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長撚]有冇朋友有興趣聽戰國史?(2)
書桓 2017-2-7 19:32:41

唔係架兩個朝貢國打仗明朝唔會唔理,而且朝鮮仲要係明朝最重要的屬國,你睇佢邊怨邊幫就知

第一次和議完全無朝鮮份, 加上明朝急於班師應付蒙古, 都無得點揀

:^(

係女真堀起之前蒙古係明最大威脅, 差唔多年年都會南侵搶野. 明長時間掉走咗李如松部隊對邊防有好大壓力

邊有呢回事
俺答封貢之後蒙古同明朝已經係冇咩大戰
就算係努爾哈赤當時都未成氣候
明朝係個六年真係冇咩急於班師既理由

你睇吓李如松點死
:^(

又關咩事
佢死個次韃靼進犯又唔係咩大規模進攻
係佢自己ON9啫
但總睇黎睇俺答封貢之後女真之前根本再冇大威脅
萬曆三大征個陣北方九邊邊防壓力可以話係有明一代最細時候
根本就冇影響過征朝
:^(
:^(

況且佢有唔係調哂所以遼東軍去
:^(
:^(

無大規模作戰都唔代表唔洗留兵鎮守
另外12,3 萬都已經係明可以負擔嘅最大遠征軍力
明都無錢應付長期作戰

Ads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7 19:45:44

唔係架兩個朝貢國打仗明朝唔會唔理,而且朝鮮仲要係明朝最重要的屬國,你睇佢邊怨邊幫就知

第一次和議完全無朝鮮份, 加上明朝急於班師應付蒙古, 都無得點揀

:^(

係女真堀起之前蒙古係明最大威脅, 差唔多年年都會南侵搶野. 明長時間掉走咗李如松部隊對邊防有好大壓力

邊有呢回事
俺答封貢之後蒙古同明朝已經係冇咩大戰
就算係努爾哈赤當時都未成氣候
明朝係個六年真係冇咩急於班師既理由

你睇吓李如松點死
:^(

又關咩事
佢死個次韃靼進犯又唔係咩大規模進攻
係佢自己ON9啫
但總睇黎睇俺答封貢之後女真之前根本再冇大威脅
萬曆三大征個陣北方九邊邊防壓力可以話係有明一代最細時候
根本就冇影響過征朝
:^(
:^(

況且佢有唔係調哂所以遼東軍去
:^(
:^(

無大規模作戰都唔代表唔洗留兵鎮守
另外12,3 萬都已經係明可以負擔嘅最大遠征軍力
明都無錢應付長期作戰

係邊個同你當時講係九邊係軍力空虛無兵留守
:^(

第一次調兵只係調薊遼保定宣府大同呢D各調一部分兵
第二次後期佢增兵直情係從江浙四川一帶調
何來影響北方邊防
而且明朝財政係萬曆年間根本係未出事
張居正打落既老本仲夠佢食
出現財政危機要搞到加派已經係萬曆最後幾年既事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7 19:47:44
反而我想知豐臣軍點樣統治到朝鮮?當時既語言應該都有幾大既隔閡。
:^(

仲有我有一樣驚訝係漢城歡迎日軍呢點
:^(
真係可以睇到朝鮮政府幾咁有問題
:^(

有同化政策呢樣野
當年日韓交流其實係好頻繁
隨軍好似係有唔少通雙語既僧人
之係就要當地人學日文同日本風俗個堆
好似有記載係文禄之役佔領左漢城只係十一個月到但已經一街人講"倭語"

點解又會咁甘心樂意去學呢?

成支日本軍隊係到叫你學你會唔會唔"願意"

所以照資料咁講,我有d懷疑朝鮮義軍抗日的作用係未有咁大,當然我唔質疑海戰個邊,但我諗緊日軍係咩程度上俾朝鮮軍擊退
:^(

咁就當然唔係俾朝鮮軍擊退
朝鮮陸上義軍最大既威脅係係侵擾糧道上面
日軍文禄之役後期補給咁困難唔多唔少係因為朝鮮水軍截左唔少船
運到上岸都仲要俾班義軍搞到運上前線都有難度
朝鮮義軍作用係有好似第一次晉州城之戰
就保住左全羅道呢個後方俾李舜臣
幸州山城之戰更加算係吸引左日軍注意力俾左機會李如松偷左次靚雞(留番樓主講)
作用係有但前題都要有明軍係到吸引左日軍大部分注意
只可以講陸上既未必係決定性作用


碧蹄館、幸州山城未講住,今日主講李舜臣及李如松既平壤之戰。大致朝鮮軍貢獻,都正如早雲公所講,所以我認為朝鮮軍厲害在比小強更頑強既生命力。

然而,今日既韓國電視劇、電影一味幫呢堆小勝打飛機,卻不正視朝鮮當時倒米般既表現,呢點真係覺得今日既韓國人好惡頂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7 19:55:36 講到明朝我就痛恨中史教科書,寫完鄭和下西洋,提兩句張居正後就無限放大宦官問題、錦衣衛制度,卻對中間各種事件忽略,等人以為明朝衰敗100%係皇帝腐敗、重用宦官小人

打算第時睇《明朝那些事兒》補完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7 19:59:21
樓主每日要幾多時間準備?
宜家睇緊你之前介紹既毛利網

辛苦晒
:^(


毛利網blogger因為計劃出書,短期內唔會更新主線,不過睇佢分析介紹都別有一番味道。

至於準備⋯整左大方向,收拾細節應該都兩個鐘了
:^(
書桓 2017-2-7 20:38:51

:^(

係女真堀起之前蒙古係明最大威脅, 差唔多年年都會南侵搶野. 明長時間掉走咗李如松部隊對邊防有好大壓力

邊有呢回事
俺答封貢之後蒙古同明朝已經係冇咩大戰
就算係努爾哈赤當時都未成氣候
明朝係個六年真係冇咩急於班師既理由

你睇吓李如松點死
:^(

又關咩事
佢死個次韃靼進犯又唔係咩大規模進攻
係佢自己ON9啫
但總睇黎睇俺答封貢之後女真之前根本再冇大威脅
萬曆三大征個陣北方九邊邊防壓力可以話係有明一代最細時候
根本就冇影響過征朝
:^(
:^(

況且佢有唔係調哂所以遼東軍去
:^(
:^(

無大規模作戰都唔代表唔洗留兵鎮守
另外12,3 萬都已經係明可以負擔嘅最大遠征軍力
明都無錢應付長期作戰

係邊個同你當時講係九邊係軍力空虛無兵留守
:^(

第一次調兵只係調薊遼保定宣府大同呢D各調一部分兵
第二次後期佢增兵直情係從江浙四川一帶調
何來影響北方邊防
而且明朝財政係萬曆年間根本係未出事
張居正打落既老本仲夠佢食
出現財政危機要搞到加派已經係萬曆最後幾年既事

明財政不嬲都差, 張居正嘅一條鞭法美其名簡化稅制, 實際上啲官員舊稅新稅一齊收, 百姓負擔反而仲重咗
終其一朝, 明嘅兵力都唔多, 遼薊兩鎮更加係精銳之中嘅精銳, 長期派遣佢地對國庫/邊防係好大負擔
萬歷後期財政崩潰係已經講緊連糧餉都唔夠比, 所以中央先要逼袁崇煥/ 洪承疇主動出擊
159x 年嘅時候雖然無咁差, 但已經入不敷出, 加上明仲有好多野搞, 所以第一次停戰之後已經急急腳班師
其實我都係想講停戰之後明軍已經走咗, 宿吉接受冊封之後就算唔撤兵明都未必想再開戰
不過我唔離題啦, 想聽日本史
:^(
書桓 2017-2-7 20:44:54
講到明朝我就痛恨中史教科書,寫完鄭和下西洋,提兩句張居正後就無限放大宦官問題、錦衣衛制度,卻對中間各種事件忽略,等人以為明朝衰敗100%係皇帝腐敗、重用宦官小人

打算第時睇《明朝那些事兒》補完

明朝那些事兒當小說睇好啲
:^(

東林黨爭的確令明吏治敗壞, 係咪100%明亡原因當然可以商榷
傳統中史觀受儒家影響, 皇帝失德就朝代滅亡
又搞到離題, sor
:^(
傷心浩園餐 2017-2-7 20:52:25 新人留名
:^(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7 20:59:26

:^(

係女真堀起之前蒙古係明最大威脅, 差唔多年年都會南侵搶野. 明長時間掉走咗李如松部隊對邊防有好大壓力

邊有呢回事
俺答封貢之後蒙古同明朝已經係冇咩大戰
就算係努爾哈赤當時都未成氣候
明朝係個六年真係冇咩急於班師既理由

你睇吓李如松點死
:^(

又關咩事
佢死個次韃靼進犯又唔係咩大規模進攻
係佢自己ON9啫
但總睇黎睇俺答封貢之後女真之前根本再冇大威脅
萬曆三大征個陣北方九邊邊防壓力可以話係有明一代最細時候
根本就冇影響過征朝
:^(
:^(

況且佢有唔係調哂所以遼東軍去
:^(
:^(

無大規模作戰都唔代表唔洗留兵鎮守
另外12,3 萬都已經係明可以負擔嘅最大遠征軍力
明都無錢應付長期作戰

係邊個同你當時講係九邊係軍力空虛無兵留守
:^(

第一次調兵只係調薊遼保定宣府大同呢D各調一部分兵
第二次後期佢增兵直情係從江浙四川一帶調
何來影響北方邊防
而且明朝財政係萬曆年間根本係未出事
張居正打落既老本仲夠佢食
出現財政危機要搞到加派已經係萬曆最後幾年既事

明財政不嬲都差, 張居正嘅一條鞭法美其名簡化稅制, 實際上啲官員舊稅新稅一齊收, 百姓負擔反而仲重咗
終其一朝, 明嘅兵力都唔多, 遼薊兩鎮更加係精銳之中嘅精銳, 長期派遣佢地對國庫/邊防係好大負擔
萬歷後期財政崩潰係已經講緊連糧餉都唔夠比, 所以中央先要逼袁崇煥/ 洪承疇主動出擊
159x 年嘅時候雖然無咁差, 但已經入不敷出, 加上明仲有好多野搞, 所以第一次停戰之後已經急急腳班師
其實我都係想講停戰之後明軍已經走咗, 宿吉接受冊封之後就算唔撤兵明都未必想再開戰
不過我唔離題啦, 想聽日本史
:^(

明朝佢個議和要求就係要佢受冊封然後撤軍
唔撤邊有可能由得佢
至於當年打就肯定打得起
萬曆年既財政都話冇你想像中咁差
:^(

先唔到咩負擔個堆張居正治下係盈餘唔少
仲未駛加派又點會入不敷出啊
:^(

財政危機係萬曆香左之後滿清再加埋農業失收個堆先出事啊
:^(
潘朵拉(沙迦) 2017-2-7 21:33:36

:^(

係女真堀起之前蒙古係明最大威脅, 差唔多年年都會南侵搶野. 明長時間掉走咗李如松部隊對邊防有好大壓力

邊有呢回事
俺答封貢之後蒙古同明朝已經係冇咩大戰
就算係努爾哈赤當時都未成氣候
明朝係個六年真係冇咩急於班師既理由

你睇吓李如松點死
:^(

又關咩事
佢死個次韃靼進犯又唔係咩大規模進攻
係佢自己ON9啫
但總睇黎睇俺答封貢之後女真之前根本再冇大威脅
萬曆三大征個陣北方九邊邊防壓力可以話係有明一代最細時候
根本就冇影響過征朝
:^(
:^(

況且佢有唔係調哂所以遼東軍去
:^(
:^(

無大規模作戰都唔代表唔洗留兵鎮守
另外12,3 萬都已經係明可以負擔嘅最大遠征軍力
明都無錢應付長期作戰

係邊個同你當時講係九邊係軍力空虛無兵留守
:^(

第一次調兵只係調薊遼保定宣府大同呢D各調一部分兵
第二次後期佢增兵直情係從江浙四川一帶調
何來影響北方邊防
而且明朝財政係萬曆年間根本係未出事
張居正打落既老本仲夠佢食
出現財政危機要搞到加派已經係萬曆最後幾年既事

明財政不嬲都差, 張居正嘅一條鞭法美其名簡化稅制, 實際上啲官員舊稅新稅一齊收, 百姓負擔反而仲重咗
終其一朝, 明嘅兵力都唔多, 遼薊兩鎮更加係精銳之中嘅精銳, 長期派遣佢地對國庫/邊防係好大負擔
萬歷後期財政崩潰係已經講緊連糧餉都唔夠比, 所以中央先要逼袁崇煥/ 洪承疇主動出擊
159x 年嘅時候雖然無咁差, 但已經入不敷出, 加上明仲有好多野搞, 所以第一次停戰之後已經急急腳班師
其實我都係想講停戰之後明軍已經走咗, 宿吉接受冊封之後就算唔撤兵明都未必想再開戰
不過我唔離題啦, 想聽日本史
:^(

明朝佢個議和要求就係要佢受冊封然後撤軍
唔撤邊有可能由得佢
至於當年打就肯定打得起
萬曆年既財政都話冇你想像中咁差
:^(

先唔到咩負擔個堆張居正治下係盈餘唔少
仲未駛加派又點會入不敷出啊
:^(

財政危機係萬曆香左之後滿清再加埋農業失收個堆先出事啊
:^(


想知泡菜仔有冇出過錢出糧比明軍?
想知多d泡菜嘅貢獻
:^(
書桓 2017-2-7 21:35:25

:^(

係女真堀起之前蒙古係明最大威脅, 差唔多年年都會南侵搶野. 明長時間掉走咗李如松部隊對邊防有好大壓力

邊有呢回事
俺答封貢之後蒙古同明朝已經係冇咩大戰
就算係努爾哈赤當時都未成氣候
明朝係個六年真係冇咩急於班師既理由

你睇吓李如松點死
:^(

又關咩事
佢死個次韃靼進犯又唔係咩大規模進攻
係佢自己ON9啫
但總睇黎睇俺答封貢之後女真之前根本再冇大威脅
萬曆三大征個陣北方九邊邊防壓力可以話係有明一代最細時候
根本就冇影響過征朝
:^(
:^(

況且佢有唔係調哂所以遼東軍去
:^(
:^(

無大規模作戰都唔代表唔洗留兵鎮守
另外12,3 萬都已經係明可以負擔嘅最大遠征軍力
明都無錢應付長期作戰

係邊個同你當時講係九邊係軍力空虛無兵留守
:^(

第一次調兵只係調薊遼保定宣府大同呢D各調一部分兵
第二次後期佢增兵直情係從江浙四川一帶調
何來影響北方邊防
而且明朝財政係萬曆年間根本係未出事
張居正打落既老本仲夠佢食
出現財政危機要搞到加派已經係萬曆最後幾年既事

明財政不嬲都差, 張居正嘅一條鞭法美其名簡化稅制, 實際上啲官員舊稅新稅一齊收, 百姓負擔反而仲重咗
終其一朝, 明嘅兵力都唔多, 遼薊兩鎮更加係精銳之中嘅精銳, 長期派遣佢地對國庫/邊防係好大負擔
萬歷後期財政崩潰係已經講緊連糧餉都唔夠比, 所以中央先要逼袁崇煥/ 洪承疇主動出擊
159x 年嘅時候雖然無咁差, 但已經入不敷出, 加上明仲有好多野搞, 所以第一次停戰之後已經急急腳班師
其實我都係想講停戰之後明軍已經走咗, 宿吉接受冊封之後就算唔撤兵明都未必想再開戰
不過我唔離題啦, 想聽日本史
:^(

明朝佢個議和要求就係要佢受冊封然後撤軍
唔撤邊有可能由得佢
至於當年打就肯定打得起
萬曆年既財政都話冇你想像中咁差
:^(

先唔到咩負擔個堆張居正治下係盈餘唔少
仲未駛加派又點會入不敷出啊
:^(

財政危機係萬曆香左之後滿清再加埋農業失收個堆先出事啊
:^(

http://etds.lib.nch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5-0812201219324900&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tar&
copy 唔到, 你可以download 自己讀。

Ads

書桓 2017-2-7 21:35:50

:^(

係女真堀起之前蒙古係明最大威脅, 差唔多年年都會南侵搶野. 明長時間掉走咗李如松部隊對邊防有好大壓力

邊有呢回事
俺答封貢之後蒙古同明朝已經係冇咩大戰
就算係努爾哈赤當時都未成氣候
明朝係個六年真係冇咩急於班師既理由

你睇吓李如松點死
:^(

又關咩事
佢死個次韃靼進犯又唔係咩大規模進攻
係佢自己ON9啫
但總睇黎睇俺答封貢之後女真之前根本再冇大威脅
萬曆三大征個陣北方九邊邊防壓力可以話係有明一代最細時候
根本就冇影響過征朝
:^(
:^(

況且佢有唔係調哂所以遼東軍去
:^(
:^(

無大規模作戰都唔代表唔洗留兵鎮守
另外12,3 萬都已經係明可以負擔嘅最大遠征軍力
明都無錢應付長期作戰

係邊個同你當時講係九邊係軍力空虛無兵留守
:^(

第一次調兵只係調薊遼保定宣府大同呢D各調一部分兵
第二次後期佢增兵直情係從江浙四川一帶調
何來影響北方邊防
而且明朝財政係萬曆年間根本係未出事
張居正打落既老本仲夠佢食
出現財政危機要搞到加派已經係萬曆最後幾年既事

明財政不嬲都差, 張居正嘅一條鞭法美其名簡化稅制, 實際上啲官員舊稅新稅一齊收, 百姓負擔反而仲重咗
終其一朝, 明嘅兵力都唔多, 遼薊兩鎮更加係精銳之中嘅精銳, 長期派遣佢地對國庫/邊防係好大負擔
萬歷後期財政崩潰係已經講緊連糧餉都唔夠比, 所以中央先要逼袁崇煥/ 洪承疇主動出擊
159x 年嘅時候雖然無咁差, 但已經入不敷出, 加上明仲有好多野搞, 所以第一次停戰之後已經急急腳班師
其實我都係想講停戰之後明軍已經走咗, 宿吉接受冊封之後就算唔撤兵明都未必想再開戰
不過我唔離題啦, 想聽日本史
:^(

明朝佢個議和要求就係要佢受冊封然後撤軍
唔撤邊有可能由得佢
至於當年打就肯定打得起
萬曆年既財政都話冇你想像中咁差
:^(

先唔到咩負擔個堆張居正治下係盈餘唔少
仲未駛加派又點會入不敷出啊
:^(

財政危機係萬曆香左之後滿清再加埋農業失收個堆先出事啊
:^(

http://etds.lib.nch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5-0812201219324900&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tar&
copy 唔到, 你可以download 自己讀。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7 21:51:26

:^(

係女真堀起之前蒙古係明最大威脅, 差唔多年年都會南侵搶野. 明長時間掉走咗李如松部隊對邊防有好大壓力

邊有呢回事
俺答封貢之後蒙古同明朝已經係冇咩大戰
就算係努爾哈赤當時都未成氣候
明朝係個六年真係冇咩急於班師既理由

你睇吓李如松點死
:^(

又關咩事
佢死個次韃靼進犯又唔係咩大規模進攻
係佢自己ON9啫
但總睇黎睇俺答封貢之後女真之前根本再冇大威脅
萬曆三大征個陣北方九邊邊防壓力可以話係有明一代最細時候
根本就冇影響過征朝
:^(
:^(

況且佢有唔係調哂所以遼東軍去
:^(
:^(

無大規模作戰都唔代表唔洗留兵鎮守
另外12,3 萬都已經係明可以負擔嘅最大遠征軍力
明都無錢應付長期作戰

係邊個同你當時講係九邊係軍力空虛無兵留守
:^(

第一次調兵只係調薊遼保定宣府大同呢D各調一部分兵
第二次後期佢增兵直情係從江浙四川一帶調
何來影響北方邊防
而且明朝財政係萬曆年間根本係未出事
張居正打落既老本仲夠佢食
出現財政危機要搞到加派已經係萬曆最後幾年既事

明財政不嬲都差, 張居正嘅一條鞭法美其名簡化稅制, 實際上啲官員舊稅新稅一齊收, 百姓負擔反而仲重咗
終其一朝, 明嘅兵力都唔多, 遼薊兩鎮更加係精銳之中嘅精銳, 長期派遣佢地對國庫/邊防係好大負擔
萬歷後期財政崩潰係已經講緊連糧餉都唔夠比, 所以中央先要逼袁崇煥/ 洪承疇主動出擊
159x 年嘅時候雖然無咁差, 但已經入不敷出, 加上明仲有好多野搞, 所以第一次停戰之後已經急急腳班師
其實我都係想講停戰之後明軍已經走咗, 宿吉接受冊封之後就算唔撤兵明都未必想再開戰
不過我唔離題啦, 想聽日本史
:^(

明朝佢個議和要求就係要佢受冊封然後撤軍
唔撤邊有可能由得佢
至於當年打就肯定打得起
萬曆年既財政都話冇你想像中咁差
:^(

先唔到咩負擔個堆張居正治下係盈餘唔少
仲未駛加派又點會入不敷出啊
:^(

財政危機係萬曆香左之後滿清再加埋農業失收個堆先出事啊
:^(

http://etds.lib.nch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5-0812201219324900&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tar&
copy 唔到, 你可以download 自己讀。

三大征燒錢搞到之後出事
同當時就已經燒唔起好似係2件事黎
三大征之後出現財政危機=當時打緊個陣就已經有危機咩
不嬲都話緊三大征時期財政問題未係好大
而唔係話三大征對之後冇影響喎大哥
最緊要係佢史實燒到打撚完場仗都仲得
咁叫咩打唔起
書桓 2017-2-7 21:57:24

無大規模作戰都唔代表唔洗留兵鎮守
另外12,3 萬都已經係明可以負擔嘅最大遠征軍力
明都無錢應付長期作戰

係邊個同你當時講係九邊係軍力空虛無兵留守
:^(

第一次調兵只係調薊遼保定宣府大同呢D各調一部分兵
第二次後期佢增兵直情係從江浙四川一帶調
何來影響北方邊防
而且明朝財政係萬曆年間根本係未出事
張居正打落既老本仲夠佢食
出現財政危機要搞到加派已經係萬曆最後幾年既事

明財政不嬲都差, 張居正嘅一條鞭法美其名簡化稅制, 實際上啲官員舊稅新稅一齊收, 百姓負擔反而仲重咗
終其一朝, 明嘅兵力都唔多, 遼薊兩鎮更加係精銳之中嘅精銳, 長期派遣佢地對國庫/邊防係好大負擔
萬歷後期財政崩潰係已經講緊連糧餉都唔夠比, 所以中央先要逼袁崇煥/ 洪承疇主動出擊
159x 年嘅時候雖然無咁差, 但已經入不敷出, 加上明仲有好多野搞, 所以第一次停戰之後已經急急腳班師
其實我都係想講停戰之後明軍已經走咗, 宿吉接受冊封之後就算唔撤兵明都未必想再開戰
不過我唔離題啦, 想聽日本史
:^(

明朝佢個議和要求就係要佢受冊封然後撤軍
唔撤邊有可能由得佢
至於當年打就肯定打得起
萬曆年既財政都話冇你想像中咁差
:^(

先唔到咩負擔個堆張居正治下係盈餘唔少
仲未駛加派又點會入不敷出啊
:^(

財政危機係萬曆香左之後滿清再加埋農業失收個堆先出事啊
:^(

http://etds.lib.nch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5-0812201219324900&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tar&
copy 唔到, 你可以download 自己讀。

三大征燒錢搞到之後出事
同當時就已經燒唔起好似係2件事黎
三大征之後出現財政危機=當時打緊個陣就已經有危機咩
不嬲都話緊三大征時期財政問題未係好大
而唔係話三大征對之後冇影響喎大哥
最緊要係佢史實燒到打撚完場仗都仲得
咁叫咩打唔起

打朝鮮嗰先已經要周圍籌旗籌措軍費,
後期已經成日拖糧, 補給都有困難.
有得適事寧人明唔會想打落去
書桓 2017-2-7 21:57:51

係邊個同你當時講係九邊係軍力空虛無兵留守
:^(

第一次調兵只係調薊遼保定宣府大同呢D各調一部分兵
第二次後期佢增兵直情係從江浙四川一帶調
何來影響北方邊防
而且明朝財政係萬曆年間根本係未出事
張居正打落既老本仲夠佢食
出現財政危機要搞到加派已經係萬曆最後幾年既事

明財政不嬲都差, 張居正嘅一條鞭法美其名簡化稅制, 實際上啲官員舊稅新稅一齊收, 百姓負擔反而仲重咗
終其一朝, 明嘅兵力都唔多, 遼薊兩鎮更加係精銳之中嘅精銳, 長期派遣佢地對國庫/邊防係好大負擔
萬歷後期財政崩潰係已經講緊連糧餉都唔夠比, 所以中央先要逼袁崇煥/ 洪承疇主動出擊
159x 年嘅時候雖然無咁差, 但已經入不敷出, 加上明仲有好多野搞, 所以第一次停戰之後已經急急腳班師
其實我都係想講停戰之後明軍已經走咗, 宿吉接受冊封之後就算唔撤兵明都未必想再開戰
不過我唔離題啦, 想聽日本史
:^(

明朝佢個議和要求就係要佢受冊封然後撤軍
唔撤邊有可能由得佢
至於當年打就肯定打得起
萬曆年既財政都話冇你想像中咁差
:^(

先唔到咩負擔個堆張居正治下係盈餘唔少
仲未駛加派又點會入不敷出啊
:^(

財政危機係萬曆香左之後滿清再加埋農業失收個堆先出事啊
:^(

http://etds.lib.nch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5-0812201219324900&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tar&
copy 唔到, 你可以download 自己讀。

三大征燒錢搞到之後出事
同當時就已經燒唔起好似係2件事黎
三大征之後出現財政危機=當時打緊個陣就已經有危機咩
不嬲都話緊三大征時期財政問題未係好大
而唔係話三大征對之後冇影響喎大哥
最緊要係佢史實燒到打撚完場仗都仲得
咁叫咩打唔起

遠征朝鮮嗰先已經要周圍籌旗籌措軍費,
後期已經成日拖糧, 補給都有困難.
有得適事寧人明唔會想打落去
書桓 2017-2-7 21:58:31

明財政不嬲都差, 張居正嘅一條鞭法美其名簡化稅制, 實際上啲官員舊稅新稅一齊收, 百姓負擔反而仲重咗
終其一朝, 明嘅兵力都唔多, 遼薊兩鎮更加係精銳之中嘅精銳, 長期派遣佢地對國庫/邊防係好大負擔
萬歷後期財政崩潰係已經講緊連糧餉都唔夠比, 所以中央先要逼袁崇煥/ 洪承疇主動出擊
159x 年嘅時候雖然無咁差, 但已經入不敷出, 加上明仲有好多野搞, 所以第一次停戰之後已經急急腳班師
其實我都係想講停戰之後明軍已經走咗, 宿吉接受冊封之後就算唔撤兵明都未必想再開戰
不過我唔離題啦, 想聽日本史
:^(

明朝佢個議和要求就係要佢受冊封然後撤軍
唔撤邊有可能由得佢
至於當年打就肯定打得起
萬曆年既財政都話冇你想像中咁差
:^(

先唔到咩負擔個堆張居正治下係盈餘唔少
仲未駛加派又點會入不敷出啊
:^(

財政危機係萬曆香左之後滿清再加埋農業失收個堆先出事啊
:^(

http://etds.lib.nch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5-0812201219324900&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tar&
copy 唔到, 你可以download 自己讀。

三大征燒錢搞到之後出事
同當時就已經燒唔起好似係2件事黎
三大征之後出現財政危機=當時打緊個陣就已經有危機咩
不嬲都話緊三大征時期財政問題未係好大
而唔係話三大征對之後冇影響喎大哥
最緊要係佢史實燒到打撚完場仗都仲得
咁叫咩打唔起

遠征朝鮮嗰已經要周圍籌措軍費,
後期成日拖糧, 補給都有困難.
有得適事寧人明唔會想打落去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7 22:01:42

:^(

係女真堀起之前蒙古係明最大威脅, 差唔多年年都會南侵搶野. 明長時間掉走咗李如松部隊對邊防有好大壓力

邊有呢回事
俺答封貢之後蒙古同明朝已經係冇咩大戰
就算係努爾哈赤當時都未成氣候
明朝係個六年真係冇咩急於班師既理由

你睇吓李如松點死
:^(

又關咩事
佢死個次韃靼進犯又唔係咩大規模進攻
係佢自己ON9啫
但總睇黎睇俺答封貢之後女真之前根本再冇大威脅
萬曆三大征個陣北方九邊邊防壓力可以話係有明一代最細時候
根本就冇影響過征朝
:^(
:^(

況且佢有唔係調哂所以遼東軍去
:^(
:^(

無大規模作戰都唔代表唔洗留兵鎮守
另外12,3 萬都已經係明可以負擔嘅最大遠征軍力
明都無錢應付長期作戰

係邊個同你當時講係九邊係軍力空虛無兵留守
:^(

第一次調兵只係調薊遼保定宣府大同呢D各調一部分兵
第二次後期佢增兵直情係從江浙四川一帶調
何來影響北方邊防
而且明朝財政係萬曆年間根本係未出事
張居正打落既老本仲夠佢食
出現財政危機要搞到加派已經係萬曆最後幾年既事

明財政不嬲都差, 張居正嘅一條鞭法美其名簡化稅制, 實際上啲官員舊稅新稅一齊收, 百姓負擔反而仲重咗
終其一朝, 明嘅兵力都唔多, 遼薊兩鎮更加係精銳之中嘅精銳, 長期派遣佢地對國庫/邊防係好大負擔
萬歷後期財政崩潰係已經講緊連糧餉都唔夠比, 所以中央先要逼袁崇煥/ 洪承疇主動出擊
159x 年嘅時候雖然無咁差, 但已經入不敷出, 加上明仲有好多野搞, 所以第一次停戰之後已經急急腳班師
其實我都係想講停戰之後明軍已經走咗, 宿吉接受冊封之後就算唔撤兵明都未必想再開戰
不過我唔離題啦, 想聽日本史
:^(

明朝佢個議和要求就係要佢受冊封然後撤軍
唔撤邊有可能由得佢
至於當年打就肯定打得起
萬曆年既財政都話冇你想像中咁差
:^(

先唔到咩負擔個堆張居正治下係盈餘唔少
仲未駛加派又點會入不敷出啊
:^(

財政危機係萬曆香左之後滿清再加埋農業失收個堆先出事啊
:^(


想知泡菜仔有冇出過錢出糧比明軍?
想知多d泡菜嘅貢獻
:^(

第一次出兵個陣
一開始問過要佢出糧但朝鮮好似連地方有幾多糧都唔撚知
:^(

之後問過朝鮮可唔可以用錢買佢地D糧
因為千里轉運係好重皮買仲慳水慳力
但佢地都係話唔得
我諗除左係平壤開京留低個D之外應該都冇出過
第二次戰役個陣就應該出左唔少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7 22:11:58

明財政不嬲都差, 張居正嘅一條鞭法美其名簡化稅制, 實際上啲官員舊稅新稅一齊收, 百姓負擔反而仲重咗
終其一朝, 明嘅兵力都唔多, 遼薊兩鎮更加係精銳之中嘅精銳, 長期派遣佢地對國庫/邊防係好大負擔
萬歷後期財政崩潰係已經講緊連糧餉都唔夠比, 所以中央先要逼袁崇煥/ 洪承疇主動出擊
159x 年嘅時候雖然無咁差, 但已經入不敷出, 加上明仲有好多野搞, 所以第一次停戰之後已經急急腳班師
其實我都係想講停戰之後明軍已經走咗, 宿吉接受冊封之後就算唔撤兵明都未必想再開戰
不過我唔離題啦, 想聽日本史
:^(

明朝佢個議和要求就係要佢受冊封然後撤軍
唔撤邊有可能由得佢
至於當年打就肯定打得起
萬曆年既財政都話冇你想像中咁差
:^(

先唔到咩負擔個堆張居正治下係盈餘唔少
仲未駛加派又點會入不敷出啊
:^(

財政危機係萬曆香左之後滿清再加埋農業失收個堆先出事啊
:^(

http://etds.lib.nch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5-0812201219324900&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tar&
copy 唔到, 你可以download 自己讀。

三大征燒錢搞到之後出事
同當時就已經燒唔起好似係2件事黎
三大征之後出現財政危機=當時打緊個陣就已經有危機咩
不嬲都話緊三大征時期財政問題未係好大
而唔係話三大征對之後冇影響喎大哥
最緊要係佢史實燒到打撚完場仗都仲得
咁叫咩打唔起

遠征朝鮮嗰已經要周圍籌措軍費,
後期成日拖糧, 補給都有困難.
有得適事寧人明唔會想打落去

至於明朝本來就冇一個好完善既中央財政體系
一直有咩事都係周圍問地方問中央分開籌旗架喎
幾時有話好似現代咁一個機構搞掂過
但最緊要係根本仲俾得出錢仲打到落去
史實就係咁你扯咩如果
補給困難係2邊都有本身離咁遠又有咩出奇
財政好一樣有事架喎
書桓 2017-2-7 22:25:26

http://etds.lib.nch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5-0812201219324900&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tar&
copy 唔到, 你可以download 自己讀。

三大征燒錢搞到之後出事
同當時就已經燒唔起好似係2件事黎
三大征之後出現財政危機=當時打緊個陣就已經有危機咩
不嬲都話緊三大征時期財政問題未係好大
而唔係話三大征對之後冇影響喎大哥
最緊要係佢史實燒到打撚完場仗都仲得
咁叫咩打唔起

遠征朝鮮嗰已經要周圍籌措軍費,
後期成日拖糧, 補給都有困難.
有得適事寧人明唔會想打落去

至於明朝本來就冇一個好完善既中央財政體系
一直有咩事都係周圍問地方問中央分開籌旗架喎
幾時有話好似現代咁一個機構搞掂過
但最緊要係根本仲俾得出錢仲打到落去
史實就係咁你扯咩如果
補給困難係2邊都有本身離咁遠又有咩出奇
財政好一樣有事架喎

援朝保守估計用咗超過1千萬兩白銀軍費
明收入先得幾百萬兩
明神宗實錄記載咗好多當時邊鎮因為要攤分援朝軍費而導致糧餉不足嘅事
明史仲誇張, 不過本書清朝人寫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7 22:33:36

http://etds.lib.nch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5-0812201219324900&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tar&
copy 唔到, 你可以download 自己讀。

三大征燒錢搞到之後出事
同當時就已經燒唔起好似係2件事黎
三大征之後出現財政危機=當時打緊個陣就已經有危機咩
不嬲都話緊三大征時期財政問題未係好大
而唔係話三大征對之後冇影響喎大哥
最緊要係佢史實燒到打撚完場仗都仲得
咁叫咩打唔起

遠征朝鮮嗰已經要周圍籌措軍費,
後期成日拖糧, 補給都有困難.
有得適事寧人明唔會想打落去

至於明朝本來就冇一個好完善既中央財政體系
一直有咩事都係周圍問地方問中央分開籌旗架喎
幾時有話好似現代咁一個機構搞掂過
但最緊要係根本仲俾得出錢仲打到落去
史實就係咁你扯咩如果
補給困難係2邊都有本身離咁遠又有咩出奇
財政好一樣有事架喎

援朝保守估計用咗超過1千萬兩白銀軍費
明收入先得幾百萬兩
明神宗實錄記載咗好多當時邊鎮因為要攤分援朝軍費而導致糧餉不足嘅事
明史仲誇張, 不過本書清朝人寫


有問題到打唔到(崇禎年間)
同有問題但有力打(萬曆中年)
好似係2件事
書桓 2017-2-7 22:34:53 援朝嗰時明要加稅, 但張居正死之後新舊賦一齊收已經加咗好多

Ads

書桓 2017-2-7 22:43:22

三大征燒錢搞到之後出事
同當時就已經燒唔起好似係2件事黎
三大征之後出現財政危機=當時打緊個陣就已經有危機咩
不嬲都話緊三大征時期財政問題未係好大
而唔係話三大征對之後冇影響喎大哥
最緊要係佢史實燒到打撚完場仗都仲得
咁叫咩打唔起

遠征朝鮮嗰已經要周圍籌措軍費,
後期成日拖糧, 補給都有困難.
有得適事寧人明唔會想打落去

至於明朝本來就冇一個好完善既中央財政體系
一直有咩事都係周圍問地方問中央分開籌旗架喎
幾時有話好似現代咁一個機構搞掂過
但最緊要係根本仲俾得出錢仲打到落去
史實就係咁你扯咩如果
補給困難係2邊都有本身離咁遠又有咩出奇
財政好一樣有事架喎

援朝保守估計用咗超過1千萬兩白銀軍費
明收入先得幾百萬兩
明神宗實錄記載咗好多當時邊鎮因為要攤分援朝軍費而導致糧餉不足嘅事
明史仲誇張, 不過本書清朝人寫


有問題到打唔到(崇禎年間)
同有問題但有力打(萬曆中年)
好似係2件事

你有睇我篇source 入面嘅史料嘅話, 係有提到打緊日本嘅時候已經燒哂積蓄要加稅
遼餉都係依"援朝, 平播" 舊例
一條鞭法實質祇係加稅, 無解決明財政積弱問題
第二次援朝已經有嚴重缺員缺糧餉問題, 當時都唔係人人想打, 明入面都有主和派
打多幾年無人知會點, 當然日本可能爆先, 依層你熟過我啦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2-7 22:52:11

三大征燒錢搞到之後出事
同當時就已經燒唔起好似係2件事黎
三大征之後出現財政危機=當時打緊個陣就已經有危機咩
不嬲都話緊三大征時期財政問題未係好大
而唔係話三大征對之後冇影響喎大哥
最緊要係佢史實燒到打撚完場仗都仲得
咁叫咩打唔起

遠征朝鮮嗰已經要周圍籌措軍費,
後期成日拖糧, 補給都有困難.
有得適事寧人明唔會想打落去

至於明朝本來就冇一個好完善既中央財政體系
一直有咩事都係周圍問地方問中央分開籌旗架喎
幾時有話好似現代咁一個機構搞掂過
但最緊要係根本仲俾得出錢仲打到落去
史實就係咁你扯咩如果
補給困難係2邊都有本身離咁遠又有咩出奇
財政好一樣有事架喎

援朝保守估計用咗超過1千萬兩白銀軍費
明收入先得幾百萬兩
明神宗實錄記載咗好多當時邊鎮因為要攤分援朝軍費而導致糧餉不足嘅事
明史仲誇張, 不過本書清朝人寫


有問題到打唔到(崇禎年間)
同有問題但有力打(萬曆中年)
好似係2件事

你有睇我篇source 入面嘅史料嘅話, 係有提到打緊日本嘅時候已經燒哂積蓄要加稅
遼餉都係依"援朝, 平播" 舊例
一條鞭法實質祇係加稅, 無解決明財政積弱問題
第二次援朝已經有嚴重缺員缺糧餉問題, 當時都唔係人人想打, 明入面都有主和派
打多幾年無人知會點, 當然日本可能爆先, 依層你熟過我啦

我只會講當年距離爆其實係仲有一段距離
隆慶年間同萬曆早年其實儲左唔少本俾佢燒
當時情況遠遠未去到之後天啟同崇禎個陣滿州同民變一齊黎咁癲
而且最緊要係日本一定頂唔住先過佢
指原莉乃旦那樣 2017-2-7 23:04:06 兩位講緊都係著眼究竟晚明仲有幾多錢,我覺得呢個討論幾好,但始終晚明史基於清代修史同民間史料有相沖,好難確定晚明財政係萬曆末年係點(之後無錢就無容置疑了
:^(
)
反而我想知豐臣檢地檢完係未真係撐到兩次大戰加秀賴修佛殿?咁樣姐係話日本一直以黎原來真係幾富庶,四個島的總經濟收入可唔可以算係亞洲頭幾位呢?
:^(
石田佐吉三成 2017-2-7 23:14:55 1592年7月,豐臣水軍九鬼嘉隆、加藤嘉明、脇坂安治為應付朝鮮全羅道海軍領袖 - 李舜臣,決定在釜山浦集合,以求一雪前恥。7月6日,李舜臣再度出擊,發現豐臣水軍既集結行動,於是帶領李億祺與慶尚道水軍將領 - 元均會合,向釜山一帶海域前進,脇坂安治急於討回玉浦海戰之仇,擅自追擊。

7月8日,李舜臣注意到豐臣水軍一直倚靠陸地,以便在船隻沉沒時迅速逃到岸上,計劃將豐臣水軍引到海上,遂派出幾艘板屋船引誘豐臣軍,果然令對方中計,追到閑山海上。脇坂安治發現不對勁,想離開時朝鮮水軍四面突出,擺出鶴翼陣阻擋豐臣軍,脇坂安治遂下令以機動力直衝向李舜臣既戰船,然而李舜臣早有準備,放出三艘堅固龜甲船阻擋。

戰到一半,李舜臣忽現下令全軍後退,並利用距離炮轟豐臣軍,脇坂安治想要撤退時,卻被海流推回朝鮮水軍垓心,李舜臣笑道:「愚蠢倭寇,此乃吾之故土,竟然在本將海域內恣意妄為?」豐臣軍戰船被火矢燒燬,脇坂安治損失大量戰船,最後死戰得脫,此戰脇坂安治痛失擅長水上作戰既家臣,以及士兵約900人。(《天正記》)

:^(


閑山島海戰, 豐臣軍被徹底包圍

同時,九鬼嘉隆、加藤嘉明在附近既安骨浦停泊,李舜臣再將豐臣水軍引到海上,但九鬼嘉隆不受引誘,於是朝鮮軍日夜不斷地炮擊,亂擊下炸毀幾十艘船,豐臣水軍急忙逃到釜山,李舜臣自玉浦海戰以來,到現時閑山島大勝,將豐臣水軍、海岸線、補給線封鎖,而豐臣秀吉亦下令水軍由積極進攻,改為被動防守,於朝鮮南部海岸修築炮台、要塞,見到朝鮮水軍一於龜縮。

北部戰線方面,7月16日明朝遼東副總兵祖守訓收到朝鮮求援,派兵五千會合朝鮮軍,進攻平壤。然而,朝鮮軍向明朝報細日軍數量,令明朝援兵不多,到達平壤後因為正值暴雨,泥濘、巷戰令明軍得意既騎兵難以發揮,先鋒將領史儒、王守官等戰死,結果明、朝鮮聯合軍首次戰術,祖守訓戰後投訴朝鮮軍作戰不力,更發現朝鮮軍多次放矢射殺自己人,但豐臣軍既強度超乎明朝預測,遂向京城匯報。

其他軍團方面,加藤清正於6月按照八大軍團約定,進攻東北省 - 咸鏡道,命令俘獲的朝鮮平民帶路,由南部城市安邊出發,沿朝鮮東海岸北上至咸興城,在咸興城安排鍋島直茂負責治安,以及安撫周邊地區,並由當地百姓口中得知:李氏朝鮮兩位王子 - 臨海君、順和君正在咸鏡道北部招募兵力。加藤清正、相良賴房立即追擊,到北青一帶安排相良賴房治理周邊,繼續沿海岸北上。

7月17日,朝鮮將軍韓克諴集合東北六鎮兵馬,由鏡城南下,依據東北山地天險防守,而加藤清正則翻山越嶺,殺入海汀倉,朝鮮軍再度以騎兵突擊,卻被加藤清正以井然有序既鐵砲隊擊破,射殺包括富寧府使 - 元喜等約300人。韓克諴敗退到山上紮營,加藤清正乘夜潛行,隔日乘霧襲擊朝鮮軍,豐臣軍追擊至鏡城,東北既朝鮮百姓因不滿李氏朝鮮刻薄,趁機叛投豐臣軍,韓克諴棄鏡城而逃,加藤清正於7月23日殺到會寧城,俘虜王子臨海君、順和君,加藤清正為他們解綁,並厚待兩位王子,隨後送到咸興城看管。

7月27日,加藤清正越過國界,進入女真人聚居既兀良哈地區,攻打當地既海西女真人,加藤清正在當地擊破部份女真族落,而豐臣秀吉指示清正進攻明朝東北地區,然而加藤清正得悉小西行長停止進軍後,向秀吉表示自己孤軍深入,女真部落並未最佳進攻點,開始撤退,卻於橘州一帶被女真人包圍,鍋島直茂從咸興趕至解圍,最終加藤清正於8月返回咸鏡道,著手當地內政工作,並劃分部份地區為朝鮮人自治區。[1]

:^(


兀良哈之戰