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一戰都算係最後一次有騎兵出現喺大型戰場上了
:^(
二戰德軍對波蘭展開閃擊戰
波蘭騎兵冇坦克支援就咁衝向德軍坦克 :^(
其實所謂波蘭騎兵向德軍坦克衝鋒呢件事係假既 係當年騎兵撤退 遍地馬屍 德軍宣傳部為左整 propaganda而作 當然有可能有零星沖突 但一定唔會係大型攻擊坦克啦 :^(
我記得好似睇discovery 二戰全彩實錄係影住波蘭騎兵衝向德軍坦克 :^(
有錯勿屌 :^(
印象中無呢段 可能我記錯但有好多個source都指出成件事係propaganda屋企有本書專講propaganda 有一頁係講呢件事 番去搵下係邊再影上黎 另外 當年波蘭軍雖然未完全現代化但都係有少量坦克 :^(
記得睇過書 二戰個時波蘭坦克編制都唔係太少
同埋陸軍力量都叫新興國家叫強
陸軍硬件上唔係話輸好多
但戰術運用上 德國已經用緊閃擊戰 用輕坦的速度去直搗黃龍 挑戰後勤補給 :^(
但波蘭仲停留係縱深作戰到 當坦克係活動炮台 :^(
同埋空軍 德國超波蘭太多 波蘭空軍太廢 波蘭地面力量暴露哂出黎比空軍攻擊
德國用裝甲師編制嚟打閃擊戰嘅想法太前衛 :^(
就算波蘭法國裝甲部隊有咁上下都比人大屌 :^(
Btw 裝甲師編制好似是戴高樂諗 :^(
一直都唔明點解佢地覺得斯里芬計劃work…
要打比利時先可以實行到,但係打中立國當年係會製造個好大既外交問題
斯里芬計劃最大問題係佢既理念似以前騎兵及近現代坦克既包抄 但當時根本冇人諗到戰爭已演變做壕溝戰
至於比利時既外交問題係在於德國唔覺得英國會為左個小國開戰 我諗係德皇覺得兩邊皇室係親屬就唔會出事 但英國一來要守住戰略要地 二來德國係摩洛哥危機既取態令英國根本不能放任德國唔理
英國當年同法、俄同盟,就算唔打比利時,英國都應該要宣戰入場一齊打,依點德國應該知。
依個計劃可唔可以話佢嚴重低估比利時軍事實力?同埋佢好似冇plan b
不 英國同法俄並唔係同盟關係 只係英與法跟俄雙方都有某些利益協定 與法俄具有軍事同盟既意義係好唔同 英國係冇承擔軍事義務 正如意大利係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簽三國同盟時亦有附帶條件 如英打德奧任何一方 意大利係唔會負起同盟義務 佢地好識係細節上走位 廢事比人拖去不利境況
講番正題 嚴格黎講 低估唔係低估軍力 係估唔到防守戰變成主流 反而係各國唔適應近現代戰爭手法 第一次世界大戰係冇飛機 接近冇坦克既情況下 壕溝戰成為主流 意味住防守優於進攻 施里芬計劃之失敗 根本原因就係用左機動戰的打法去應付防守優勢既戰場
至於PLAN B...冇咩可能有 施利芬計劃就係要避開並包圍進攻亞爾薩斯洛林的法軍主力 以當時大家唔知防守係主流既情況下 呢種思維其實相當正路 亦冇第二條路可以行
Ads
一直都唔明點解佢地覺得斯里芬計劃work…
要打比利時先可以實行到,但係打中立國當年係會製造個好大既外交問題
斯里芬計劃最大問題係佢既理念似以前騎兵及近現代坦克既包抄 但當時根本冇人諗到戰爭已演變做壕溝戰
至於比利時既外交問題係在於德國唔覺得英國會為左個小國開戰 我諗係德皇覺得兩邊皇室係親屬就唔會出事 但英國一來要守住戰略要地 二來德國係摩洛哥危機既取態令英國根本不能放任德國唔理
英國當年同法、俄同盟,就算唔打比利時,英國都應該要宣戰入場一齊打,依點德國應該知。
依個計劃可唔可以話佢嚴重低估比利時軍事實力?同埋佢好似冇plan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