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事不宜遲,開始講第一位哲學家—戈特洛布·弗雷格(Gottlob Frege﹚。
:^(
弗雷格(1848-1925﹚係一個德國哲學家,可以話係數理邏輯同分析哲學嘅先驅,述詞邏輯就佢整出黎。可惜嘅係佢嘅工作係佢在生嘅時候未有受到好廣泛嘅討論,但後來好有名嘅羅素同維根斯坦都大讚弗雷格嘅學術貢獻 :^(。今次我主要集中喺Concept writing (德文:Begriffsschrift) 同 Sense and Reference (德文:Sinn und Bedetung) 去講下弗雷格對於專名嘅意義理論 (theory of meaning of proper name) 。 :^(
專名係用於講及特定一樣事物嘅字詞,多數係一啲人名﹑地名等等。係傳統嘅說法下(主要係彌爾(J.S. Mill) 嘅直接指涉理論(direct theory of reference)﹚,字詞嘅意義係就係佢嘅指涉項(referent﹚。例如「梁振英」呢個專名嘅意義係就係梁振英呢個人。呢個理論無錯係好簡潔有力,但弗雷格覺得呢個理論有一個好大嘅問題。
我地試下睇下以下兩句句子:
1) 梁振英係689。
2) 梁振英係梁振英。
呢兩句嘅意義係咪一樣?如果根據傳統嘅指涉理論,以上兩句嘅意義會係一樣:因為「梁振英」同「689」嘅意義都係梁振英呢個人,所以兩句都係講緊「梁振英呢個人係梁振英呢個人。」呢一件事。
弗雷格就覺得兩句有一個好大嘅分別:我地可能唔知道 1) ,但我地唔可能唔知道 2)。如果我係一個唔睇有關香港新聞嘅外國人,我自然唔知道「梁振英係689。」呢句係真;但我地就算係乜人都好,都會知道 2) 「梁振英係梁振英。」呢句係一定真,就好似 1=1 一定係真咁。
傳統理論好明顯解釋唔到兩句嘅分別,因為兩句係意義上一啲分別都無,但我地從認知上覺得兩句有分別。呢個困惑就係喺語言哲學界好出名嘅Frege’s puzzle。
咁弗雷格喺佢嘅早期作品Concept writing會點解決呢個困惑?且看下回分解。
會唔會講Wittgenstein
暫定講Frege Russell 先 Wittgenstein特別係Tractatus比較難搞 :^(
Tractatus 非常有歐陸色彩
要同戰時筆記一齊讀
Ads
Ads
最有趣嘅地方係,我絕大部分時間都係用語言去思考問題,而咁啱個subject matter 係語言 :^(
首先,講語言哲學梗係要講下「乜野係語言哲學?」好多時候我地成日講XX哲學,例如科學哲學,歴史哲學,都可能會有種唔知佢地做緊乜鳩嘅感覺。以科學哲學為例,當中有條問題係咁:「粒子係咪真實存在?」呢一條問題無論答案係點,都似乎對科學毫無影響,又唔可以被科學實驗證明。所以Richard Feynmann有句名言係咁:「科學哲學對於科學的用處,如同鳥類學對於鳥的用處。」
其實XX哲學,最想研究嘅就係「XX之所以為XX,係因為啲乜嘢?」呢個問題。又以科學哲學為例,就係問緊:「科學之所以為科學,係因為啲乜嘢?」由呢條問題出發,我們可以有一啲延伸問題,例如問:「科學理論嘅構作係咪理性?」就其實進一步係問緊:「科學之所以為科學,係因為理性?/如果唔係,咁係點?」呢一種對一個對某一個主題嘅反省,好可能真係對於嗰一個主題入面嘅研究毫無影響,但唔等於我地去問呢一啲問題係完全毫無意義(特別係好多時候呢啲問題嘅答案好有衝擊性。﹚。
而同樣語言哲學,就係問緊:「語言之所以為語言,係因為啲乜嘢?」不過今次我地可以有一個好簡單嘅答案:「語言之所以為語言,係因為我地可以用語言講及呢個世界,同埋用黎溝通囉。」再進一步就係問:「語言點解可以講及呢個世界嘅?」答:「因為我地用字詞去講及呢個世界囉,而字詞嘅意義令到個字詞對應呢個世界上嘅嘢。」之後就問到:「字詞嘅意義係乜嘢?」呢個當代語言哲學嘅一個重要問題,亦都係呢一個POST嘅主題。
有時間好多人都要話:「屌,分析哲學專搞埋呢啲咁瑣碎嘅問題,都唔知做緊乜鳩?」我好認同分析哲學嘅問題係好撚瑣碎,但其實認真啲睇嘅話,往往呢啲睇落咁瑣碎嘅問題係關連到一啲好根本又好有趣味嘅問題。
開場白有啲長同1999,小弟係到多謝各位賜閱。
(頭盔:我唔係一個哲學專業嘅人,所以我會講得比較簡單,一啲理論細節無論重要與否我都可能會skip。但如果大家有一啲理論問題,我係十分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