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長撚]有冇朋友有興趣聽戰國史?(2)
堺雅人 2017-2-11 01:24:54
再正如早雲公所講,秀次已經建立軍威(參戰紀州、四國、小田原城、平定九戶政實),治內又有京都管理經驗,有起碼十年既優越經驗不選,偏偏倚重個細二十三年,又未經教育及評估既細路,做老細都識搵接班人,秀吉真係不合格

揾親生仔繼承自己就係人之常情
但當時風俗養子繼承大統都係冇咩唔合理
秀次可以話名正言順仲要連關白都做埋
實情係大把方法根本唔駛廢左佢
大可以塞秀賴俾佢做養子同指定做佢繼承人其實都已經解決都問題

秀吉應該係一心一意要自己個仔繼承
無論係分天下定做養子 都排除唔到秀吉死後秀次會奪自己個仔權 由其係秀吉同秀次有衝突之後 秀次係秀吉眼中唔再係聽話既棋子 到最後要殺哂秀次一家 都係要防止有人奪到個仔權


但係佢嗰仔養唔養得大都未知 冇理由咁快殺秀次嘅
:^(

怕自己死得快,要先幫個仔清除d 障礙物

不過呢件事反而睇到

一、好似上面咁講出身問題:秀吉並無咩家門負擔,因為唔係出身武士同又唔係名門歷史,反而無家門永遠第一既唸法

二、秀吉好覺得每個人,就算佢死左之後,都會擁護豐臣家,特別有左五大老互相制衡呢個方法之後,所以個仔既敵人得返秀次,呢個時候係迫切性上,血統>家門考慮

三、自己老來得子,太閣比人笑左咁耐粒姑都生唔出,最後終於出返口氣,無理由呢個寶貝仔無得坐正

四、歷史上都不乏養子同親人/養父既鬥爭/兵變,寶貝仔無權無地位都未最弊,最弊可能連命都無埋,傾分天下就已經有呢個考慮

五、其實佢自己都唔多like 秀次啦,間唔中都屌佢幾鑊,唔欣賞佢做事方針,係衰自己無仔先唔可以益外人下無奈比佢

自己比個關白佢做,雖然比左d 政事佢搞,但都只係d 無關痛癢既事,軍政大權、決定權從來無落過個養子手上,同其他大名讓個家督出黎退隱做法唔同,唔好話比佢接班,就連對佢基本信任都未夠

之後到有個仔出黎,呢條友反而變左外人,加上條友又唔識做,無主動話要退位,唔攞佢開刀都幾講唔過去

Ads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11 16:06:11 萬曆朝鮮之役 - 豐臣軍再度強攻

1597年2月,豐臣秀吉再度出征朝鮮,作戰方案定為進攻全羅道、忠清道,本次依然由四國、九州、西國大名為主,京都以東既大名留守據地,計劃兩年後才到朝鮮接應。

今次豐臣軍共分左右兩軍,陣容如下:
左軍: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長、宗義智、松浦鎮信、蜂須賀家政、毛利吉成、生駒一正、島津義弘、島津豐久,以及伊東、高橋、相良、有馬家等九州大名

右軍:毛利秀元、加藤清正、黑田長政、長宗我部元親、鍋島直茂、中川清秀次子 - 中川秀成

水軍: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脇坂安治、來島水軍等

今場戰役安排小早川、立花兩家負責南朝鮮各城防守,豐臣總軍力達到14萬人,比上次規模更為盛大。

:^(


紅色為慶長之役路線

然而,響戰爭開始前,隱居既五大老小早川隆景病逝,養子小早川秀秋早於兩年前繼承家督,而論資排輩,就由上杉景勝補上五大老。

而明朝方面,以麻貴、楊鎬及三萬先行既明軍據守開城、漢城、忠州、全州等地,然後再任命邢玠負責遼東、保定軍務,隨後出發,今次明朝計劃水陸並進,與四年前只用陸軍既方案不同。

朝鮮方面,由於李舜臣在1594年議和期間,三度擅自出兵攻打南部巨濟島(3、9、10月),卻陷入膠著,被朝鮮降職並改由元均率領水軍。

6月,李舜臣奉命阻礙豐臣軍登陸,但因為南海岸幾乎被敵軍控制,擔心有埋伏而停止,被元均讒言處罰,下令白衣從軍。

然而元均並不如李舜臣積極,6月18日元均奉命出擊,然而隔日響安骨浦一帶被豐臣水軍擊沉三十艘船,部份將軍戰死,便退到閑山島重整旗鼓。7月7日為補給水源登陸,又被豐臣軍伏擊戰敗,元均慘被朝鮮軍統帥 - 權慄喝斥無能。

7月14日,元均再度出擊,隔日在漆川梁停泊,藤堂高虎收到情報後,水陸並進出擊,16日早上以困獸鬥包圍朝鮮水軍,一場殺戮盛宴就此展開,豐臣軍擊沉多艘朝鮮戰船,島津義弘率領陸軍截殺逃兵,主將元均、李億祺、崔湖等全部陣亡,160戰船被俘獲,朝鮮水軍響此戰幾近毀滅,而豐臣軍趁機西上全羅道。而李舜臣臨危受命,重返水軍統帥,但手上只剩下12艘板屋船,於是重組水軍。

:^(


漆川梁海戰 朝鮮水軍幾乎全滅

小插曲,視織田信長為一生死敵,籌組「信長包圍網」既前室町幕府最後將軍 - 足利義昭逝世,晚年義昭獲豐臣贈予槙島城,並且受任「御伽眾」,閒時與秀吉交流治理心得,觀乎義昭一生,雖然早年顛沛流離,但最終能安享晚年,已算幸福。

8月,豐臣兵分兩路清掃西部全羅道、東部慶尚道,首先全羅道方面,豐臣左軍於8月12日進攻南原城,由明朝將領楊元率六千人把守,豐臣軍以鐵砲及攻城塔進攻四日,最終聯軍被人數壓倒,南原城失陷,共五千兵力戰死,明軍副將、朝鮮主要將領悉數戰死,楊元雖成功突圍,但隨後被明朝處決。

同一時間,右軍沿梁山、昌寧等地,進攻黃石山城,呢座城地勢險要,係通往全羅道、慶尚道既咽喉重鎮,8月14日加藤清正、鍋島直茂、黑田長政三面圍城,於16日趁夜發動總攻擊,豐臣軍斬殺350人以上,不計隨後追擊斬殺既朝鮮軍。

8月24日豐臣右軍繼續西上,攻破全州城,響豐臣左、右軍掃蕩下,慶尚道、全羅道失陷,漢城幾乎失去所有屏障,豐臣軍繼續兵分四路北上。9月1日,毛利秀元、加藤清正等抵達公州城,明軍認為難以抵禦,將戰線退到漢城一帶,豐臣軍輕取公州城。

9月6日,明朝將領麻貴、楊鎬前往水原,朝鮮軍亦把守清州(朝鮮)抵禦豐臣軍。隔日早上,黑田長政部下黑田直之、栗山利安先鋒抵達稷山附近,見到漫山明軍駐守,又遭遇明軍先鋒,黑田直次等人商議下,認為應「一舉進攻,等殺敗敵人時趁機撤退」,於是率領鐵砲隊齊射明軍,明軍陣腳大亂後,重整後再度反攻,擊破黑田先鋒隊。

黑田長政本隊亦抵達增援,派後藤基次(又兵衛)佔據高地來回奔走,製造豐臣有大量援軍既假象,令明軍一時撤退,而黑田直之得脫後亦暫時退兵休息,兩軍各自求援。隔日,黑田長政再度出擊,但被明將解生響援軍掩護下陷入苦戰,毛利秀元本隊抵達並側擊明軍,明軍大敗而退,黑田長政趁機佔據稷山城。

:^(


豐臣陸軍一路上勢如破竹

同一時間,豐臣水軍沿全羅道南岸西進,抵達蘭浦沖一帶,李舜臣將先前漆川梁既敗軍收集,但只有十幾艘大船,眼見劣勢便於9月15日退到珍島、鳴梁海峽一帶,利用當地天險防守,藤堂高虎收到消息,就率領幾十艘中型戰船前往鳴梁海峽。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11 16:06:22 9月16日,李舜臣將13艘戰船排成一列,死守鳴梁海峽,背後佈置百幾艘漁船為疑兵,藤堂高虎雖然有嚇倒,但細心觀察知道自己佔優,立即進攻。李舜臣雖穩定軍心,但其他船隻都退到海面,來島通總率先襲擊李舜臣,結果被李舜臣擊潰,來島通總陣亡。

隨後藤堂高虎出擊,李舜臣怒屌後退既戰船,於是全軍回歸作戰,但數量上仍處於劣勢,於是李舜臣將來島通總首級懸掛,鼓舞士氣並發動總攻擊。豐臣水軍響鳴梁海峽既亂流中難以脫身,三十幾艘戰船被撞毀,藤堂高虎身受重傷,撤離鳴梁海峽。

李舜臣雖然勝利,但聽到全羅道失陷既消息,立即收軍北退,向明朝水軍求援,而豐臣水軍再返黎時早已人去樓空,繼續依作戰計劃北上。

:^(


鳴梁海戰 布陣圖

有關鳴梁海戰,最大爭議就係朝鮮大肆誇飾李舜臣以13艘船擊破333艘豐臣軍船,實際上《宣祖實錄》、日本既史料都係提到幾十艘。另外朝鮮史料上,一直宣傳李舜臣有先見之明,用「鐵索阻斷戰術」妨礙豐臣軍,但相關訊息並不在李舜臣戰後既親筆記錄提及,反而「撞沉戰船」呢點有被李舜臣提及,而後來有歷史學家亦判斷鳴梁海戰係接舷戰為主。

最後,朝鮮至今教科書仍然吹噓鳴梁海戰徹底阻止日軍西進,但實際上當時朝鮮西部陸路全線失陷,戰後李舜臣亦被迫撤退,所以應該叫「贏了戰術,輸了戰略」。

:^(


鳴梁海戰 事實上傾向接舷戰 (《鳴梁》 劇照)

豐臣軍成功依作戰計劃行進,由於明朝、朝鮮聯軍已經穩固漢城防衛線,為長期統治,秀吉下令南部各地修築城池。加藤清正、毛利秀元、淺野幸長擴建文祿年代已修築既蔚山城,明朝、朝鮮收到消息後,知道加藤清正厲害,打算一舉擊破重振士氣,所以負責朝鮮事務既楊鎬、麻貴,以及朝鮮統帥權慄於12月下旬一齊出擊,約57000人殺向蔚山城

:^(


明朝進攻蔚山城

當時工程尚未完成,毛利秀元已回到釜山,準備返日本放假,淺野幸長在城外臨時營地駐紮,加藤清正去西生浦城視察。點知12月22日明朝先鋒急襲蔚山城,殺死幾名毛利家臣,淺野幸長救援後被明朝引誘擊敗,豐臣軍死守蔚山城求救。加藤清正立即回城指揮,但被聯軍利用未完成既地點攻擊,豐臣軍於是退到內城死守。

12月24日,聯軍攻打內城,被豐臣軍以鐵砲雨構成嚴重損失。12月25日明軍表示休息,朝鮮軍權慄單獨攻城,又被鐵砲雨擊退,直到28日聯軍企圖火燒城池,但響傷亡慘重下無疾而終。雖然多次死守成功,但豐臣守軍嚴重缺糧,飢寒交迫下終會捱不住,加藤清正向小早川秀秋求救,但對方準備返日本放假,反叫清正:「你自己戰死啦。」典型打工仔模範。

29日,楊鎬派人入城,要求蔚山城投降,加藤清正誓死不降。其實,呢個係明朝緩兵之計,以防豐臣援軍即將抵達。

1598年1月,蔚山城響明朝大舉進攻下陷入絕境,豐臣各地將領終於收到消息,宇喜多秀家下令鍋島直茂、黑田長政、蜂須賀家政、毛利吉成等人先出發,明軍楊鎬亦趁豐臣軍出擊,分兵予高策偷襲釜山,而擋在前方的部隊,正是當年抗擊李如松既猛將 - 立花宗茂。

蔚山城之戰到底如何發展?且待下回分解

次回

「萬曆朝鮮之役」
第一次蔚山城之戰
豐臣秀吉歸天 - 豐臣撤退開始
露梁海戰 - 萬曆朝鮮之役落幕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11 16:07:39 完埋萬曆朝鮮之役、日本留守人士既歷史後,就要進入「終章 - 德川家康篇」了
:^(
指原莉乃旦那樣 2017-2-11 16:14:20
完埋萬曆朝鮮之役、日本留守人士既歷史後,就要進入「終章 - 德川家康篇」了
:^(

:^(
:^(
:^(
Dom祖舜落街 2017-2-11 22:27:39 其實秀吉份人咁多疑,點解佢晚年唔搞9德川家康,唔通佢真係覺得德川家康咁忠心?
指原莉乃旦那樣 2017-2-12 01:02:08
其實秀吉份人咁多疑,點解佢晚年唔搞9德川家康,唔通佢真係覺得德川家康咁忠心?

唔係唔想搞,係無辦法搞,因為家康勢力係到秀吉晚年已經好大,五大老制度已經係搞9緊佢,只不過咁都俾家康化解到
:^(
Dom祖舜落街 2017-2-12 01:05:37
其實秀吉份人咁多疑,點解佢晚年唔搞9德川家康,唔通佢真係覺得德川家康咁忠心?

唔係唔想搞,係無辦法搞,因為家康勢力係到秀吉晚年已經好大,五大老制度已經係搞9緊佢,只不過咁都俾家康化解到
:^(

秀吉在生既時候搞9佢,我覺得東軍唔會有咁多人,同埋西軍唔會咁多二五仔囉
:^(

其實俾秀次繼承可能已經得
:^(
Dom祖舜落街 2017-2-12 01:11:15 同埋做乜唔叫關東做先鋒打朝鮮,秀吉叫到其實都冇得推啦,西國,四國,九州就出兵,關東就養精蓄銳,此消彼長下其實已經好蝕,秀吉晚年好多決定都好難理解
:^(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12 08:17:51
其實秀吉份人咁多疑,點解佢晚年唔搞9德川家康,唔通佢真係覺得德川家康咁忠心?

唔係唔想搞,係無辦法搞,因為家康勢力係到秀吉晚年已經好大,五大老制度已經係搞9緊佢,只不過咁都俾家康化解到
:^(

秀吉在生既時候搞9佢,我覺得東軍唔會有咁多人,同埋西軍唔會咁多二五仔囉
:^(

其實俾秀次繼承可能已經得
:^(

東軍D大名主要有2個來源
一堆係武鬥派大名
一堆就係受秀次事件波及奶左野個堆
實際上同家康本人真係叫好好關係既係得伊逹政宗呢D少數
秀吉年代佢只係位高勢力根本無咁大
係秀吉死左豐臣家無主家臣內鬥俾左位佢上先有咁大勢力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12 09:39:29
同埋做乜唔叫關東做先鋒打朝鮮,秀吉叫到其實都冇得推啦,西國,四國,九州就出兵,關東就養精蓄銳,此消彼長下其實已經好蝕,秀吉晚年好多決定都好難理解
:^(


秀吉最初就係想打低朝鮮,將朝鮮分封俾忠心既西國大名,去抗衡帳面勢力高於自己既德川家康,以及一眾關東、奧州大名

同時,關東去朝鮮已經要走大半個日本,再渡海,士氣都唔好得去邊,秀吉點會搵班冗員打仗?最後,西國、九州距離名護屋城近,更方便補給

呢個係我分析任用西國大名既原因

Ads

指原莉乃旦那樣 2017-2-12 11:00:10
同埋做乜唔叫關東做先鋒打朝鮮,秀吉叫到其實都冇得推啦,西國,四國,九州就出兵,關東就養精蓄銳,此消彼長下其實已經好蝕,秀吉晚年好多決定都好難理解
:^(


秀吉最初就係想打低朝鮮,將朝鮮分封俾忠心既西國大名,去抗衡帳面勢力高於自己既德川家康,以及一眾關東、奧州大名

同時,關東去朝鮮已經要走大半個日本,再渡海,士氣都唔好得去邊,秀吉點會搵班冗員打仗?最後,西國、九州距離名護屋城近,更方便補給

呢個係我分析任用西國大名既原因

反而係西國兵去曬關東兵無動員過,對之後關原之戰有無咩影響,係未真係會令東軍勝利的其中一個原因?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12 11:12:00
同埋做乜唔叫關東做先鋒打朝鮮,秀吉叫到其實都冇得推啦,西國,四國,九州就出兵,關東就養精蓄銳,此消彼長下其實已經好蝕,秀吉晚年好多決定都好難理解
:^(


秀吉最初就係想打低朝鮮,將朝鮮分封俾忠心既西國大名,去抗衡帳面勢力高於自己既德川家康,以及一眾關東、奧州大名

同時,關東去朝鮮已經要走大半個日本,再渡海,士氣都唔好得去邊,秀吉點會搵班冗員打仗?最後,西國、九州距離名護屋城近,更方便補給
呢個係我分析任用西國大名既原因

呢點其實唔多合理
好似島津毛利個D對佢又有咩忠心可言
都係第二個合理D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12 11:28:47
同埋做乜唔叫關東做先鋒打朝鮮,秀吉叫到其實都冇得推啦,西國,四國,九州就出兵,關東就養精蓄銳,此消彼長下其實已經好蝕,秀吉晚年好多決定都好難理解
:^(


秀吉最初就係想打低朝鮮,將朝鮮分封俾忠心既西國大名,去抗衡帳面勢力高於自己既德川家康,以及一眾關東、奧州大名

同時,關東去朝鮮已經要走大半個日本,再渡海,士氣都唔好得去邊,秀吉點會搵班冗員打仗?最後,西國、九州距離名護屋城近,更方便補給

呢個係我分析任用西國大名既原因

反而係西國兵去曬關東兵無動員過,對之後關原之戰有無咩影響,係未真係會令東軍勝利的其中一個原因?

其實唔多係
關原個陣西軍大名動員人數
係多過東軍成三分一都有
當然呢個係因為逐石計西軍大名動員人數係多過東軍
可以咁主要係因為當時三成有法子用大阪既錢糧黎做軍需
:^(
Dom祖舜落街 2017-2-12 11:32:59
同埋做乜唔叫關東做先鋒打朝鮮,秀吉叫到其實都冇得推啦,西國,四國,九州就出兵,關東就養精蓄銳,此消彼長下其實已經好蝕,秀吉晚年好多決定都好難理解
:^(


秀吉最初就係想打低朝鮮,將朝鮮分封俾忠心既西國大名,去抗衡帳面勢力高於自己既德川家康,以及一眾關東、奧州大名

同時,關東去朝鮮已經要走大半個日本,再渡海,士氣都唔好得去邊,秀吉點會搵班冗員打仗?最後,西國、九州距離名護屋城近,更方便補給

呢個係我分析任用西國大名既原因

反而係西國兵去曬關東兵無動員過,對之後關原之戰有無咩影響,係未真係會令東軍勝利的其中一個原因?

其實唔多係
關原個陣西軍大名動員人數
係多過東軍成三分一都有
當然呢個係因為逐石計西軍大名動員人數係多過東軍
可以咁主要係因為當時三成有法子用大阪既錢糧黎做軍需
:^(

動員你講緊真係落手打,定計埋食花生個d
:^(
Dom祖舜落街 2017-2-12 11:39:44 如果叫關東打朝鮮個目的就唔係為左贏啦,為左消耗家康實力。不過當時秀吉好似完全冇諗過用征朝鮮做權鬥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12 11:49:22
同埋做乜唔叫關東做先鋒打朝鮮,秀吉叫到其實都冇得推啦,西國,四國,九州就出兵,關東就養精蓄銳,此消彼長下其實已經好蝕,秀吉晚年好多決定都好難理解
:^(


秀吉最初就係想打低朝鮮,將朝鮮分封俾忠心既西國大名,去抗衡帳面勢力高於自己既德川家康,以及一眾關東、奧州大名

同時,關東去朝鮮已經要走大半個日本,再渡海,士氣都唔好得去邊,秀吉點會搵班冗員打仗?最後,西國、九州距離名護屋城近,更方便補給

呢個係我分析任用西國大名既原因

反而係西國兵去曬關東兵無動員過,對之後關原之戰有無咩影響,係未真係會令東軍勝利的其中一個原因?

其實唔多係
關原個陣西軍大名動員人數
係多過東軍成三分一都有
當然呢個係因為逐石計西軍大名動員人數係多過東軍
可以咁主要係因為當時三成有法子用大阪既錢糧黎做軍需
:^(

動員你講緊真係落手打,定計埋食花生個d
:^(

當然唔係全部有上戰場
呢到只係講動員數
西軍一部分動員左既兵力係大阪冇打過
好似秀賴既御馬迴御見眾個堆仲有毛利輝元都有成萬人係大阪加埋都幾萬人
關原既西軍本隊8萬人左右(出工不出力先唔講)
加埋係大津城同田邊城各自有萬幾人係關原同時打緊
仲有唔少係係關原到大阪附近趕唔到去關原戰場
(而且都仲未計上杉)
相反東軍帳面上係得關原七萬人加上中山道三萬幾人
仲要家康係關原本陣個三萬人都唔知打唔打得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12 11:53:16
同埋做乜唔叫關東做先鋒打朝鮮,秀吉叫到其實都冇得推啦,西國,四國,九州就出兵,關東就養精蓄銳,此消彼長下其實已經好蝕,秀吉晚年好多決定都好難理解
:^(


秀吉最初就係想打低朝鮮,將朝鮮分封俾忠心既西國大名,去抗衡帳面勢力高於自己既德川家康,以及一眾關東、奧州大名

同時,關東去朝鮮已經要走大半個日本,再渡海,士氣都唔好得去邊,秀吉點會搵班冗員打仗?最後,西國、九州距離名護屋城近,更方便補給

呢個係我分析任用西國大名既原因

反而係西國兵去曬關東兵無動員過,對之後關原之戰有無咩影響,係未真係會令東軍勝利的其中一個原因?

其實唔多係
關原個陣西軍大名動員人數
係多過東軍成三分一都有
當然呢個係因為逐石計西軍大名動員人數係多過東軍
可以咁主要係因為當時三成有法子用大阪既錢糧黎做軍需
:^(

動員你講緊真係落手打,定計埋食花生個d
:^(

當然唔係全部有上戰場
呢到只係講動員數
西軍一部分動員左既兵力係大阪冇打過
好似秀賴既御馬迴御見眾個堆仲有毛利輝元都有成萬人係大阪加埋都幾萬人
關原既西軍本隊8萬人左右(出工不出力先唔講)
加埋係大津城同田邊城各自有萬幾人係關原打緊個陣同時打緊
仲有唔少係係關原到大阪附近趕唔到去關原戰場
(而且都仲未計上杉)
相反東軍帳面上係得關原七萬人加上中山道三萬幾人
仲要家康係關原本陣個三萬人都唔知打唔打得
IU男友 2017-2-12 14:05:12 巴打們有冇睇過BBC個集《德川家康》,我前晚上網搵到黎睇,膠撚到
:^(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12 14:08:00
巴打們有冇睇過BBC個集《德川家康》,我前晚上網搵到黎睇,膠撚到
:^(


有呢回事?
:^(

不過鬼佬講日本就算啦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12 23:06:15 萬曆朝鮮之役 最終章

1598年1月2日,明、朝鮮以楊鎬、權慄帶兵圍攻蔚山城,得悉宇喜多秀家派出援軍後,分兵予高策偷襲釜山,當部隊抵達般丹時,猛將立花宗茂就擋在面前。當時正值暴雨,宗茂手上只有八百人,於是決定分三路夜襲,響立花宗茂既奮戰下明軍潰敗。

1月3日,毛利秀元放棄假期,與黑田長政、長宗我部元親水陸兩路抵達蔚山城,心急如焚既聯軍當晚大舉攻城,根據《宣祖實錄》記載,當晚聯軍攻到天光都無人登城,傷亡慘重。隔日聯軍決定分四隊撤退到慶州,吉川廣家把握機會突擊,豐臣主力亦一擁而上,明軍既浙江步騎兵走唔切被全滅,朝鮮軍亦死傷慘重。吉川廣家判斷出聯軍撤退路線,豐臣軍分三路追擊,殿後既盧繼忠部隊全滅。

:^(


加藤清正

呢個時候,「戰神」小早川秀秋終於出黎執雞,根據《淺野家文書》記載,明朝至少損失萬幾人,大量將士傷亡,而楊鎬率先退到慶州,謊報明軍勝利既消息,然而邢玠部下、贊畫主事丁應泰知道對方敗陣,卻態度傲慢,憤而提告,但楊鎬因為暫時有人撐腰而作罷。

雖然豐臣軍戰勝,但隨著轉向守勢且明軍投入數量多,豐臣軍戰線及兵力開始分散,於是宇喜多秀家、毛利秀元、蜂須賀家政向豐臣秀吉提出放棄蔚山、順天、梁山城,將戰線穩守東南釜山一帶,結果豐臣秀吉大怒,將三人及部分反對既家臣領地緊縮,將豐後國新地賜與福原長堯、熊谷直盛、桓見一直三人,築後及築前國新地予石田三成,但被拒辭,最終秀吉堅持三成擔任該區直轄地代官,賜與名島城。

3月,豐臣秀吉索性下令堅守順天、泗川、蔚山等城,並下令小早川秀秋、西國大名先退回日本等來年再出動,打算繼續「東亞征服」既美夢。然而,5月秀吉身患重病,召集五大老、五奉行以血押發誓遵守十一項遺言,並要求將死後入土安葬及封神。

6月,明朝終於懲治謊報消息既楊鎬,改由劉綎、邢玠水陸並進並十五萬人支援朝鮮,包括四川、浙江、廣東、廣西既兵團。

7月,豐臣秀吉再召集五大老,並拜託德川家康擔任豐臣秀賴既監護人,最終豐臣秀吉於8月18日病逝,結束其波瀾壯闊既一生。早年秀吉以一介農民屢建軍功,以超越時人既眼光奪取天下,然而晚年對朝鮮窮兵黷武、重視短利,表現與早年精明善變既形象大相逕庭,令豐臣政權埋下禍根。

豐臣秀吉死後,五奉行決定先隱瞞秀吉死訊,並逐步安排遠征部隊撤退。然而計劃不如現實,9月明朝、朝鮮聯軍決定分四路大舉南下,同時攻打蔚山城、順天城及泗川城,李舜臣亦與明朝水軍統帥陳璘進兵泗川、露梁一帶,誓要將豐臣軍逐出朝鮮,遠征軍團陷入前所未有既絕境!

:^(


明朝、朝鮮聯軍進攻路線

首先係東部戰線,聯軍由明朝將軍麻貴率領,人數接近三萬人,9月21日從慶州出發,再次進攻蔚山城,守城既依然係加藤清正,麻貴誓要報回上次戰敗之仇,但加藤清正無視麻貴挑撥而堅守不出。

立花宗茂再度從釜山出擊,9月25日乘著大霧以千人擊潰明軍先鋒,立花宗茂故意留力,大開營火引明軍夜襲,結果明軍果然中計,被立花宗茂兵分五隊伏擊。麻貴敗戰後擔心有疑兵,就集中包圍蔚山城,但圍到10月初都無變化,索性撤退返回慶州。

西部戰線方面,聯軍由明將劉綎、朝鮮統帥權慄率領,與水軍一同圍攻順天城,劉綎於9月19日抵達後,知道小西行長係左膠,所以提出「大愛和解」,松浦鎮信表示:「支那人係最狡猾、最不可靠既!」

但小西行長堅持和解,甚至出動僧侶團排成人鏈唱「今日之私」阻礙豐臣軍,自己出城,劉綎暗笑準備「迎接」時,伏兵卻忍唔住率先出擊,令小西行長終於夢醒,回城堅守。最初幾日聯軍大舉進攻不見成效,於是建造攻城兵器,結果10月2日被小西行長出城襲擊,火燒攻城兵器,朝鮮軍多名將領戰死。

隔日劉綎下令陳璘水陸兩路出發,夜襲順天城,李舜臣進諫順天城周邊多淺灘,只有潮漲先可接近,但陳璘堅持攻城,結果潮退後明朝有23首戰船擱淺,豐臣軍火燒戰船殺死不少明軍。之後水軍持續進攻,但響鐵砲雨下毫無斬獲,劉綎亦係按兵不動,靜候時機。

:^(


順天城

Ads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12 23:07:10 順天城、泗川、露梁海戰容明早再post
:^(
Dom祖舜落街 2017-2-12 23:49:28 立花宗茂真係戰神,痴撚線
:^(
潘朵拉(沙迦) 2017-2-13 00:16:10 日本睇落場場贏,點解都係佔得沿海
:^(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13 00:32:10
日本睇落場場贏,點解都係佔得沿海
:^(

前面有提到明朝、朝鮮已經穩守漢城一帶,北上無可能了,所以日本先靠築城打長期戰,遠征軍提到戰線太長,想退守反擊,係秀吉未訓醒堅持要打

同文祿既電擊戰唔同,當時只有雜牌朝鮮軍,而家係有明朝協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