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得閒留名支持,順便推post :^(
見各巴打都share名句想聽解釋
我都想聽哩2句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呢句絕對都係名句
我一陣搵埋全篇再放上黎
再講幾句同大家分享 :^(
香港代表 :^(
:^(
香港代表 :^(
:^(
戈登巴打你無事呀? :^( :^( :^( :^(
你講開d詩咁正, 點解突然貼d咁既野既?? :^(
講開竹枝詞, 我都搵到首 :^(
相約今宵踏月行,臺頭克落克分明。
一杯濁酒黃昏後,哈甫帕司到乃恩。
:^(
本書叫「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By 陳平原,呢首詩雖然講唔出咩野大道理,但係我睇完之後覺得非常之有親切感 :^( :^( :^(
香港代表 :^(
:^(
佔中詩 :^( :^(
好膠
好多阿伯鍾意寫呢種
仲出埋書 :^(
咁都出得書! :^(
認真認為呢種文筆走去寫古詩format 總係帶有些少柒氣 :^(
:^(
簡介基本古典文學概念:類無題
並讀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詩ep.10
我地之前介紹過咩係「無題」 :^(
而又有一種講法,係由「無題」引申出黎
叫做「類無題」,即有題目如無題目
即係作品題目並不能為讀者提供任何「閱讀定向」
「無題」嘅本質正是如此 :^(
就算作者有題目,但都可以同作品嘅閱讀無關係嘅
呢一種「類無題」作品,係李商隱詩中成日見到
往往更強調詩歌嘅想像、詮釋空間
而唔係實際事情、作者本意去追求唯一答案 :^(
我地今次讀嘅呢首詩,正正係「類無題」之作
:^(
暮秋獨遊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呢首哲理詩,係李商隱另一種面貌 :^(
無用典故,用字淺白,完全唔需要查字典
一眼睇落去,隻隻字都識
但加埋一齊,偏偏睇唔明 :^(
李商隱係短短幾句入面
已經充分咁講左中國傳統典型嘅宇宙觀 :^(
所有嘅事物,都係二元對立嘅辯證
即係生即係死,愛即係恨,完滿即係缺憾
最能夠呈現呢種思想嘅例子係《周易》六十四卦
六十三卦既濟
六四十卦未濟
完結,即係開始,一切都係不斷循環 :^(
正因為咁,「荷葉」代表左一切客觀存在嘅事物
萬物一出現係呢個世界,荷葉一出生果一刻
春天嘅時候萬物滋生,已經代表「春恨生」
埋伏左佢消逝於世嘅因子
所以隨往時間過去,事物變化
荷葉係必然會枯萎,萬物一定會滅亡
「秋恨成」,生之於死,係一體兩面
現代哲人話:「人是向死的存在」 :^(
李商隱呢一首詩何止講人,萬物生,萬物亦死
:^(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前兩句以象徵比喻說明哲理
後兩句,將詩人李商隱嘅深情表達得極好 :^(
從客觀萬物之變化生滅,走回詩人主觀嘅感性心靈
一切都係李商隱嘅人生感悟,係詩人真實咁經驗過 :^(
可能係家人,可能係愛侶,可能係朋友
李商隱就算體驗生命嘅無常
李商隱就算知道死亡嘅必然
但佢更加明白到「身在情常在」嘅存在過程 :^(
起點同終點都唔係最重要
最重要嘅係過程,係呢種過程只要人身尚存
亦都代表左我地感情常在
我地必須經驗呢一切嘅事物 :^(
由「深知」對「悵望」,係一個強烈嘅對比
詩人會認為消逝係「恨」,正因為佢有「愛」
感情常在,喜怒哀樂,愛恨交纏不清
正因為人有感情,先會有咁多遺憾
「深知」哲理,係無方法解決人生嘅種種遺憾 :^(
所以詩人只有「悵望」江水嘅流逝
「天地有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連天地都解決唔到嘅事,凡人又點會解決到呢?
我地可以做嘅,亦都唯有好好咁感受一切
正如李商隱好好咁望住流水,好好咁聽住水聲 :^(
暮秋獨遊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Ads
:^(
簡介基本古典文學概念:類無題
並讀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詩ep.10
我地之前介紹過咩係「無題」 :^(
而又有一種講法,係由「無題」引申出黎
叫做「類無題」,即有題目如無題目
即係作品題目並不能為讀者提供任何「閱讀定向」
「無題」嘅本質正是如此 :^(
就算作者有題目,但都可以同作品嘅閱讀無關係嘅
呢一種「類無題」作品,係李商隱詩中成日見到
往往更強調詩歌嘅想像、詮釋空間
而唔係實際事情、作者本意去追求唯一答案 :^(
我地今次讀嘅呢首詩,正正係「類無題」之作
:^(
暮秋獨遊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呢首哲理詩,係李商隱另一種面貌 :^(
無用典故,用字淺白,完全唔需要查字典
一眼睇落去,隻隻字都識
但加埋一齊,偏偏睇唔明 :^(
李商隱係短短幾句入面
已經充分咁講左中國傳統典型嘅宇宙觀 :^(
所有嘅事物,都係二元對立嘅辯證
即係生即係死,愛即係恨,完滿即係缺憾
最能夠呈現呢種思想嘅例子係《周易》六十四卦
六十三卦既濟
六四十卦未濟
完結,即係開始,一切都係不斷循環 :^(
正因為咁,「荷葉」代表左一切客觀存在嘅事物
萬物一出現係呢個世界,荷葉一出生果一刻
春天嘅時候萬物滋生,已經代表「春恨生」
埋伏左佢消逝於世嘅因子
所以隨往時間過去,事物變化
荷葉係必然會枯萎,萬物一定會滅亡
「秋恨成」,生之於死,係一體兩面
現代哲人話:「人是向死的存在」 :^(
李商隱呢一首詩何止講人,萬物生,萬物亦死
:^(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前兩句以象徵比喻說明哲理
後兩句,將詩人李商隱嘅深情表達得極好 :^(
從客觀萬物之變化生滅,走回詩人主觀嘅感性心靈
一切都係李商隱嘅人生感悟,係詩人真實咁經驗過 :^(
可能係家人,可能係愛侶,可能係朋友
李商隱就算體驗生命嘅無常
李商隱就算知道死亡嘅必然
但佢更加明白到「身在情常在」嘅存在過程 :^(
起點同終點都唔係最重要
最重要嘅係過程,係呢種過程只要人身尚存
亦都代表左我地感情常在
我地必須經驗呢一切嘅事物 :^(
由「深知」對「悵望」,係一個強烈嘅對比
詩人會認為消逝係「恨」,正因為佢有「愛」
感情常在,喜怒哀樂,愛恨交纏不清
正因為人有感情,先會有咁多遺憾
「深知」哲理,係無方法解決人生嘅種種遺憾 :^(
所以詩人只有「悵望」江水嘅流逝
「天地有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連天地都解決唔到嘅事,凡人又點會解決到呢?
我地可以做嘅,亦都唯有好好咁感受一切
正如李商隱好好咁望住流水,好好咁聽住水聲 :^(
暮秋獨遊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追返之前呢首先..... :^( :^( :^(
---正如戈登巴打所講,呢首詩用詞好簡單,雖然句式用詞都有重複(例如「荷葉」、「時」、「恨」),不過真係好有深意,佢亦令我諗起李商隱既另一首名作「夜雨寄北」(唔知會唔會講呢?) :^( :^(
首先詩題已經營造咗詩人嘅心境:「暮秋」、「獨」;另外詩人嘅著眼點放嘅竟然係荷葉,而唔係荷花,呢樣野幾有趣。但無論花又好、葉又好,邊樣靚d都好,一樣生有時、死有時 :^( :^(
生成枯死只係一刻既事,但每一刻都有唔圓滿,唔完備嘅野,因為你擁有呢一刻嘅 "生",喺呢一刻你亦無 "成"、"枯"、"死"或其他既可能性,可以話,詩人怕嘅唔係由生至死,而係每一個當下,都有佢既缺失 :^( :^(
接落去既「深知身在情常在」,亦係解釋咗呢個道理,身在情常在,詩人無法搣乜肉身與感情,正如佢所見既荷葉,無論生死都會處身於江水之上。最後一句有意思既係──詩人唔係聽江水既聲,而係去望。「江頭」亦有一切源頭既意思,令成首詩真係達到帶有哲理、生命既層次,雖然係咁,李商隱始終都係一個詩人,感性高於理性,所以先至會用「悵」呢個字... :^( :^(
多謝巴打介紹呢首好詩!
香港代表 :^(
:^(
佔中詩 :^( :^(
好膠
好多阿伯鍾意寫呢種
仲出埋書 :^(
咁都出得書! :^(
認真認為呢種文筆走去寫古詩format 總係帶有些少柒氣 :^(
:^(
等待與幻想情人之書
讀李商隱無題四首其一(來是空言去絕蹤)ep.13
我地讀左咁多首李商隱嘅愛情詩
就算唔知佢生平
都可以感受到佢有幾受愛情折磨 :^(
幾乎首首寫愛情都係悲哀
可以想像,李商隱受情所困
愛情對於佢,係一件好重要嘅事 :^(
李商隱係同王茂元個女結婚之前
幾段愛情都係悲劇收場 :^(
結婚之後,雖然老婆都好好
但因為李商隱「沈淪下僚」成日走黎走去
佢地都係聚少離多,無點安定落黎
而佢老婆又早死過佢,對佢打擊好大 :^(
一個人咁受愛情所折磨
好自然係會尋求超脫被情所困嘅方法
所以李商隱對佛教道教都好有研究 :^(
我地係好多詩入面見到佢用佛道典故
:^(
無題四首其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第一句就充分講左愛情常見嘅悲哀:失約
能夠將情人失約,不守諾言嘅情況
用短短一句就講哂出黎 :^(
「空言」,乃指早有諾言
「絕蹤」,講緊不見蹤影
大家不妨記低呢句,將來實有機會用 :^(
第二句講緊詩人係相約之地苦等
好似大家平時係街邊等人咁
「月斜」,望住月光漸漸推移
影子慢慢被月光擠開
「五更鐘」都打響啦,已經就快天光
情人嘅身影,情人嘅諾言
到底去左邊呢? :^(
:^(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你知唔知道,我又夢見你啦 :^(
係夢入面,我地分開得好遠好遠
而我心入面係知道,呢次之後我地唔會再見
我不斷咁喊住叫你個名,但係你
但係你無再轉頭望我一眼
我好急好急咁寫左封情書
墨汁都未磨得好
但我怕慢左呢一秒,就錯失你 :^(
就算寫出黎嘅字唔好睇
我都無所謂,我一定要寫呢封信比你
:^(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金翡翠:以金絲線綉成翡翠鳥圖案嘅幃幕
麝薰:麝香薰染
微度:輕輕飄入
繡芙蓉:繡上芙蓉圖案嘅斗帳
上面四句係李商隱嘅自白
到左呢兩句,李商隱等唔到回覆
詩人已經開始走火入魔 :^(
瘋狂FF呢位失約嘅情人到底做緊咩
比情人放飛機,加埋不見蹤影 :^(
李商隱就係到幻想,其實佢係咪陪緊第二個人?
佢唔再搵我,係咪因為有更好嘅歸宿?
佢係咪係床到,同其他人做緊平時同我做嘅事?
:^(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呢到嘅「蓬山」係神仙典故
好耐以前,有兩個人叫劉晨、阮肇
佢地有日行山迷路,咁就遇見山中仙子
仙子仲做埋老婆,過得好開心 :^(
點知落山先發現原來已經過左幾百年
仲要返上山已經搵唔返仙子啦
詩人係呢邊嘅比喻係好癲嘅
典故入面,劉郎已經好慘,好想搵返仙子 :^(
而李商隱竟然話自己希望見返情人
仲要比劉郎難上一萬倍
李商隱就好似墜入左無窮無盡嘅愛情困局
不斷嘅等待,不絕嘅失望 :^(
係神仙典故入面,反而見到自己嘅悲哀
種種焦慮,形成佢對愛情瘋狂嘅幻想……
無題四首其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堆圖堆電影我都睇過,
好正呀! :^(
Ads
簡介基本古典文學概念:名句
兼讀李商隱無題詩(昨夜星辰昨夜風)ep.12
今次講李商隱呢首無題詩
入面有一句相信大家都會係電視機聽過: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大家又有冇諗過,點解呢句會咁出名呢?
其實名句選係古代已經有呢種書
而現代更加多,主要為左現代人精讀嘅需求
呢種選出名句嘅標準,著眼於「共同經驗」
詩歌>特定人事嘅題材>名句超越具體而至抽象>普遍人類共同經驗
讀者從「共同經驗」睇到自己嘅人生經歷
所以即使得一句,都可以好多FF空間
「句」同「篇」係文學討論成日見到嘅字
有名句未必係名篇
一句出名唔代表成篇都出名
一句寫得好唔係等於成篇都寫得好
我地評價文學作品時
都可以思考呢兩者之間嘅關係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昨晚」係表達時間
「畫樓」係地點,但唔係一個好明確嘅地方
詩人係到追憶緊尋日嘅事情
只係咁睇,無咩特別
但只要我地一讀出聲
就發現當中嘅「聲音之美」
近體詩按照平仄格律創作
必然會有節奏,呢一種節奏有時更係詩意
例如呢到詩人故意用兩次「昨夜」
呢一種特別句法,比人一種輕快嘅感覺
大家不妨讀多幾次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綵:彩色
靈犀:犀牛角。傳說犀牛係靈異之獸,條角叫做靈犀
山海經入面有隻「單翼鳥」
成日比人用黎創作詩歌
例如白居易嘅《長恨歌》: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李商隱正係化用左呢個浪漫嘅典故
兩人合而為一,先係一個整體
但我地卻唔能夠化為「雙飛翼」
即係愛情受到阻隔無方法一齊
前面講嘅係現實嘅困境
係客觀而無法改變嘅事實
但詩人係到話:
只要我地相愛,相知相重
就算現實有再多的難關
都唔會影響到我地之間嘅愛情
因為愛情,從來都係屬於心嘅國度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送钩:古代遊戲,把鉤互相傳送,藏係其中一個人手上,睇吓估唔估得中
分曹:分組
射:猜測
燈:燈謎
呢到係講緊詩人回憶尋日嘅事
似乎係一場公開嘅聚會
大家玩得好開心,但無人知道佢地嘅感情
一段無法公開嘅感情
就算相愛都要隱瞞,無方法光明正大一齊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嗟:嘆氣
蘭臺:京都文書省
類轉蓬:似蓬草咁係空中飛吓轉吓
呢到好簡單講緊李商隱聽到五更鼓聲
係時候起身番工啦
上馬出發去文書省做嘢
日日返工無咩貢獻都唔知做緊咩
好似香港人咁心靈係好空虛嘅
有人話,從「隔座送鉤春酒暖」以下
都只係客觀描寫,落於俗套
比人一種虎頭蛇尾,無言外之意
欠缺左一種可以回味嘅深刻
「有句無篇」,唔算得上係名篇
所以其實大家都唔會讀過佢後面四句
唔知大家又點睇呢?
不如係到再讀一次啦!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