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第一,唔係好明「荀子嘅「性」係講求超脫本性」點解,可唔可以再講詳細小小?
第二,荀子講性惡入面既「惡」係道德上面既惡(evil)定係美學上面既惡(即係醜/ugly)?
我讀荀子孟子course已經係上年嘅事,以下見解未必準確
1) 荀子講人係性惡,即係例如人係傾向滿足自己嘅私欲,即係你肚餓會食野,係人性黎,而亦因為你肚餓呢個動機,當d野食唔夠分個陣,會令你同人打架,所以順從自己嘅本性係必然導致紛爭(因為要順從自己嘅私欲),國與國之間嘅紛爭由此而來,天下從此大亂
但係點解現實世界(e.g.堯舜世界),會天下太平呢?就係因為有「禮」
你寧願挨餓都將d野食讓畀d老野食係違反你天生嘅欲望,天生嘅「性」(我個人認為係接近動物本能),咁點解你仲會讓出d食物呢(點解你明明好撚攰都要讓座呢)? :^(
就係因為人係capable去學習,去學「禮」,經過學習禮,經過教育,隱藏自己嘅「性」同自己嘅「惡」(我唔記得原文係用咩phrase,好似唔係用隱藏嘅,好似係掩蓋定偽裝,但一定唔係用「改善」,因為天性應該係無得改,所以荀子用個「偽」字去講禮)
所以,最後,變成今日出現嘅讓座文化:
明明你好撚攰,好撚想坐(性也!)
但你因為受過教育,學過禮,所以即使違反天性,亦要讓座(此之為偽也!禮也!!(BTW,荀子講個偽唔一定係虛偽個意思,更加似係裝))
但孟子另一面就反駁話,人有四善端,係性善嘅
例如,你會唔會因為肚餓去而去打9你自己呀哥再去搶佢d野食?會唔會因為自己j痕而殺9你呀哥屌佢老婆?假如以荀子性惡論,以上係必然發生
但孟子就話,緊係唔會啦,無人會忍心打9自己大佬,呢個好明顯係人嘅天性,所以人嘅天性唔係好似荀子所講咁,會必然導致紛爭
That's why,孟子提倡我地要做嘅野係尋找我地嘅天性,發揚我地嘅天性,而唔應該學荀子咁講埋沒佢
(孟子好似現代嘅左膠) :^(
「唔忍心」呢個念頭正正係孟子所講人嘅天性,係自發嘅,無需要教育就識得唔忍心打9呀哥
所以我讀書時再睇孟荀,兩者比較下,更覺孟子套野站唔住腳。
其實孟子同荀子對「性」嘅定義,都係一樣,都係講「人嘅本性」(權且用佛洛伊德講嘅「本我」嚟互相詮釋)。
只係孟子認為「天性有惻隱,人作惡係受到後天教壞」;
而荀子就認為「人類天生只有獸性,唔經後天教化,就會係禽獸——滿足食訓痾扑嘅天性」。
至於孟子嘅論據,就只有「水向低流」、「人有四肢」呢類監粗嚟嘅比喻。好少少就用「孺子入井」呢個近磅d嘅事例,但佢都係解唔到點解「人不忍見孺子入井」呢個係人類天性、而唔係我地後天受薰陶(如:自古以來法律都禁止百姓殺人,從而潛移默化覺得生命係可貴)?
反之,荀子一句詰難點爆咗孟子嘅盲點:「如人係性善,我地駛鬼有法律禮樂?」
呢句詰難,其實係直插孟子性善論嘅前設。
如果人係性善、惡行只係後天教壞,咁由盤古初開時有人類呢樣野開始,理應成班「初民」都係性善,咁「第一個惡」喺邊度嚟?攪到要班「聖王」制禮作樂約束人類行為、乃至儒家中人對班「聖王」神咁拜。
無錯,我個時就係諗假如性善係正確,咁第一個惡行係點黎 :^(
Christianity就將「第一個惡」推畀引誘亞當夏娃嘅個條蛇
我好同意你所講,荀子質疑若然係性善,根本就唔會有咁多禮樂出現,但同時亦因為荀孟對「性」有不同見解,導致孟子嘅思想唔多重視「禮」,反而重視「義」;而荀子係非常重視「禮」,that's why荀子其實好接近孔子,因為孔子都好強調禮
孔子既禮係要制度同精神都有,文質兼備
荀士只重視禮既制度,或者因爲咁先比傳統儒家排斥??
第一,唔係好明「荀子嘅「性」係講求超脫本性」點解,可唔可以再講詳細小小?
第二,荀子講性惡入面既「惡」係道德上面既惡(evil)定係美學上面既惡(即係醜/ugly)?
我讀荀子孟子course已經係上年嘅事,以下見解未必準確
1) 荀子講人係性惡,即係例如人係傾向滿足自己嘅私欲,即係你肚餓會食野,係人性黎,而亦因為你肚餓呢個動機,當d野食唔夠分個陣,會令你同人打架,所以順從自己嘅本性係必然導致紛爭(因為要順從自己嘅私欲),國與國之間嘅紛爭由此而來,天下從此大亂
但係點解現實世界(e.g.堯舜世界),會天下太平呢?就係因為有「禮」
你寧願挨餓都將d野食讓畀d老野食係違反你天生嘅欲望,天生嘅「性」(我個人認為係接近動物本能),咁點解你仲會讓出d食物呢(點解你明明好撚攰都要讓座呢)? :^(
就係因為人係capable去學習,去學「禮」,經過學習禮,經過教育,隱藏自己嘅「性」同自己嘅「惡」(我唔記得原文係用咩phrase,好似唔係用隱藏嘅,好似係掩蓋定偽裝,但一定唔係用「改善」,因為天性應該係無得改,所以荀子用個「偽」字去講禮)
所以,最後,變成今日出現嘅讓座文化:
明明你好撚攰,好撚想坐(性也!)
但你因為受過教育,學過禮,所以即使違反天性,亦要讓座(此之為偽也!禮也!!(BTW,荀子講個偽唔一定係虛偽個意思,更加似係裝))
但孟子另一面就反駁話,人有四善端,係性善嘅
例如,你會唔會因為肚餓去而去打9你自己呀哥再去搶佢d野食?會唔會因為自己j痕而殺9你呀哥屌佢老婆?假如以荀子性惡論,以上係必然發生
但孟子就話,緊係唔會啦,無人會忍心打9自己大佬,呢個好明顯係人嘅天性,所以人嘅天性唔係好似荀子所講咁,會必然導致紛爭
That's why,孟子提倡我地要做嘅野係尋找我地嘅天性,發揚我地嘅天性,而唔應該學荀子咁講埋沒佢
(孟子好似現代嘅左膠) :^(
「唔忍心」呢個念頭正正係孟子所講人嘅天性,係自發嘅,無需要教育就識得唔忍心打9呀哥
所以我讀書時再睇孟荀,兩者比較下,更覺孟子套野站唔住腳。
其實孟子同荀子對「性」嘅定義,都係一樣,都係講「人嘅本性」(權且用佛洛伊德講嘅「本我」嚟互相詮釋)。
只係孟子認為「天性有惻隱,人作惡係受到後天教壞」;
而荀子就認為「人類天生只有獸性,唔經後天教化,就會係禽獸——滿足食訓痾扑嘅天性」。
至於孟子嘅論據,就只有「水向低流」、「人有四肢」呢類監粗嚟嘅比喻。好少少就用「孺子入井」呢個近磅d嘅事例,但佢都係解唔到點解「人不忍見孺子入井」呢個係人類天性、而唔係我地後天受薰陶(如:自古以來法律都禁止百姓殺人,從而潛移默化覺得生命係可貴)?
反之,荀子一句詰難點爆咗孟子嘅盲點:「如人係性善,我地駛鬼有法律禮樂?」
呢句詰難,其實係直插孟子性善論嘅前設。
如果人係性善、惡行只係後天教壞,咁由盤古初開時有人類呢樣野開始,理應成班「初民」都係性善,咁「第一個惡」喺邊度嚟?攪到要班「聖王」制禮作樂約束人類行為、乃至儒家中人對班「聖王」神咁拜。
無錯,我個時就係諗假如性善係正確,咁第一個惡行係點黎 :^(
Christianity就將「第一個惡」推畀引誘亞當夏娃嘅個條蛇
我好同意你所講,荀子質疑若然係性善,根本就唔會有咁多禮樂出現,但同時亦因為荀孟對「性」有不同見解,導致孟子嘅思想唔多重視「禮」,反而重視「義」;而荀子係非常重視「禮」,that's why荀子其實好接近孔子,因為孔子都好強調禮
孔子既禮係要制度同精神都有,文質兼備
荀士只重視禮既制度,或者因爲咁先比傳統儒家排斥??
後面講禮論篇會講到
絕對唔係得個殼
荀子嘅禮係有義係入面 :^(
講起孔荀嘅分別,我認同荀子多過孔子
孔子係話:假如老豆做錯野,若然個仔勸唔掂,都唔可以告發老豆
荀子就唔同,勸唔掂就要告q老豆
孔孟都有唔同,孔子會話,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實際上即係淆底獸,用現代嘅講法咪即係扮晒反政府但又唔敢帶頭衝囉 :^() :^(
孟子唔同,孟子就話,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兩者不能兼得,捨生取義也!
唔好意思,講錯左,唔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
我記得有個故事係講孔子被圍,最後講大話走佬,我又唔記得個成語,應該唔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君子不立危牆好似係孟子嘅) :^(
好欣賞戈登同Philosophie兩位巴打深入淺出同生動有趣地講哲學,好難得。
但係我會覺得哲學討論如果只論實際會有一個局限。以前我都有好似各位巴打既諗法,認為某d思想離地,不切實際。呢個我覺得係人之常情,中國哲學都強於實踐,即後期會講到既「用」方面。
但係如果單純講用我會覺得呢個唔係哲學探討既第一步,而係第二步。第一步應該搵最理想既狀態(ideal),只要呢個理想係無矛盾,我地可去第二步即係討論實踐方面,所以我建議可以先從理論本身睇有無問題,到底有咩問題,然可再去問如果將理論落實係日常生活上可唔可行,如果唔可行又可唔可以折衷?呢一個係講緊Theory of the Second Best(次優理論),但係哲學上我地第一步求既永遠係我會叫 the Best and Ideal theory, second best 可能已經係其它學科既事。
講呢一點係因為有時見到有d巴打因為套理論係現實上行唔通而否定全套理論,例如馬克思主義,我會問到底係呢套理論本身就存有問題,定佢操作上有問題,如果單純因為操作上有問題而否定全套理論,我會覺得對哲學家黎講好唔公道。所以當思考哲學問題同討論時,希望大家試下搵下d fallacy(謬論)先,然後再搵可行性,可能會更加豐富個討論。
期待戈登巴打講《禮論》,共勉之。
Ads
其實巴打講得好岩特係
孟子的「性」同荀子的「性」係定義上已經唔同
另外荀子真係柔合左先秦諸家的思想
尤其是老子同儒家
而且我一d唔覺得佢教出韓非子係怪
直頭好合理😂
荀子有用好多道家概念
之後我會慢慢講
多謝巴打支持 :^(
我覺得用李斯同韓非罵荀子
呢個理由唔充分
咁好多學生都係同老師講嘅思想好唔同
甚至因為老師咁講
學生覺得咁樣太廢,走向另一條路都好正常
高質po留名 :^(
有牙巴打好 :^(
又要多謝你捧場
無以為報唯得得閒盡量打多少少 :^(
我記得李斯同韓非子都跟過荀子學嘢,有兩個神級學生,老師當然都唔會差又係時候睇史記 :^( :^(
史記明明將孟子同荀子並列
但今時今日我地已經唔記得左荀子 :^(
講真老師嘅諗法
有時學生反而會反其道而行
用學生去批評老師無咩說服力 :^(
高質po留名 :^(
有牙巴打好 :^(
又要多謝你捧場
無以為報唯得得閒盡量打多少少 :^(
我記得李斯同韓非子都跟過荀子學嘢,有兩個神級學生,老師當然都唔會差又係時候睇史記 :^( :^(
史記明明將孟子同荀子並列
但今時今日我地已經唔記得左荀子 :^(
講真老師嘅諗法
有時學生反而會反其道而行
用學生去批評老師無咩說服力 :^(
雖然咁講好廢,但其實嚟嚟去去教出嚟既學生都係得兩款出路架姐。一係就跟前人,之後青出於藍。另一款就推翻前人,講佢有咩錯。
孔子既禮係要制度同精神都有,文質兼備
荀士只重視禮既制度,或者因爲咁先比傳統儒家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