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李清照嘅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淒淒慘慘戚戚
同蘇sick嘅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一樣咁sad :^( :^(
btw巴打會唔會講下李清照?
終於講到我最愛的東坡,研究左幾年 :^(
豪放詞黎講真係無得輸,雖然被李清照話「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但意境黎講,超哂班 :^( :^( :^(
文學世家蘇東坡之飄泊人生
東坡〈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但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正文第一章
蘇軾,字子瞻,一字和仲,自號東坡居士
東坡係四川眉山出世,對故鄉有深情
可惜除左青年時代,佢至老都無返過故鄉安居 :^(
佢嘅一生,大抵可以用佢仕途不順,四處流放做概括
呢邊無辦法細講佢嘅一生,先介紹幾樣重要嘢
比大家初步理解,日後係文學作品入面再慢慢講解 :^(
:^(
1.文學世家,文學史嘅三蘇 :^(
講東坡之前,一定要提佢老豆蘇洵
蘇洵係蘇軾同蘇轍嘅老豆,同時三位都係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唔好睇呢樣嘢好似好簡單,可以文學史留名嘅人
背後真係「一仗功成萬骨枯」,一家出三個,真係好勁 :^(
蘇洵有幾威呢?
三字經入面有句:「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佢細時唔讀書,到二十七歲先發力
起跑已經慢過人地咁多,但佢竟然可以超越同時代嘅文人
難怪中國幼童讀嘅書入面,以佢做努力求學嘅例子啦
文學史稱佢係「老蘇」,東坡係「大蘇」,蘇轍係「小蘇」
:^(
如果文學係有基因,咁一定遺傳比佢兩個仔
東坡同蘇轍(字子由)係勁好兄弟,成日互相幫助
佢地一齊高中科舉,一齊做官,但聚少離多
佢地兩個嘅共同願望,係可以成日「雨夜對床」,通頂吹水
兩兄弟嘅交情,好影響到東坡嘅文學創作
當中最出名一定係東坡寫比子由嘅「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敢言嘅政治家,失敗嘅政客 :^(
東坡科舉高中,幾受皇帝賞識
本身應該可以好平安咁過成世人,但佢嘅性格造成佢嘅飄泊
可以用佢自己講嘅:「如食內有蠅,吐之乃已。」
只要係東坡睇唔順眼嘅事,好似王安石變法,理學家嘅守舊
佢唔理人地係咩黨咩勢力,總之都要講出黎 :^(
對佢黎講,就好似食嘢食到屎咁,無理由吞架,緊係要吐出黎啦!
:^(
做一個敢言嘅政治家,通常都無咩好下場 :^(
雖然東坡受人敬重,詩詞文章又出名,但都比唔少人攻擊
最出名就係「烏臺詩案」,當時堆人話佢嘅文字諷刺朝廷
因為佢寫唔少詩詞都講緊人民嘅困苦,一隻一隻字咁捉出黎
當時東坡仲有諗過係運佢去京都嘅船到,跳河自殺
咁當然無死啦,邊有咁快大結局 :^(
呢次係第一次東坡仕途貶,去黃州做官
後來又調京都受重用,但之後又貶去其他地方
又受重用,又貶去廣東,最後仲貶埋去當時嘅域外之地海南島
以上種種嘅受貶,最大原因都係因為佢嘅敢言
成堆唔鍾意東坡嘅人,就用佢嘅詩詞文句黎攻擊佢 :^(
:^(
另外必須一提:
東坡係一個好好嘅地方官
真係貫徹到儒家思想嘅仁德仁政 :^(
做多政策都係幫到百姓,例如治水、開醫院等等
3.幸福嘅愛情,歡愉嘅友情 :^(
東坡雖然仕途唔算順利,但佢大部份時間都過得好開心
我諗呢到除左係東坡嘅性格,深受道家思想影響之外
更重要係佢嘅愛情、友情都比左好多快樂佢 :^(
:^(
東坡成世人有三個老婆 :^(
第一任老婆係王弗
十六歲果陣嫁比十九嘅蘇軾
婚後二人恩愛甜蜜,十一年後病逝世
蘇軾寫過一首感人嘅〈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悼念亡妻
東坡仲食埋王閏之,係王弗嘅堂妹
王弗死左三年後嫁給蘇軾,細細個已經好欣賞佢
性格小鳥依人,全心全意咁支持東坡 :^(
呢個係佢第二任老婆
:^(
第三任老婆係王朝雲,本身係蘇軾嘅妾
朝雲本身係歌妓,幾有文學天分
蘇軾三十八歲果陣贖左十二歲嘅朝雲妹妹,後收為侍妾
朝雲陪伴蘇軾好多唔開心嘅日子
朝雲死左之後,東坡亦都寫下好多感人嘅作品 :^(
東坡交遊廣闊,咩種類都有
同佢文學創作最大關係嘅係:
道士、和尚、詩人、詞人、畫家、書法家
因為佢寫文好,為人真誠,係極好嘅朋友
勁到有所謂「蘇門六學士」
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李廌
係當時文藝界嘅明星,都係甘心拜入其門 :^(
正因為佢嘅友情,幫佢捱過好多難關
每到一個地方,東坡都受人接濟幫忙
朋友知佢窮困,成日會寄吓物資比佢
知道佢寂寞,會寫信會特登黎陪佢
東坡因朋友而開心,朋友亦都因為東坡而歡愉 :^(
《蘇東坡傳》:
他的作品散發著生動活潑的人格,有時候頑皮,有時候莊重,隨場合而定,但卻永遠真摯、誠懇、不自欺欺人。他寫作沒有別的理由,只是愛寫。今天我們欣賞他的著作也沒有別的理由,只因為他寫得好美、好豐富、又發自他天真無邪的心靈。
文學世家蘇東坡之飄泊人生
東坡〈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但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正文第一章
蘇軾,字子瞻,一字和仲,自號東坡居士
東坡係四川眉山出世,對故鄉有深情
可惜除左青年時代,佢至老都無返過故鄉安居 :^(
佢嘅一生,大抵可以用佢仕途不順,四處流放做概括
呢邊無辦法細講佢嘅一生,先介紹幾樣重要嘢
比大家初步理解,日後係文學作品入面再慢慢講解 :^(
:^(
1.文學世家,文學史嘅三蘇 :^(
講東坡之前,一定要提佢老豆蘇洵
蘇洵係蘇軾同蘇轍嘅老豆,同時三位都係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唔好睇呢樣嘢好似好簡單,可以文學史留名嘅人
背後真係「一仗功成萬骨枯」,一家出三個,真係好勁 :^(
蘇洵有幾威呢?
三字經入面有句:「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佢細時唔讀書,到二十七歲先發力
起跑已經慢過人地咁多,但佢竟然可以超越同時代嘅文人
難怪中國幼童讀嘅書入面,以佢做努力求學嘅例子啦
文學史稱佢係「老蘇」,東坡係「大蘇」,蘇轍係「小蘇」
:^(
如果文學係有基因,咁一定遺傳比佢兩個仔
東坡同蘇轍(字子由)係勁好兄弟,成日互相幫助
佢地一齊高中科舉,一齊做官,但聚少離多
佢地兩個嘅共同願望,係可以成日「雨夜對床」,通頂吹水
兩兄弟嘅交情,好影響到東坡嘅文學創作
當中最出名一定係東坡寫比子由嘅「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敢言嘅政治家,失敗嘅政客 :^(
東坡科舉高中,幾受皇帝賞識
本身應該可以好平安咁過成世人,但佢嘅性格造成佢嘅飄泊
可以用佢自己講嘅:「如食內有蠅,吐之乃已。」
只要係東坡睇唔順眼嘅事,好似王安石變法,理學家嘅守舊
佢唔理人地係咩黨咩勢力,總之都要講出黎 :^(
對佢黎講,就好似食嘢食到屎咁,無理由吞架,緊係要吐出黎啦!
:^(
做一個敢言嘅政治家,通常都無咩好下場 :^(
雖然東坡受人敬重,詩詞文章又出名,但都比唔少人攻擊
最出名就係「烏臺詩案」,當時堆人話佢嘅文字諷刺朝廷
因為佢寫唔少詩詞都講緊人民嘅困苦,一隻一隻字咁捉出黎
當時東坡仲有諗過係運佢去京都嘅船到,跳河自殺
咁當然無死啦,邊有咁快大結局 :^(
呢次係第一次東坡仕途貶,去黃州做官
後來又調京都受重用,但之後又貶去其他地方
又受重用,又貶去廣東,最後仲貶埋去當時嘅域外之地海南島
以上種種嘅受貶,最大原因都係因為佢嘅敢言
成堆唔鍾意東坡嘅人,就用佢嘅詩詞文句黎攻擊佢 :^(
:^(
另外必須一提:
東坡係一個好好嘅地方官
真係貫徹到儒家思想嘅仁德仁政 :^(
做多政策都係幫到百姓,例如治水、開醫院等等
3.幸福嘅愛情,歡愉嘅友情 :^(
東坡雖然仕途唔算順利,但佢大部份時間都過得好開心
我諗呢到除左係東坡嘅性格,深受道家思想影響之外
更重要係佢嘅愛情、友情都比左好多快樂佢 :^(
:^(
東坡成世人有三個老婆 :^(
第一任老婆係王弗
十六歲果陣嫁比十九嘅蘇軾
婚後二人恩愛甜蜜,十一年後病逝世
蘇軾寫過一首感人嘅〈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悼念亡妻
東坡仲食埋王閏之,係王弗嘅堂妹
王弗死左三年後嫁給蘇軾,細細個已經好欣賞佢
性格小鳥依人,全心全意咁支持東坡 :^(
呢個係佢第二任老婆
:^(
第三任老婆係王朝雲,本身係蘇軾嘅妾
朝雲本身係歌妓,幾有文學天分
蘇軾三十八歲果陣贖左十二歲嘅朝雲妹妹,後收為侍妾
朝雲陪伴蘇軾好多唔開心嘅日子
朝雲死左之後,東坡亦都寫下好多感人嘅作品 :^(
東坡交遊廣闊,咩種類都有
同佢文學創作最大關係嘅係:
道士、和尚、詩人、詞人、畫家、書法家
因為佢寫文好,為人真誠,係極好嘅朋友
勁到有所謂「蘇門六學士」
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李廌
係當時文藝界嘅明星,都係甘心拜入其門 :^(
正因為佢嘅友情,幫佢捱過好多難關
每到一個地方,東坡都受人接濟幫忙
朋友知佢窮困,成日會寄吓物資比佢
知道佢寂寞,會寫信會特登黎陪佢
東坡因朋友而開心,朋友亦都因為東坡而歡愉 :^(
《蘇東坡傳》:
他的作品散發著生動活潑的人格,有時候頑皮,有時候莊重,隨場合而定,但卻永遠真摯、誠懇、不自欺欺人。他寫作沒有別的理由,只是愛寫。今天我們欣賞他的著作也沒有別的理由,只因為他寫得好美、好豐富、又發自他天真無邪的心靈。
勁老竇生勁仔,基因決定論
終於講到我最愛的東坡,研究左幾年 :^(
豪放詞黎講真係無得輸,雖然被李清照話「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但意境黎講,超哂班 :^( :^( :^(
:^(
蘇學士真係好撚正用詞顯淺,意境高明,連我呢啲市井之徒都睇得明,好強嘅功力呀 :^( :^(
東坡兼具兩者之長
詞相對詩顯淺易明,加埋東坡無事不可入詞
現代人睇都好易領略當中嘅意境 :^(
佢文學成就高就真係高,但有時覺得佢人生太崎嶇,作品好多時都係為左安慰自己,唔係真係咁睇得開。
李白果啲就真係凡事都話鳩知佢果種洒脫。
Ads
蘇學士真係好撚正用詞顯淺,意境高明,連我呢啲市井之徒都睇得明,好強嘅功力呀 :^( :^(
東坡兼具兩者之長
詞相對詩顯淺易明,加埋東坡無事不可入詞
現代人睇都好易領略當中嘅意境 :^(
佢文學成就高就真係高,但有時覺得佢人生太崎嶇,作品好多時都係為左安慰自己,唔係真係咁睇得開。
李白果啲就真係凡事都話鳩知佢果種洒脫。
犀利,而家都未必有人比得上
9up幾句
讀到「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有少少身同感受,但當然唔係死別、亦唔係愛情。
細個時父母事忙,無暇照顧家庭,所以我喺某段時間得自己一個。
記得有晚瞓教夢見自己遇到阿媽,因為發夢,所以口不能言,然後眼白白睇佢慢慢離去。
醒返就好似蘇軾咁講,「惟有淚千行」。
呢點同尤袤所謂「胸中襞積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無」嘅感覺略有不同,大概感情太激鬱,無法言語罷。
唔係言語無法表達自己心中所想,而係心中根本咩都無諗。
自己覺得過片過得好,因為佢(表現得)夠平淡,夠普遍。
夜來幽夢,所指唔一定係從前,可以係依家,好平淡嘅一件事。
只係物是人非。
就好似「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又或者係「悲莫悲兮生別離」
有咩悲哀得過別離呢,就係別離後又夢見相思果個人或者事物,可望而不可即。
又或者相顧有言又如何,可以傾到幾多嘢,最後都係要醒,咁不如唔講嘢重好。
別離唔一定係「愛情」,可以係「親情」,甚至係「志向」,甚至係「人生」,所以呢闋詞真係填得好好。
雖然我鍾意賀鑄嘅半死桐多啲。 :^(
9up幾句
讀到「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有少少身同感受,但當然唔係死別、亦唔係愛情。
細個時父母事忙,無暇照顧家庭,所以我喺某段時間得自己一個。
記得有晚瞓教夢見自己遇到阿媽,因為發夢,所以口不能言,然後眼白白睇佢慢慢離去。
醒返就好似蘇軾咁講,「惟有淚千行」。
呢點同尤袤所謂「胸中襞積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無」嘅感覺略有不同,大概感情太激鬱,無法言語罷。
唔係言語無法表達自己心中所想,而係心中根本咩都無諗。
自己覺得過片過得好,因為佢(表現得)夠平淡,夠普遍。
夜來幽夢,所指唔一定係從前,可以係依家,好平淡嘅一件事。
只係物是人非。
就好似「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又或者係「悲莫悲兮生別離」
有咩悲哀得過別離呢,就係別離後又夢見相思果個人或者事物,可望而不可即。
又或者相顧有言又如何,可以傾到幾多嘢,最後都係要醒,咁不如唔講嘢重好。
別離唔一定係「愛情」,可以係「親情」,甚至係「志向」,甚至係「人生」,所以呢闋詞真係填得好好。
雖然我鍾意賀鑄嘅半死桐多啲。 :^(
好嘅讀者,可以做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
呢句雖然係王國維詩人論,但套入讀者都一樣得
能夠深入文學作品嘅底層,由文字嘅表層中領悟情意嘅深層
呢一步已經唔易做,但只要多加閱讀,係慢慢會做到嘅
讀書而不掩卷,即係無方法由作品中感通人生
掩卷而嘆,先係讀書嘅最高境界,先係精神嘅昇華
可以經由作品發現自己嘅人生
以讀者自己嘅人生經驗去連結藝術作品,係好難得
一黎作品要寫得好,由具體至抽象,提煉出人世間嘅普遍經驗
二黎要有緣份,讀者要「遇」到合適嘅作品,唔係咁簡單
巴打能夠做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真係唔簡單 :^(
我尋日都發惡夢,夢到別離,醒返果吓好真實好悲傷
然後就諗,東坡果一刻一定更加難受
夢境係真係假,其實又有邊個講得清,古人可能覺得係顯靈呢
東坡詞入面,講到夢嘅好多,之後會繼續連結去講
應該會讀得更加深刻,更有得著 :^(
蘇學士真係好撚正用詞顯淺,意境高明,連我呢啲市井之徒都睇得明,好強嘅功力呀 :^( :^(
東坡兼具兩者之長
詞相對詩顯淺易明,加埋東坡無事不可入詞
現代人睇都好易領略當中嘅意境 :^(
佢文學成就高就真係高,但有時覺得佢人生太崎嶇,作品好多時都係為左安慰自己,唔係真係咁睇得開。
李白果啲就真係凡事都話鳩知佢果種洒脫。
犀利,而家都未必有人比得上
古代藝術全才
諗唔到邊個可以係咁多方面都咁勁
蘇學士真係好撚正用詞顯淺,意境高明,連我呢啲市井之徒都睇得明,好強嘅功力呀 :^( :^(
東坡兼具兩者之長
詞相對詩顯淺易明,加埋東坡無事不可入詞
現代人睇都好易領略當中嘅意境 :^(
佢文學成就高就真係高,但有時覺得佢人生太崎嶇,作品好多時都係為左安慰自己,唔係真係咁睇得開。
李白果啲就真係凡事都話鳩知佢果種洒脫。
犀利,而家都未必有人比得上
古代藝術全才
諗唔到邊個可以係咁多方面都咁勁
中國達文西 :^(
9up幾句
讀到「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有少少身同感受,但當然唔係死別、亦唔係愛情。
細個時父母事忙,無暇照顧家庭,所以我喺某段時間得自己一個。
記得有晚瞓教夢見自己遇到阿媽,因為發夢,所以口不能言,然後眼白白睇佢慢慢離去。
醒返就好似蘇軾咁講,「惟有淚千行」。
呢點同尤袤所謂「胸中襞積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無」嘅感覺略有不同,大概感情太激鬱,無法言語罷。
唔係言語無法表達自己心中所想,而係心中根本咩都無諗。
自己覺得過片過得好,因為佢(表現得)夠平淡,夠普遍。
夜來幽夢,所指唔一定係從前,可以係依家,好平淡嘅一件事。
只係物是人非。
就好似「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又或者係「悲莫悲兮生別離」
有咩悲哀得過別離呢,就係別離後又夢見相思果個人或者事物,可望而不可即。
又或者相顧有言又如何,可以傾到幾多嘢,最後都係要醒,咁不如唔講嘢重好。
別離唔一定係「愛情」,可以係「親情」,甚至係「志向」,甚至係「人生」,所以呢闋詞真係填得好好。
雖然我鍾意賀鑄嘅半死桐多啲。 :^(
好嘅讀者,可以做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
呢句雖然係王國維詩人論,但套入讀者都一樣得
能夠深入文學作品嘅底層,由文字嘅表層中領悟情意嘅深層
呢一步已經唔易做,但只要多加閱讀,係慢慢會做到嘅
讀書而不掩卷,即係無方法由作品中感通人生
掩卷而嘆,先係讀書嘅最高境界,先係精神嘅昇華
可以經由作品發現自己嘅人生
以讀者自己嘅人生經驗去連結藝術作品,係好難得
一黎作品要寫得好,由具體至抽象,提煉出人世間嘅普遍經驗
二黎要有緣份,讀者要「遇」到合適嘅作品,唔係咁簡單
巴打能夠做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真係唔簡單 :^(
我尋日都發惡夢,夢到別離,醒返果吓好真實好悲傷
然後就諗,東坡果一刻一定更加難受
夢境係真係假,其實又有邊個講得清,古人可能覺得係顯靈呢
東坡詞入面,講到夢嘅好多,之後會繼續連結去講
應該會讀得更加深刻,更有得著 :^(
:^( :^( :^(
大家講得好深入 :^(
Ads
佢文學成就高就真係高,但有時覺得佢人生太崎嶇,作品好多時都係為左安慰自己,唔係真係咁睇得開。
李白果啲就真係凡事都話鳩知佢果種洒脫。
我自己覺得李白唔太灑脫,都幾消極,讀〈行路難〉,攞佢同鮑照首〈擬行路難〉比較就知,其他古詩如〈把酒問月〉、〈將進酒〉、〈月下獨酌〉、〈江上吟〉都會見到佢唔多開心,因為佢睇功名睇得太重,呢方面反而無杜甫咁「睇得開」。尤其讀佢首〈擬恨賦〉,就可知佢呢個人係幾咁放唔低。但另一方面又係佢特色,比我地睇到一個「人」嘅內心,某程度上更加真誠。
相較下蘇軾就放得開啲,但佢人生都唔算太崎嶇喇,相比賀鑄陳亮。
現代女性長命過男性好多
放心啦!
不過講真
文學揭示嘅一個真相
就係我地必須面對別人嘅離別
恆久嘅主題,亦都係永遠嘅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