嘅亡妻,都因為思念東坡而腸斷
上半片嘅「縱使相逢應不識」同下半片呢句都係「假設」
由實事中化虛設,前說自己嘅不堪,後談妻子嘅孤寂,互相呼應
全詞都係用十年嘅「相思」
將上下片緊緊連繫,將生者死者牢牢扣連 :^(
:^(
至情無文,語言藝術嘅再多修飾
好多時都係為左補足感情嘅不足
當一個人最真切欲言嘅時候,直接咁講,已經係最好 :^(
後世嘅文評家成日話東坡愛拋書包,引典故
而係呢首詞入面完全無呢樣嘢
或者可以用黎一證東坡係呢首詞嘅至情至性
:^(
才子少年時,人窮志不窮
讀東坡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正文第九章
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鬥尊前。
上次講嘅馬上賦詩之作
係東坡同子由分別果陣而寫嘅作品
而今次呢首詞,情況係相反嘅 :^(
東坡本身係杭州做官,但為左親近係濟南嘅子由
就申請調職去密州,東坡出仕密州嘅旅程
諗到可以接近子由,忍唔住係馬上作詞啦 :^(
咁當時其實佢地仕途都唔太順利 :^(
要分宋代嘅人做官做成點,好多時睇佢係唔係京都就知
失勢嘅人,九成九都比人調左去其他地方做官
東坡子由都唔妥王安石嘅新法,咁就唯有出去做地方官啦 :^(
:^(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上半片由景入情,東坡先畫一幅早行旅程圖 :^(
為左早少少見到子由,東坡決定「早行」,天未光就起程啦
沿途見到凌晨冷清嘅街道,仲有一間房嘅燈微微燃燒
行吓行吓,聽到雞嘅鳴叫,殘破左其他旅客嘅夢
「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
東坡好仔細咁描寫由起程到中途嘅變化 :^(
月光漸漸消失,清晨嘅寒冷,雲同山嘅錦繡,露水霧氣漫延
係呢一連串嘅景象,觸發詞人內心嘅憂鬱
「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
呢個世界嘅道路好似無窮無盡,但生命卻係有限
當中值得快樂嘅事,又好似好少咁 :^(
「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諗到呢種,好多往事嘅情緒都湧埋黎
不知何處說起,只好無語 :^(
:^(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鬥尊前。
下半片係「往事千端」嘅開展,再入人生議論
東坡子由少年時初到長安
就好似當年陸機陸雲兩位少年才子初到洛陽咁
二陸好受當時嘅洛陽人欣賞,東坡子由都受長安士大夫賞識 :^(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
東坡諗起少年嘅壯志,仲係好自負咁講
我寫詩文勁,又有才學,當然要報效明君啦 :^(
好似杜甫咁講: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或者係陶淵明回想少年嘅自白: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對我地兩兄弟黎講,呢件事有咩難度? :^(
照道理,去到呢邊九成九嘅文學家都會悲傷架啦
點解呢?因為現實同少年嘅理想差咁遠 :^(
當然要自悲懷才不遇嘅感慨啦!
但東坡果然唔係常人,佢竟然話: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 :^(
論語: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皇上要用你定唔用你,係由外在條件決定
但要繼續「行」定返鄉下「藏」呢?
呢一樣嘢就係我地自由決定嘅
而家不如享受吓呢個悠長假期,慢慢嘆吓 :^(
「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鬥尊前」
東坡好樂觀咁回應上半片
其實我地兩兄弟而家身體壯健,無咩病痛
唔係最啱享受人生咩?
黎,我地飲返杯酒Happy吓先啦! :^(
講返唐宋
其實小弟覺得陳子昂以至韓柳發起古文運動真係好重要
如果唔係個文學道統可能會斷
跟住歐陽修、蘇家三父子、曾鞏再一路落
其實文學發展都係一個鐘擺
任何一種風格/文體都會盛極而衰
宮體詩如是 駢文如是
絲打嘅講法正係周作人嘅主張
其實套入世界各地,都大體如此
實事到抽象,抽象又回到實事
巴打果然挑通眼眉
周作人嘅文學史觀影響我好深
周作人文學史觀影響到成個學術界發展好深遠
我好記得佢用張圖講中國文學發展,一條好長波浪嘅曲線 :^(
同埋我都幾鍾意睇佢嘅散文
佢嘅散文好睇 亦好難睇
只適宜極清醒嘅時候讀 :^(
:^(
至情無文,至悲無語
細讀東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正文第六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上一篇我地講過東坡同王弗嘅愛情故事
係王弗死後十年,東坡係正月二十日夢見佢
十年過去,悲痛依然沒有淡忘 :^(
夢醒時分,東坡無法抑制自己嘅情感,寫下呢首詞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上半片係好直接嘅講述自己對亡妻嘅思念
首句「兩」之一字,點出相思
在世之人思念逝者,逝者泉下有知,何嘗唔係掛念生者 :^(
就算分隔十年,都依然無法淡忘
「思量」本係刻意為之,「不思量」卻仍然難忘
只因思念已經根深柢固
睹物思人,因景思人,由夢思人 :^(
傷情觸處而發,情深又何必刻意呢
「千里孤墳」,拉出現實嘅距離
東坡夢醒之後,諗起同王弗嘅墓相隔千里
呢種「淒涼」嘅相思,本來只係得你明白架咋
你同我遠距千里,又有咩人可以同我傾呢?
東坡係千里之外淒涼,王弗都係孤墳處沈默 :^(
「縱使相逢應不識」
如果可以再次見面,睇怕你都唔會認得我啦
我已經好老,「 塵滿面,鬢如霜」
呢十年無左你嘅生活,年華老去
古時四十而稱老,東坡已經四十幾啦,已經老啦
:^(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下半片講返東坡夢見亡妻嘅情景
夢境似真還假,如在目前,似假還真 :^(
東坡婚後不久就離開故鄉
呢到夢見故鄉,妻係軒窗打扮緊,回到初婚嘅日子
初婚正係象徵幸福嘅開端,但係知道悲劇嘅情況再現
呢一種美,未嘗唔係淒美 :^(
「相顧無言」,至悲無語
言語面對內心最真切的體驗,往往都無力嘅
語言符號,或能客觀表達,指涉外物
但講到內心之情,往往都係難以訴諸符號
情愈真切,言語愈難表達
所以東坡王弗「惟有淚千行」,係最直接表達悲傷嘅本能 :^(
呢一種相思係雙重嘅悲傷,係兩個生離死別嘅悲哀
「料得年年腸斷處」
東坡係到幻想亡妻係月夜松岡嘅哀苦而腸斷
呢個「千里孤墳」嘅亡妻,都因為思念東坡而腸斷
上半片嘅「縱使相逢應不識」同下半片呢句都係「假設」
由實事中化虛設,前說自己嘅不堪,後談妻子嘅孤寂,互相呼應
全詞都係用十年嘅「相思」
將上下片緊緊連繫,將生者死者牢牢扣連 :^(
:^(
至情無文,語言藝術嘅再多修飾
好多時都係為左補足感情嘅不足
當一個人最真切欲言嘅時候,直接咁講,已經係最好 :^(
後世嘅文評家成日話東坡愛拋書包,引典故
而係呢首詞入面完全無呢樣嘢
或者可以用黎一證東坡係呢首詞嘅至情至性
終於讀到呢度 :^(
成日講 相對無言 惟有淚千行 原來出自此 :^(
Ads
佢嘅散文好睇 亦好難睇
只適宜極清醒嘅時候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