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好期待玫瑰戰爭同Anne boleyn
應該係最出名既英國歷史
以前讀書個陣我係睇tudors同white queen先識 :^(
因為學校唔會教 :^(
玩EU4試過幾次比人excommunicated :^(
冇事嘅 教主好快就會轉人 :^( :^(
玩total war medieval 被開除教籍就"手動"轉教宗 :^(
Ads
玩EU4試過幾次比人excommunicated :^(
冇事嘅 教主好快就會轉人 :^( :^(
玩total war medieval 被開除教籍就"手動"轉教宗 :^(
要新教宗要係自己人先可以入返會 :^(
試過新教宗係敵國既人
仲要搬左去非洲
搞到白打一場 :^(
玩EU4試過幾次比人excommunicated :^(
冇事嘅 教主好快就會轉人 :^( :^(
玩total war medieval 被開除教籍就"手動"轉教宗 :^(
要新教宗要係自己人先可以入返會 :^(
試過新教宗係敵國既人
仲要搬左去非洲
搞到白打一場 :^(
打eu4老撚都同papal state improve relations :^(
玩EU4試過幾次比人excommunicated :^(
冇事嘅 教主好快就會轉人 :^( :^(
玩total war medieval 被開除教籍就"手動"轉教宗 :^(
玩EU4試過幾次比人excommunicated :^(
冇事嘅 教主好快就會轉人 :^( :^(
玩total war medieval 被開除教籍就"手動"轉教宗 :^(
要新教宗要係自己人先可以入返會 :^(
試過新教宗係敵國既人
仲要搬左去非洲
搞到白打一場 :^(
打eu4老撚都同papal state improve relations :^(
點解唔直接玩papal state :^(
跟住落嚟就到新環節--溏心風暴嘅時間。今次嘅主角係啱啱加冕為英格蘭國王嘅小亨利(Henry the Young King)。血氣方剛嘅小亨利好快就發現自己個王位有名無實,無得大展拳腳,跟住老竇亨利又將鄉下安茹封俾細仔約翰,擺明偏心。得到岳父法王路易七世支持嘅小亨利,聯同兩個細佬,阿基坦嘅理察同埋布列塔尼嘅傑佛里,進攻諾曼第。與此同時,亨利老婆愛琳娜大佢成12年,當時已經年老色衰,亨利於是另覓新歡。地位受到威脅嘅愛琳娜於是女扮男裝,諗住走去投靠啲仔,點知中途被亨利嘅人捉住,之後被老公囚禁達十年。
亨利反應迅速,趕走入侵諾曼第嘅叛軍後,又過去英格蘭打小亨利,成功阻止忤逆仔嘅入侵,而同樣血氣方剛嘅理察又同小亨利有拗撬,亨利乘機大破叛軍。過咗冇耐小亨利又病逝,佢臨終之前懇求老竇寬恕佢嘅罪過,嚟見佢最後一面。但係亨利恐防有詐,於是剩係派人送個先王亨利一世帶過嘅戒指,當係寬恕嘅象徵。可憐生在帝王家,父子最後都係無法相見。
小亨利嘅死結束咗叛亂,亨利按照原定計劃,將大片土地分俾細仔約翰,理察同傑佛里保留佢地嘅領地。依個時候金雀花王朝又迎嚟一個剋星,1180年,菲臘二世(Philp II Auguste)繼承法國王位,佢一心想為法國收復被金雀花王朝佔有嘅故土,將會為亨利父子帶嚟好多麻煩。菲臘二世龍椅都未坐暖,就立即行動,要求亨利立理察為王儲。
:^(
金雀花王朝死敵--菲臘二世
亨利偏心於約翰,於是拒絕要求,據聞仲打算收番理察嘅封地。理察諗都唔使諗,即刻聯同菲臘二世嘅法國大軍,再次起兵反抗老竇,喺勒芒之戰(Battle of La Mans)大敗身患重病嘅老國王。亨利被逼答應理察嘅全部要求,當時議和會議上嘅亨利憔悴到不似人形,嚇到菲臘都要除低斗篷舖喺地下,等亨利可以坐喺地下而唔係跪喺度,但係亨利拒絕佢嘅協助。
亨利好快就進入瀕死階段,佢啲仔死嘅死,反嘅反,身邊剩係得番私生子另一個傑佛里,難怪佢喺病榻上同傑佛里講:「你先係朕真正嘅仔,其他全部都係私生子!唉!濕撚晒!」1189年,金雀花王朝開國君主亨利二世逝世,一代英主竟然落得如斯下場,著實令人唏噓。
亨利二世死後由忤逆仔理察繼位,是為擁有英英英格蘭,諾諾諾曼第雙王位嘅Richard一世。留意返,理察個別稱唔係真係叫忤逆仔,佢個別稱相信唔少人都聽過,佢就係嗰位獅心王理察(Richard the Lionheart)。呀Richard征戰一生,故事非常精彩,佢嘅時代亦係英雄輩出,事不宜遲,即刻去講!
聽日先講
Ads
呢篇好正!
補充我玩《成吉思汗4》嘅前文空白。
一開game,菲臘2同獅心已開波,仲要約翰綁走咗獅心,我睇到R晒頭,估唔到菲臘2同獅心合作過
位於卡地夫(Cardiff)的羅埃林大帝銅像
平心而論,約翰的確遺傳咗佢老竇卓越嘅行政能力,佢一邊招兵買馬,一邊組織工程團隊,建立新式戰船同攻城武器,用咗一年就建立一支強大嘅遠征軍。之但係再打得嘅仆街,都係一個仆街。依個時候佢又搞搞震,粗暴干預坎特伯雷大主教嘅選舉,安插親信擔任。咁啱當時嘅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III)係個強人,佢向英格蘭下達禁教令,表示不滿,但係約翰睬佢都有味。英諾森三世索性使出大絕--開除教籍,或稱絕罰令(Excommunication)。
絕罰令簡單嚟講,就係踢你出教會。禁教令同絕罰令嘅分別,就好似警察被停職處分同革職嘅差別。被絕罰者雖然都係基督教徒,但係就同天主教會隔離,唔可以參加任何教會活動例如領聖體咁,得唔到教會嘅救贖,邊個同佢喺宗教上有接觸都會被絕罰,其實即係宗教上嘅杯葛。君主被絕罰,等同將佢同佢嘅子民隔開,人民會覺得係個天要收佢,破壞性極大。
絕。罰
歷史上有無數君主被下達絕罰令,下場都唔係幾好。好似當年神羅皇帝亨利四世被教皇絕罰之後,仲要親自由德國步行到羅馬,冒著風雪,著住破爛嘅衣服,喺教皇城堡門前等咗跪喺度三日三夜先令教皇收回成命,史稱嘉諾撒之行(Road to Canossa)。咁當然亦有唔少人當絕罰令冇到,最串嘴嘅有兩個,一個叫馬丁路德(冇金),另一個係約翰嘅子孫,遲啲會上場。
嘉諾撒之行
去到近代,由於梵蒂岡嘅影響力冇以前咁大,所以絕罰令嘅威力大大降低,而家絕罰令嘅對象,多數都係啲違反人權嘅茂利,或者自稱最接近神嘅男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