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巴打言差矣,香港年青一代應該學墨家。
墨家本身紀律性極高,而且有大量技術人材。最有趣係維繫佢地既唔係血緣,而係理念,言必信,行必果,雖千萬人吾往矣呢種俠義精神值得今日借鑑,再講墨子可以片贏魯班,又對科學有研究,而本《墨辯》又被現今認為係古代對邏輯既研究,後繼無人實屬可惜。
墨家最麻煩就係有個天同鬼,但係你話佢係唔係完全無差別地愛,我覺得未必如此。
我覺得墨家真係太難學啦,唔係話佢唔好,而係單講高尚理念,始終好難維繫長久。
墨家我自己無咩研究,但主流嘅講法係佢屬於權威主義,「尚同」、「天志」、「明鬼」等等。當然今人學佢可以放棄墨家對天同鬼嘅睇法,自己調整。
不過我自己就做唔到墨家咁,而且墨家幾乎係無享樂,真係好難叫人去跟隨 :^(
墨家係有些少右翼嘅idea
好似普魯士,明治時期嘅日本
有紀律-普魯士,日本
非樂節用-普魯士,日本
尚同-日本推崇天皇
踏實-普魯士容克貴族
明鬼-神道教
完全係為左產生一隊強大軍隊而搞嘅措施,分別在於,墨子非攻
你舉兩個例子都係民族國家,
反而無左兼愛。
題外想問一問,先秦儒家,孔孟荀,有無反抗暴政嘅思想?
有人話佢地重民,孔孟都話係特殊情況可以違禮,以下犯上。而孟都有講過民重君輕,紂王可殺,政權可變。
但我又覺得佢地諗法係教上位者點做並非從民既角度出發,只係想君王要做好d有先禁講,佢地想君王重民令社會規則重建,並非暗示人民可以係特殊情況下推翻不合理政權。
儒家大體始終都係專制政策,d人解讀果幾句係咪其實諗多在 :^(
有。天子只係受命於天,
天子做唔好就可以革命,革除天命。
中國思想真正問題在於:
政權可以易手,但少思考制度問題。
近代研究係想由儒學「開出民主」,
佢地要面對當代,所以有時會延伸得較遠。
會話孟子有民本思想
但老實講中國思想並無西方民主思想嘅完整思考
近代學者雖然想為儒家思想加分
但其實吹黎吹去都係好勉強
天子始終係天子
唔係民選授權,可以定期更換嘅嘢
就算推翻一個,又立另一個
制度形式其沒有改變
中國古代思想係有時代局限
題外想問一問,先秦儒家,孔孟荀,有無反抗暴政嘅思想?
有人話佢地重民,孔孟都話係特殊情況可以違禮,以下犯上。而孟都有講過民重君輕,紂王可殺,政權可變。
但我又覺得佢地諗法係教上位者點做並非從民既角度出發,只係想君王要做好d有先禁講,佢地想君王重民令社會規則重建,並非暗示人民可以係特殊情況下推翻不合理政權。
儒家大體始終都係專制政策,d人解讀果幾句係咪其實諗多在 :^(
有。天子只係受命於天,
天子做唔好就可以革命,革除天命。
中國思想真正問題在於:
政權可以易手,但少思考制度問題。
近代研究係想由儒學「開出民主」,
佢地要面對當代,所以有時會延伸得較遠。
會話孟子有民本思想
但老實講中國思想並無西方民主思想嘅完整思考
近代學者雖然想為儒家思想加分
但其實吹黎吹去都係好勉強
天子始終係天子
唔係民選授權,可以定期更換嘅嘢
就算推翻一個,又立另一個
制度形式其沒有改變
中國古代思想係有時代局限
你古代既思想始終一定要回應現代既問題 :^(
儒家從先秦去到宋明都有好大改變 :^(
Ads
戈登巴打言差矣,香港年青一代應該學墨家。
墨家本身紀律性極高,而且有大量技術人材。最有趣係維繫佢地既唔係血緣,而係理念,言必信,行必果,雖千萬人吾往矣呢種俠義精神值得今日借鑑,再講墨子可以片贏魯班,又對科學有研究,而本《墨辯》又被現今認為係古代對邏輯既研究,後繼無人實屬可惜。
墨家最麻煩就係有個天同鬼,但係你話佢係唔係完全無差別地愛,我覺得未必如此。
我覺得墨家真係太難學啦,唔係話佢唔好,而係單講高尚理念,始終好難維繫長久。
墨家我自己無咩研究,但主流嘅講法係佢屬於權威主義,「尚同」、「天志」、「明鬼」等等。當然今人學佢可以放棄墨家對天同鬼嘅睇法,自己調整。
不過我自己就做唔到墨家咁,而且墨家幾乎係無享樂,真係好難叫人去跟隨 :^(
講墨家一係強調選舉,一係強調專制,
但無論係邊種都好依賴「天」,好難實行。
不過,同意要有建基於理念的共同行動。
首先,唔記得係牟宗三定錢穆講中國係治權開放,政權唔開放。姐係話大家都可以進入管治階層,但係個主權(sovereignty,唔知係唔係最適當用法)唔係百姓手上,而係皇帝一家一姓手上,皇帝有最終決定權。
至於講到民主同儒家個關係,我自己個睇法會係,唔係儒家可唔可以開出(develop)民主,而係民主可唔可以兼容儒家,兩者係唔係compatible。如果用孟子個套,就話可以開出民主,會簡化左民主。所以我自己會覺得係兩者會唔會係兼容,去補充兩者缺少既地方,例如戈登巴打講到制度,呢樣儒家係好缺少,儒家最理想既政治權力過渡係禪讓,但係無西方投票既明顯授權方法,儒家到最後都要講天,例如孟子講:「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雖然你可以話天人合一係中國傳統思想例如講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或者:「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但係都係無一個明確既授權(詳情可查consent theory/contract theory)。
西方一套民主發展左好耐,要去到孟德斯鳩先真正見到現代民主雛形,同埋民主本身有好多唔同形式,最普遍有Liberal democracy同時有social democracy,香港或者儒家適合邊一套有好大討論空間。
另外關於儒家由宋明至清既發展,特別係政治哲學上既發展,諸君可以睇下黃宗羲本《明夷待訪錄》呢本書係比後期康有為同梁啟超等改革派認為係一本當時十分進步既書。
首先,唔記得係牟宗三定錢穆講中國係治權開放,政權唔開放。姐係話大家都可以進入管治階層,但係個主權(sovereignty,唔知係唔係最適當用法)唔係百姓手上,而係皇帝一家一姓手上,皇帝有最終決定權。
至於講到民主同儒家個關係,我自己個睇法會係,唔係儒家可唔可以開出(develop)民主,而係民主可唔可以兼容儒家,兩者係唔係compatible。如果用孟子個套,就話可以開出民主,會簡化左民主。所以我自己會覺得係兩者會唔會係兼容,去補充兩者缺少既地方,例如戈登巴打講到制度,呢樣儒家係好缺少,儒家最理想既政治權力過渡係禪讓,但係無西方投票既明顯授權方法,儒家到最後都要講天,例如孟子講:「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雖然你可以話天人合一係中國傳統思想例如講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或者:「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但係都係無一個明確既授權(詳情可查consent theory/contract theory)。
西方一套民主發展左好耐,要去到孟德斯鳩先真正見到現代民主雛形,同埋民主本身有好多唔同形式,最普遍有Liberal democracy同時有social democracy,香港或者儒家適合邊一套有好大討論空間。
另外關於儒家由宋明至清既發展,特別係政治哲學上既發展,諸君可以睇下黃宗羲本《明夷待訪錄》呢本書係比後期康有為同梁啟超等改革派認為係一本當時十分進步既書。
戈登巴打言差矣,香港年青一代應該學墨家。
墨家本身紀律性極高,而且有大量技術人材。最有趣係維繫佢地既唔係血緣,而係理念,言必信,行必果,雖千萬人吾往矣呢種俠義精神值得今日借鑑,再講墨子可以片贏魯班,又對科學有研究,而本《墨辯》又被現今認為係古代對邏輯既研究,後繼無人實屬可惜。
墨家最麻煩就係有個天同鬼,但係你話佢係唔係完全無差別地愛,我覺得未必如此。
我覺得墨家真係太難學啦,唔係話佢唔好,而係單講高尚理念,始終好難維繫長久。
墨家我自己無咩研究,但主流嘅講法係佢屬於權威主義,「尚同」、「天志」、「明鬼」等等。當然今人學佢可以放棄墨家對天同鬼嘅睇法,自己調整。
不過我自己就做唔到墨家咁,而且墨家幾乎係無享樂,真係好難叫人去跟隨 :^(
講墨家一係強調選舉,一係強調專制,
但無論係邊種都好依賴「天」,好難實行。
不過,同意要有建基於理念的共同行動。
反而我覺得墨家有幾分似基督宗教既平等博愛 :^( :^(
同埋天志明鬼幾逆反夏商周愈黎愈重視人既價值既潮流
感覺上墨家提倡天志明鬼但理論站唔住腳
孔子敬鬼神而遠之 :^(
首先,唔記得係牟宗三定錢穆講中國係治權開放,政權唔開放。姐係話大家都可以進入管治階層,但係個主權(sovereignty,唔知係唔係最適當用法)唔係百姓手上,而係皇帝一家一姓手上,皇帝有最終決定權。
至於講到民主同儒家個關係,我自己個睇法會係,唔係儒家可唔可以開出(develop)民主,而係民主可唔可以兼容儒家,兩者係唔係compatible。如果用孟子個套,就話可以開出民主,會簡化左民主。所以我自己會覺得係兩者會唔會係兼容,去補充兩者缺少既地方,例如戈登巴打講到制度,呢樣儒家係好缺少,儒家最理想既政治權力過渡係禪讓,但係無西方投票既明顯授權方法,儒家到最後都要講天,例如孟子講:「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雖然你可以話天人合一係中國傳統思想例如講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或者:「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但係都係無一個明確既授權(詳情可查consent theory/contract theory)。
西方一套民主發展左好耐,要去到孟德斯鳩先真正見到現代民主雛形,同埋民主本身有好多唔同形式,最普遍有Liberal democracy同時有social democracy,香港或者儒家適合邊一套有好大討論空間。
另外關於儒家由宋明至清既發展,特別係政治哲學上既發展,諸君可以睇下黃宗羲本《明夷待訪錄》呢本書係比後期康有為同梁啟超等改革派認為係一本當時十分進步既書。
提出開出民主,係咪就係唔想儒家做次去融入西方思想?其實果陣d新儒都承認左民主係好野 :^(
btw,哩到d巴打係咪個個讀哲學,真係識好多野,d意見都好高質 :^( :^(
首先,唔記得係牟宗三定錢穆講中國係治權開放,政權唔開放。姐係話大家都可以進入管治階層,但係個主權(sovereignty,唔知係唔係最適當用法)唔係百姓手上,而係皇帝一家一姓手上,皇帝有最終決定權。
至於講到民主同儒家個關係,我自己個睇法會係,唔係儒家可唔可以開出(develop)民主,而係民主可唔可以兼容儒家,兩者係唔係compatible。如果用孟子個套,就話可以開出民主,會簡化左民主。所以我自己會覺得係兩者會唔會係兼容,去補充兩者缺少既地方,例如戈登巴打講到制度,呢樣儒家係好缺少,儒家最理想既政治權力過渡係禪讓,但係無西方投票既明顯授權方法,儒家到最後都要講天,例如孟子講:「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雖然你可以話天人合一係中國傳統思想例如講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或者:「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但係都係無一個明確既授權(詳情可查consent theory/contract theory)。
西方一套民主發展左好耐,要去到孟德斯鳩先真正見到現代民主雛形,同埋民主本身有好多唔同形式,最普遍有Liberal democracy同時有social democracy,香港或者儒家適合邊一套有好大討論空間。
另外關於儒家由宋明至清既發展,特別係政治哲學上既發展,諸君可以睇下黃宗羲本《明夷待訪錄》呢本書係比後期康有為同梁啟超等改革派認為係一本當時十分進步既書。
無記錯應該係錢穆講。
如果只係相容,程度就弱好多。
我理解其實新儒家係想用儒學,
作為民主制背後的一種理論支撐。
如果無必然性,單獨民主都work。
民主背後本身有一套政治神學,
近代儒家似係想取代背後神學預設。
當然背後好複雜,講唔到太多。
Ads
首先,唔記得係牟宗三定錢穆講中國係治權開放,政權唔開放。姐係話大家都可以進入管治階層,但係個主權(sovereignty,唔知係唔係最適當用法)唔係百姓手上,而係皇帝一家一姓手上,皇帝有最終決定權。
至於講到民主同儒家個關係,我自己個睇法會係,唔係儒家可唔可以開出(develop)民主,而係民主可唔可以兼容儒家,兩者係唔係compatible。如果用孟子個套,就話可以開出民主,會簡化左民主。所以我自己會覺得係兩者會唔會係兼容,去補充兩者缺少既地方,例如戈登巴打講到制度,呢樣儒家係好缺少,儒家最理想既政治權力過渡係禪讓,但係無西方投票既明顯授權方法,儒家到最後都要講天,例如孟子講:「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雖然你可以話天人合一係中國傳統思想例如講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或者:「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但係都係無一個明確既授權(詳情可查consent theory/contract theory)。
西方一套民主發展左好耐,要去到孟德斯鳩先真正見到現代民主雛形,同埋民主本身有好多唔同形式,最普遍有Liberal democracy同時有social democracy,香港或者儒家適合邊一套有好大討論空間。
另外關於儒家由宋明至清既發展,特別係政治哲學上既發展,諸君可以睇下黃宗羲本《明夷待訪錄》呢本書係比後期康有為同梁啟超等改革派認為係一本當時十分進步既書。
無記錯應該係錢穆講。
如果只係相容,程度就弱好多。
我理解其實新儒家係想用儒學,
作為民主制背後的一種理論支撐。
如果無必然性,單獨民主都work。
民主背後本身有一套政治神學,
近代儒家似係想取代背後神學預設。
當然背後好複雜,講唔到太多。
中國先秦既野好少講制度 :^(
多數比個大綱你,比個範圍你就算 :^( :^(
首先,唔記得係牟宗三定錢穆講中國係治權開放,政權唔開放。姐係話大家都可以進入管治階層,但係個主權(sovereignty,唔知係唔係最適當用法)唔係百姓手上,而係皇帝一家一姓手上,皇帝有最終決定權。
至於講到民主同儒家個關係,我自己個睇法會係,唔係儒家可唔可以開出(develop)民主,而係民主可唔可以兼容儒家,兩者係唔係compatible。如果用孟子個套,就話可以開出民主,會簡化左民主。所以我自己會覺得係兩者會唔會係兼容,去補充兩者缺少既地方,例如戈登巴打講到制度,呢樣儒家係好缺少,儒家最理想既政治權力過渡係禪讓,但係無西方投票既明顯授權方法,儒家到最後都要講天,例如孟子講:「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雖然你可以話天人合一係中國傳統思想例如講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或者:「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但係都係無一個明確既授權(詳情可查consent theory/contract theory)。
西方一套民主發展左好耐,要去到孟德斯鳩先真正見到現代民主雛形,同埋民主本身有好多唔同形式,最普遍有Liberal democracy同時有social democracy,香港或者儒家適合邊一套有好大討論空間。
另外關於儒家由宋明至清既發展,特別係政治哲學上既發展,諸君可以睇下黃宗羲本《明夷待訪錄》呢本書係比後期康有為同梁啟超等改革派認為係一本當時十分進步既書。
無記錯應該係錢穆講。
如果只係相容,程度就弱好多。
我理解其實新儒家係想用儒學,
作為民主制背後的一種理論支撐。
如果無必然性,單獨民主都work。
民主背後本身有一套政治神學,
近代儒家似係想取代背後神學預設。
當然背後好複雜,講唔到太多。
中國先秦既野好少講制度 :^(
多數比個大綱你,比個範圍你就算 :^( :^(
荀子算講得多架啦
大家可以睇睇禮論篇 :^(
首先,唔記得係牟宗三定錢穆講中國係治權開放,政權唔開放。姐係話大家都可以進入管治階層,但係個主權(sovereignty,唔知係唔係最適當用法)唔係百姓手上,而係皇帝一家一姓手上,皇帝有最終決定權。
至於講到民主同儒家個關係,我自己個睇法會係,唔係儒家可唔可以開出(develop)民主,而係民主可唔可以兼容儒家,兩者係唔係compatible。如果用孟子個套,就話可以開出民主,會簡化左民主。所以我自己會覺得係兩者會唔會係兼容,去補充兩者缺少既地方,例如戈登巴打講到制度,呢樣儒家係好缺少,儒家最理想既政治權力過渡係禪讓,但係無西方投票既明顯授權方法,儒家到最後都要講天,例如孟子講:「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雖然你可以話天人合一係中國傳統思想例如講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或者:「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但係都係無一個明確既授權(詳情可查consent theory/contract theory)。
西方一套民主發展左好耐,要去到孟德斯鳩先真正見到現代民主雛形,同埋民主本身有好多唔同形式,最普遍有Liberal democracy同時有social democracy,香港或者儒家適合邊一套有好大討論空間。
另外關於儒家由宋明至清既發展,特別係政治哲學上既發展,諸君可以睇下黃宗羲本《明夷待訪錄》呢本書係比後期康有為同梁啟超等改革派認為係一本當時十分進步既書。
無記錯應該係錢穆講。
如果只係相容,程度就弱好多。
我理解其實新儒家係想用儒學,
作為民主制背後的一種理論支撐。
如果無必然性,單獨民主都work。
民主背後本身有一套政治神學,
近代儒家似係想取代背後神學預設。
當然背後好複雜,講唔到太多。
中國先秦既野好少講制度 :^(
多數比個大綱你,比個範圍你就算 :^( :^(
荀子算講得多架啦
大家可以睇睇禮論篇 :^(
無時間。我興趣係老莊易到 :^(
巴打嘅比較好有趣
我都成日幻想墨家係地下勇武組織
而且應該可以做到向心力好強
係一件強大嘅人間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